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课标Ⅰ卷)word版(五)

时间:2010-07-21 11:59: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                  趣:归顺

D . 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答案】C

【解析】通假字,通“趋”赶紧。

【考点】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能力层级B.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B.            C.            D.

【答案】B

【解析】②写贼众的惊呼,④写城陷,花云被俘后宁死不屈。⑥写花云被俘后,勇敢无畏。考生先判断是否写华云,再判断是否表现了他艺高人胆大。据此分步筛选。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答案】A

【解析】“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错,原文是“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文逊战死后才破城。此处张冠李戴。

【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答: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答:

【答案】(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解析】注意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1)“乘涨”,趁着涨水(的机会);“堞”,城墙的垛口。(2)“弃(之于)江中”的省略,“莲实”,莲子。

【考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的句子。能力层级B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

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案】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境。“路”的意思是戎卒离边关的路。

【解析】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找出意象(对象)。这首诗选取了“雨雪”、“狐迹”、“马蹄”、“旗彩”、“鼓声”等意象,营造了悲凉、荒凉的氛围。显然,“别路”就是“从军”之人别离家乡的路。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内容。能力层级D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这样写的好是,不点明了塞的“天寒”、“地暗”的境,也真实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生的“彩旗坏”、“鼓低”的心理感受。了戎卒身处辽远苦的塞的思之情。

【解析】“坏”、“低”,“天寒”、“地暗”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表现了戍卒们低沉的心境。他们内心低沉的原因是思乡。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 《游山西村》)

【答案】(1)金就砺则利      &nbs


首页 上页 4 5 下页 尾页 5/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