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2 12:13: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②行,夜深千帐③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①榆关:今山海关。②那畔: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③千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1.词命名为“长相思”,你认为词人相思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诗人臧克家在1956年写的《海》一诗,完成1—3题。(6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着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的清风,? 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人是如何描写自己对大海的感受的?(2分)
?
2、本诗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2分)
?
3、诗人是如何向我们展示大海形象的?(2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烟雨楼?南宋 杨万里
轻烟漠漠雨疏疏, 碧瓦朱甍照水隅。
幸有园林依燕第, 不妨蓑笠钓鸳湖。
渔歌欸乃声高下, 远树溟濛色有无。
徒倚阑干衫袖冷, 令人归兴忆莼鲈。
注:忆莼鲈:“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荪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世说新语·识鉴》)后以“忆莼鲈”喻思乡或归隐之念。
小题1:诗的前三联写到了哪些主要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前几联中是否有暗示(2分)



5、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虽然表达的是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但是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兼收并蓄,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境界大开。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