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一)

时间:2012-02-12 00:42: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第Ⅱ卷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上作答,答案无效。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仅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 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 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 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 CH4 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7.依据元素周期表示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 HBr 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3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10.常温下0.1mol L-1醋酸溶液的Ph=a ,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 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

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 ),发生反应: ,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金属铅后,c(Pb2+)增大

B.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固体后,c(Sn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

D. 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已知引力常数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 ,则可估算月球的

A.密度         B.质量    C.半径      D.自转周期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增强,紫光       D.增强,红光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