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0:46:38
1、写作题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很多很多,我们也自然会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自选,体裁自定,不少于700 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
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蔡先生何罪之有?
藜民
稍有做人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如此轰轰烈烈的事件中想牟利,绝对是愚蠢之极,因为那就面对千夫所指的局面。退一步说,即使像何鸿燊先生那样购回后赠送国家,本身就无可指责。蔡先生明知不可能采取这种方式,可依然参与竞拍,说明他早就做好了不付款的思想准备,这难道不是强烈的爱国心使然?
对于这样的爱国行为,就使存在瑕疵,遭到那么多的咒骂,公道在哪里?这不是将好心当成了臭狗屎吗?更为严重的是,今后遇到类似事件,又会有谁敢站出来为国分忧?
有人指责他丢弃了做人的诚信,给中国人丢脸。我想请问,这是一次普通的商业行为吗?连国外媒体都认为他是在进行一种“特殊的对抗”。想想兽首持有者将文物归还与**联系起来的丑恶言论,蔡先生的行为真的是在丢弃诚信吗?丢了中国人的哪门子脸?当台湾的收藏家都认为蔡先生的行为可敬可嘉时,我们同样身处大陆的人居然对他咒骂不已,你们真的是爱国吗?
有人说,他的参与哄抬了价格,因而行为可耻,简直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你们怎么不看看那两件兽首的起拍价就已经分别是900万和1000万欧元?除了蔡先生外,另外两家不是已经出价了吗?显然,即使没有蔡先生的参与,此次拍卖照样有人卖。这样一来,中国除了想方设法惩罚佳士得外还能做什么?
有人又指责他企图借此事为自己炒作,动机不纯。在藜民我看来,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为一个有相当威望的收藏家和文化商人,我相信蔡先生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虚名。相反,这种人在社会上往往会低调做人,因为他在社会上的名气越大,对他的个人爱好和商业利益越不利,尤其是从事文物买卖之人更是如此。再者,一个连自己的商业信誉都顾不上的人,难道是为了沽名钓誉?这还是在凭良心说话吗?
我们的一些人太“理性”了,“理性”到了对外国人蛮横无理的言行视而不见,而对自己的同胞吹毛求疵。结果,本应是蔡先生受到赞扬之事,变成了对他人格的极尽侮辱,天理何在?
他的这一做法本身也许有冲动的成分,不值得鼓励,但其心可嘉啊!蔡先生以自己不算圆满的实际行动表达着他的赤诚之心,而我们一些人在空喊爱国的同时,对于他及其类似的爱国商人鄙视有加,这不是误国又是什么?
无端猜测,横加指责,令所有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爱国者望而却步。这样的社会现象怎不令人痛心?
指责和咒骂蔡铭超先生者,请你们闭嘴吧!法国人正在看着你们偷笑呢!
本题解析: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一则材料,要求写一篇评论文。因而,审清材料和把握评论文这种文体就成为了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等,那么这则材料的主题就可以写成“爱国”“巧用规则”“诚信”“智慧”等;在文体写作时,应特别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写作特点,它和一般议论文写作要求有所区别。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民众和媒体都聚焦法国佳士得总部企图拍卖中国圆明园珍稀鼠兔铜首的事态发展。对于这两具流落法国的鼠兔铜首,依照相关的国际公约或法律,法国人应该将它们归还给中国。2月25日,佳士得总部完全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一意孤行,在巴黎如期开拍鼠兔铜首。现场的结果是两件文物被一名神秘的买家拍走。
几天后,竞拍结果以人们意想不到的离奇情节发展,拉开了举世皆惊的戏剧性一幕——圆明园鼠兔铜兽首的神秘买家,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收藏顾问、福建厦门某拍卖公司的老总蔡铭超公开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时刻都应该站出来,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如若把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比作斗争,那么,斗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蔡铭超以智慧成功地搅乱敌阵,是合法规则下的博弈,而且是以中国象棋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将军”。这是一种爱我中华、维护国宝、秉持正义、克敌制胜而采取的兵不厌诈的正义行为。
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对此进行前后分析,才能较准确地把握材料主旨。本则材料的重心是“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对佳士得的行为或者人们的议论发表看法。文章要始终围绕蔡铭超这个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应抓住佳士得的行为“非法”和兔首鼠首铜像是我国流失国外的“国宝”等证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蔡铭超是“爱国”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卖规则,维护民族尊严”等主题,从而对蔡铭超进行褒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等关键文字,当然也可以对其有“微词”,写出有关个人“诚信”的主题等。
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明确规定写一篇评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当事人本身,大谈如何爱国、人应如何诚信、如何有智慧等,则有偏题之嫌。这一点考生要尤其注意。
取题时,应注意取评论性标题,如“好样的蔡铭超”、“蔡铭超何罪之有”、“蔡铭超(不)诚信吗”、“我为蔡铭超骄傲”等;评论时,应注意议论的准确度、广度和深度,特别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材料和议论不能“貌合神离”;选材时,应选取相关类似的材料;要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清晰、开头结尾简洁等。
审材不清,取题不当,观点隐晦不鲜明,论证和论据分离,评论东拉西扯,文体不突出,开头结尾拖拉,结构松散混乱……
背景材料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由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现身。在2月26日的拍卖会上,以底价900万欧元亮相,最后以1400万欧元成交。当时佳士得公司并未透漏买家的真实身份。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峰在于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参与了此次拍卖,并成为了最后竞拍者。但由于尚未付款,且目前仍在付款期限内,因此拍卖能否最终成交尚属未知。蔡铭超称:“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适用话题 ?
