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一)

时间:2011-01-13 22:06: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抱明月而长终

----------------------------------------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 如今有谁堪摘

----------------------------------------

3、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 固前圣之所厚

----------------------------------------

4、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 孰能无惑

----------------------------------------

5、既见复关,___________。(《诗经·氓》)

参考答案: 载笑载言

----------------------------------------

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译:_____(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译:________

参考答案: (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参考答案: A

----------------------------------------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参考答案: D

----------------------------------------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参考答案: A

----------------------------------------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应”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

3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踏

----------------------------------------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续”。(《红楼梦》)

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的公债市场的斗争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的叫道:“我们的大势已去了呀!”(《子夜》)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取,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侩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的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葛朗台》)。

参考答案: [B, E]

(B项“黛玉”应为“宝钗”,“晴雯”应为“莺儿”。E项“母亲”应为“父亲”,“查理”应为“拿侬”。)

----------------------------------------

2、简单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答:________.(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答: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出“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老太爷答应婚事”、“觉民逃婚”、“老太爷大怒”、“老太爷让觉慧替婚”、“老太爷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2)(写出“叫桑丘去指挥打仗”、“种种狼狈相(用盾牌夹住身体、被人踩来踩去、晕过去等)”、“假总督身份暴露”、“医师让他走” 这六个要点中任意4个。)

----------------------------------------

1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答:______.

参考答案: 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

----------------------------------------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是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 C

----------------------------------------

2下列有关先秦“诗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