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西省实验中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

时间:2011-04-21 06:01: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

3第(11)段有关“另一个场景”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第十一段描写了美国农民不涉及于城市文明,在农场安逸生活、劳作的场景(1分)。这个场景和中国乡村的特点形成对照(1分)使作者找到了反思中国农村的视点,引发了主人善意地提醒人们要冷静地看待当下的工业化、城市化,提醒人们土地、庄家,永远是人类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资源,体现工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理性思维(2分),同时也使行为便于变化(1分),内容更加丰富、深刻(1分)

第十一段描写了美国农民不涉及于城市文明,在农场安逸生活、劳作的场景(1分)。这个场景和中国乡村的特点形成对照(1分)使作者找到了反思中国农村的视点,引发了主人善意地提醒人们要冷静地看待当下的工业化、城市化,提醒人们土地、庄家,永远是人类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资源,体现工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理性思维(2分),同时也使行为便于变化(1分),内容更加丰富、深刻(1分)

----------------------------------------

4文章题目是“土地与庄稼的联想”,作者是如何在行文思路上体现“联想”的?

参考答案: 作者由在淮阳土地上见到的大片农田和生长茂盛的庄家引发联想。(1分)先联想到一个个与土地相关的汉字以及与它伴随产生的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1分)进而联想到农耕文明被挤压的现状(1分)并由中国状况联想到美国(1分)对照之下产生忧患,引发人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重视(1分),最后回答土地和庄家,表达对未来的信念,思路连贯严谨。(1分)

作者由在淮阳土地上见到的大片农田和生长茂盛的庄家引发联想。(1分)先联想到一个个与土地相关的汉字以及与它伴随产生的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1分)进而联想到农耕文明被挤压的现状(1分)并由中国状况联想到美国(1分)对照之下产生忧患,引发人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重视(1分),最后回答土地和庄家,表达对未来的信念,思路连贯严谨。(1分)

----------------------------------------

1文章(1)段说“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让人心安的景象”,(9)段又出现“安全”、“心安”等字眼。请结合全文,概括使作者感到“心安”、“安全”的理由。

参考答案: 土地上有大片庄家健壮地生长着,有丰盈之水,没有全部工业化,让人产生安全感(2分)2中国还有仍然维持和发展土地的生产力的农业大县,人民吃饭有保障,让人产生安全感觉(2分)

土地上有大片庄家健壮地生长着,有丰盈之水,没有全部工业化,让人产生安全感(2分)2中国还有仍然维持和发展土地的生产力的农业大县,人民吃饭有保障,让人产生安全感觉(2分)

----------------------------------------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1)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有了生动形象的人。(2分)(2)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以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是认为热量来自火炉。(2分)(3)更令人惭愧的是,这声音是一个美国人在半个多世纪前发出来的,而如今我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那么多精英却只热衷传递那个国度华尔街上的声音。(2分)

参考答案: (1)“人”指(井中涉水、操耒犁地、以臼舂谷的)辛勤劳动的农民。是农民的劳动赋予土地文字丰富具体的内容,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农耕文明。这句话既肯定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