话题1、爱国
蔡铭超是在拍卖场上与众多国际大买家竞争,最终以创纪录的价格将流失海外的国宝购回中国内地的第一人。
“这件事在当时就很轰动。要知道,那是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大水法前的珍贵文物,当时属英国知名收藏家斯比尔曼(Speelman)。”蔡铭超说,投拍会上有很多认识他的藏家朋友,在竞拍最激烈的阶段都冲他大喊:“蔡总,13亿人民支持你。”现场的老外也冲着他竖大拇指说:“CHINAOK!”
“以前国家比较落后,东西被人抢走了,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民间已经有能力去收藏国宝级的艺术品。”蔡铭超回忆道,当时他没有意识到,这一举牌创下了两项纪录: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和中国私人藏家对艺术品的竞拍价纪录。1.166亿港元是含佣金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大约1.2亿元,蔡铭超拍得的这一件,是明永乐年间现存体形最大的鎏金释迦牟尼像,也最受瞩目。
就在拍得“天价”佛像后,蔡铭超帮助四川苏富比拍卖公司在厦门布展,展品中展现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万里长征图》,以6600万元的高价拍出。
话题2、铭记历史:
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承载着一段沉痛的历史,铭刻着中国人的屈辱和法国人的野蛮。但实施“劫掠”、“ 纵火”的“强盗”完全没有意识到其罪恶,也没有丝毫悔恨之意。反而拿出当年洗劫行为的“赃物”炫耀,高调拍卖,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受,更是在掩盖其在鸦片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大水法中的12生肖青铜兽首仅仅是庞大的圆明园建筑无数构件之一,其工本、工艺等也并不特别,因此本身价值并不重大,如果用价格来衡量的话,顶多值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已。然而在佳士得的炒作下,鼠首和兔首变成了价值2亿多元人民币的“稀世之宝”,被布衣百姓戏称为“史上最贵的水龙头”。2000年以来,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陆续“回家”,令人欣慰,但从600余万元人民币节节攀升至6910万港元的价格又让人触目惊心。抢了我们的东西,再利用我们的心理愿望,定出天价卖给我们,此种行为简直就是“二次抢劫”,岂是一个卑鄙所能诠释的了?没有愧疚与道歉,只有对历史的漠视与对利益的追逐。当年英法联军对铜兽首的掠夺已带给中国人足够的耻辱,如今一些商业机构貌似文明,标榜合法的拍卖,可以说是掠夺的变本加厉,是在给中国人伤口上撒盐!
话题3、诚信
“蔡铭超此次后果可能很严重。”乔烽推测认为,蔡铭超有可能将被法国永远禁止入境,此外也可能因此影响到他去欧洲的其他国家。“在发达国家,爱国同样会得到支持,但如果是以丧失诚信为代价同样是要被否定的。”
之前,他曾多次以天价将流失海外的艺术品收入囊中的内地买家。此次竞买后蔡铭超一反往日慷慨的常态,表示“这个款我不能付”,这是在非常情况下的非常举动,是代表国人发出的呼声!虽然违反了拍卖行业诚信的原则,却尽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蔡铭超拍卖公司总经理的特殊身份不得不引发我们更多关于拍卖公司社会责任的思考。
话题4、规则 ( 智慧 冷静)
蔡先生成功竞拍兽首而又在新闻发布会上以非法律的理由声明拒绝付款的行为,显示出其热情有余而计划不周,会给他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一般的合同法原则,成功的竞买者不履行付款义务将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他是否还需承担其他责任,将取决于法国法律的规定。如果蔡先生事先缴纳了竞拍保证金,该保证金很可能被没收。蔡先生本人今后在国际拍卖场合中恐也再难获得竞拍资格。本案的发展还取决于佳士得的态度和行动。此外,中法之间签订有司法协助协定,意味着至少在理论上法国法院的判决可以在中国得到执行。蔡先生的爱国之心值得敬佩,但要能在国际上办成一件事则需要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冷静。 w.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结合你对生活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风可以吹走
一张
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
一只
会飞的蝴蝶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个材料主要信息是:风吹走纸片,因为纸片“无助”。“无助”,注意一下。风不走蝴蝶,因为蝴蝶“会飞”。由这两个主要信息:纸片的“无助”被吹走,蝴蝶的“会飞”吹不走,得出这样一个材料的主要方向,就是:我们要做一只“会飞”的蝴蝶,不要被风给吹走。那么“关键词”在于“会飞”。蝴蝶的“会飞”在于它有翅膀,能御风而翔。那么一个人要“会飞”也要有翅膀,人“会飞”的翅膀是什么?能御风的翅膀是什么?是思想,能辨识。有思想,能辨识;有定力,能坚守;有信念,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勇气,能抗拒,这是人的翅膀。那么在这样的一些“翅膀”驾驭之下,很多“风”就为我所用,很多“风”就不再存在。所以,我们大体有这么三个层次来审视这个“会飞”: 第一层:借力,就是人要借助“风”来为自己服务,这是借力。就像红楼梦里的 薛宝钗,她给自己的一个定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像庄子《逍遥 游》 里面写到“鹏”,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羊角”是那种龙卷风、旋风。“抟”是盘旋。那个“鹏”它借助扶 摇、羊角风,它可以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这就是借力。《劝学》里面也有“顺风 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都属于是“君子善假于物也”。 第二层:“自主”。这个“八风吹不动”,或者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 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个“八风吹不动”,那是一种强大的定力。 