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滨州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时间:2011-04-29 10:59: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的积雪,写出天山的壮美。(2分)②拟人。“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两句写出天山如同主人一样成为诗人的向导和旅伴,给诗人带来极大的安慰。(2分)

①比喻。首句用“万笏”来写天山群峰耸立的雄姿,用“琼瑶”比喻山上的积雪,写出天山的壮美。(2分)②拟人。“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两句写出天山如同主人一样成为诗人的向导和旅伴,给诗人带来极大的安慰。(2分)

----------------------------------------

2这首诗的后两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西行途中的寂寥,(1分)身处逆境中的幽默乐观,(1分)以及感叹时不饶人、壮志未酬的情怀。(2分)

西行途中的寂寥,(1分)身处逆境中的幽默乐观,(1分)以及感叹时不饶人、壮志未酬的情怀。(2分)

----------------------------------------

1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

参考答案: 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1分)引出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

2文章中间④一⑦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这些内容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我”被蜇后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引出下文“我”对故乡黑暗的体味。(2分)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我”被蜇后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引出下文“我”对故乡黑暗的体味。(2分)

----------------------------------------

3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①蜜蜂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2分)②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①蜜蜂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2分)②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暗产生了柔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

4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不是故意标新立异。(1分)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的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2分)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分)(共6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示例:不是故意标新立异。(1分)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的黑暗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2分)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分)(共6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