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23:10: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子曰:“夫仁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小题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微冷,?。? (苏轼《定风波》)
小题4:江天一色无纤尘,???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参考答案:
小题1: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小题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3:料峭春风吹酒醒? 山头斜照却相迎
小题4: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潦、凝、峭、皎、畔。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佗曰:“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
B.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家》)
C.赵伯韬表面上借款给危机中的益^91考试网司表示“和解”,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完成吞并吴荪甫的计划。但吴毫不屈服,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吴在公债市场上彻底失败了,面对已去的大势,携妻离开上海。(《子夜》)
D.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当作一群巨人。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想砍断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堂吉诃德》)
E.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诗经·氓》)?
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诗经·采薇》)?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④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 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①士贰其行
②雨雪霏霏
③虽九死其犹未悔也
④青青子衿
⑤齐彭殇为妄作
⑥于人为可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2:?,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小题3:?,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细草微风岸,?。(杜甫《旅夜书怀》)
小题5:?,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6: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小题7: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8:?,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参考答案:
小题1:人生代代无穷已
小题1:战士军前半死生
小题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1:危樯独夜舟
小题1:欲为圣明除弊事
小题1:山形依旧枕寒流
小题1:人迹板桥霜
小题1:流水落花春去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为政》)
(2)?,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3)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4)子曰:“岁寒,?。”(《论语·子罕》)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