有一个故事:一天苏轼坐禅,出定以后,他觉得得道了,写了一首偈子,其中有 两句:“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高兴了,让童子送给佛印,渡江而去。佛 印一看,给他批了两个字“放屁”。苏轼一看,很生气,自己过江找佛印去了。 佛印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我说你‘放屁’,你就过江来了,你还差远 了。”于是苏轼再去修炼。苏轼后来能成为一个豁达的、大度的、化被动为主动 的、 著手成春的大家, 关键在于他最后有一种定力, 有一种自主, 这样一种精神。 第三,“无风”,就是说这些“风”对我来说根本不存在。比如说前一段 时间“抢盐”风波,很多人参与“抢盐”风波,助长了这次风波。那对很多人来 说这个风波不存在,无风。实际上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他们因为有自己的 一方天地,什么风都不存在,所以我们讲“心中无风且无风。”这是最高层次, 这叫“会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写作点:“做一只会飞的蝴蝶”, “锻造会飞的翅膀”, “人生该应当御风而翔”, “八风吹不动者, 乃真人也”, “定力使人生从容淡定”,“人生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让灵 魂自由地飞翔”,等等。
点评:材料作文中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70分)(文科做18题,理科做19题)
(文科)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朱永新
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特质世界里人们抢盐,抢醋,抢板蓝根,上车去抢位子,交通路口抢红灯;精神领域里人们抢时间,抢机会,还抢各种世界第一。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抢”之文化,应该缓行
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我们可悲地发现,不少人的行为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无论在物质或精神领域,“抢”已渗入国民之思维中。
“抢”反映了浮躁的社会心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赏天空云卷云舒的惬意情怀已不再,盛行的是“抢”,是“快”,是“速度”。我们痛心地发现,那些争先恐后地推出诸如《直来直往》等相亲节目,那些把古典文化抢着变成缺少口味和内容的文化快餐,那些把用餐享用美食之乐压缩为电视餐等等的现象,无一不折射出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抢”盛行,也让浮躁的心理盛行。抢着发展,抢着出名,难怪有人哀叹:中国的文学界不能出大师!究其原因,就是“抢”的浮躁心理让文学家们无法静下心来搞创作,也就难以成大师了。
“抢”反映了高压的社会现象。在产家抢着出货,商家抢着出售,群众抢着消费的氛围下,经济社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也难怪有“富士康十三跳”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发生。抢着出名,成就了凤姐、马诺,“兽兽门”等不顾手段的“名人”,也滋生出了阿谀奉承,走后门等社会弊病。抢着升职,让肖传国以虚假学术报告愚弄世人;抢高学位,让唐骏深陷“学历门”而被拉下神台;抢着敛财,让文强迈向犯罪的深渊。抢,抢,抢,抢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抢就能带来幸福吗?不,事实告诉我们,那些抢得高官厚禄的人的幸福感也不强。
“抢”反映了民众对规则的漠视。龙应台曾谈到:她看到一个抢闯红灯的行人,那真是雷霆万均、迅雷不及疾火这势,那行人“忽”地闪了过马路另一边,原以为有什么急事呢!谁知那人却在悠闲地等着朋友。这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吧!也曾看到凡是要排队的地方,就总有争先恐后挤着抢向前的人。与日本地震后涡能有序排队领取救济品的日本民众比,差距太远了!可见,就是为了抢那几秒钟,就是为了抢着向前,人们纷纷漠视规则,这样的社会如何能称“和谐”?
让我们放缓脚步,领略“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温情吧,让我们放缓脚步,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惬意吧;让我们放缓脚步,感受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之美吧!
别总在抢了!让我们跨过浮躁,迈过压力,遵守规则,共同为社会的和谐而努力吧!
本题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根据材料内容,考生要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悟出点什么,能否写出“我”真切的体验,挖掘出“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立体地、辨证地看待“抢”,给不理智的“抢”开出一剂良方。
文章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抢”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唯有“抢”,人生才能焕发光彩。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抢”的心态,指出这种“抢”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抢”的人们(民族)。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抢”的不足。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学生谈自己对“抢”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感悟,如面对“抢”或在“抢”的过程中的一种迷惘,也是符合题意的。
文体选择上,记叙性文体(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文体(议论文、议论性散文)都符合题意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