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二)
时间:2011-06-26 10:23: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文谈的是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通过这种话,转向下文对歌德故居的描述”这样的意思也可。----------------------------------------2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炊勺? 参考答案: (1)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2)由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答“表现歌德非同一般。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也可 (1)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2)由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答“表现歌德非同一般。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也可----------------------------------------3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 参考答案: (1)借用伟人的话对歌德进行评价。答出“因为恩格斯是伟人,他的话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广为人知,我们耳熟能详”这样的意思也可。(2)歌德在人格上具有两面性。把“两面性”答为“矛盾性”“多样性”“复杂性”“双重性”也可。 (1)借用伟人的话对歌德进行评价。答出“因为恩格斯是伟人,他的话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广为人知,我们耳熟能详”这样的意思也可。(2)歌德在人格上具有两面性。把“两面性”答为“矛盾性”“多样性”“复杂性”“双重性”也可。----------------------------------------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饮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饮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7 参考答案: 这两句词主要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物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也可。 这两句词主要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物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也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