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6-08 20:19:52
今年的地理《考试说明》在坚持既“注重学科骨干知识”,又强调“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上,风格一如既往,在稳定继承中有创新。《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有进一步完善,考试范围上有不小调整,试卷结构上有变化。
一、《考试说明》的调整
1、考核目标与要求上的变化
今年地理《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上的变化体现在 进一步强调了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不大。
2、试卷结构的变化
文科综合中地理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地理选择题由原来的10小题增加到11小题,分值增加4分,选择题分值为44分,主观题仍然为2道题,分值减少4分,为56分。
3、考试范围的变化
地理的考试范围有较大的调整。总体上,必修内容变化不大,选修要求有明显变化,义务教育课程中变化很大。具体变化如下表:
课程模块 |
知识模块 |
增加或删除内容要求 |
自然地理 (地理必修1)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删除“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人文地理 (地理必修2)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在“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后增加了“及其成因” |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必修3)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调整至“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之前; |
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理选修5) |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删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增加“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 ||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 |
防灾与减灾 |
删除“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关内容
|
地球与地图 |
删除“经纬网的地理意义”,“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
世界地理
|
增加“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关系” 删除“海底地形” | |
增加“气候类型分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删除“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 ||
删除“不同尺度区域(如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 | ||
安徽乡土地理 |
删除“安徽的主要自然灾害” |
4、题型示例的变化
题型示例体现了高考试题设计的规范和考核要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今年的题型示例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10、11、15;非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4、6、8。题型示例虽然变化不大,但要注意出自近年安徽卷上的例题,比如选择题例1、例6非选择题例1,例11及附录中的例15、例16、例17。这些都是历年反映较好的经典题,代表了安徽命题的思路和难度,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三年来安徽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2009年以来安徽文综自主命题走过了三个年头,地理命题越来越成熟,逐步形成安徽特色。地理试题考查主要特点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