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二)

时间:2012-03-17 23:38: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由于          减少而导致的。(6分)

(3)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9分)

(4)1954~1964年,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试分析该时期包头市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8分)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文综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1—5  CAACD  6—11 DCDBDD

二、综合题(本大题中的开放性试题,考生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0.(29分)

(1)热带雨林气候(2分)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分)  西( 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2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分)。

(2)沿海、沿河流分布(2分)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答出1点2分,满分4分)

(3)西(2分)   大(1分)  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分)

 (4)利:地势平坦(2分); 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2分)。

(5)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41.(27分)

(1)6:40   小(每空2分)

(2)温带草原   由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 降水(水分)(每空2分)

(3)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耕地 (3分)   工业化与城市化(2分);土地退化(沙化)(2分);开垦耕种(过度垦殖)(2分)。

(4)钢铁(重)(2分)   工业区离主城区有一定距离,且有河流相隔并考虑风向因素,有利于减轻对主城区的污染;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工业部门在空间上集聚,有利于基础设施共同利用以及生产协作;铁路、公路联系工业区,运输便利。(答出1点2分,满分6分)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历史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A

C

B

B

D

C

D

D

C

C

B

 

38.(23分)

(1)因素:相权的牵制;对君主的谏议;敬天法祖的信仰(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法律的约束;(6分,每个要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明朝搞特务统治;明清大兴文字狱。(4分,主要是前两点每个2分,答了后面两点的可以酌情给分)

(2)古希腊:对自身民主政治的推崇(维护)。

     18世纪:启蒙运动反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

     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西方用以攻击或者丑化社会主义中国。(9分,每点3分)

(3)原因: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②政治: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思潮成为时代主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民主政体;

③思想: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④人才: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发展壮大;

⑤媒体:近代报刊杂志等媒体涌现。(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言之成理即可。(3分)

39.(24分)

(1)原因:荷兰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实力雄厚;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金融中心;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4分,每个要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应对: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4分)

(2)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大量吸收资金,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企业的决定权仍在少数大股东手中。(6分)

(3)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期,

     199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4)股票市场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要加强监管,注意防范股票市场的风险;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要善于学习借鉴,不断进行经济制度创新。(4分,每个要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