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江西省六校高三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六)

时间:2011-04-12 07:4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表明态度1分,反面衬托1分)附录2: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赏析晚唐诗人唐温如在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他唯一的传世之作,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他。诗题中的“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有青草山与之互为映衬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洞庭湖”了。 “西风吹老洞庭波”,诗一开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画面,飒飒的秋风,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诗中的“老”字,更是极耐人寻味,“老”了的是秋风?“老”了的还是洞庭湖水?“一夜湘君白发多”,紧接着诗人将虚幻的神话,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起来。传说,湘君“闻舜帝崩于苍梧”“以涕挥竹,竹尽斑”。后来湘君便与那斑竹融为了一体,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的悲怀的意象。萧瑟的秋景,竟使美丽而多情的湘君,一夜之间就银发满头,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秋色呀?于是,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悲怀之情,全融合在了那传说与秋景中了,真可谓神而化之。“醉后不知天在湖,满船清梦压星河”,一个“醉”字,引出的则是一个奇妙的境界。小船悠悠,诗人的心也随之而摇摇,举杯对月,月在何处?于是,便恍恍惚惚地觉得自己一下子已逃离了冷冷的洞庭湖,泊舟在那银河之上了。船桨轻轻地划着银河之水,划出来的还有一片的星光灿烂。船在天上,天在水中;人在船里,梦在心头。这童话般的世界,也只能驻于诗人那“童化”了的世界里了。梦本无形,却言其“满船”,其梦何其之多,更何况还“压”着“星河”,又现“梦”何其之重了。古人写梦的诗不少,但把梦写得如此清新绮丽而又含蓄丰富的却并不多见。全诗笔调十分地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构思之新颖独特,诗境之飘渺奇幻,实在是唐诗的上乘之作。而充溢在字里行间的那极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诗文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表明态度1分,反面衬托1分)附录2: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赏析晚唐诗人唐温如在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他唯一的传世之作,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他。诗题中的“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有青草山与之互为映衬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洞庭湖”了。 “西风吹老洞庭波”,诗一开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画面,飒飒的秋风,强劲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诗中的“老”字,更是极耐人寻味,“老”了的是秋风?“老”了的还是洞庭湖水?“一夜湘君白发多”,紧接着诗人将虚幻的神话,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了起来。传说,湘君“闻舜帝崩于苍梧”“以涕挥竹,竹尽斑”。后来湘君便与那斑竹融为了一体,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的悲怀的意象。萧瑟的秋景,竟使美丽而多情的湘君,一夜之间就银发满头,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秋色呀?于是,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悲怀之情,全融合在了那传说与秋景中了,真可谓神而化之。“醉后不知天在湖,满船清梦压星河”,一个“醉”字,引出的则是一个奇妙的境界。小船悠悠,诗人的心也随之而摇摇,举杯对月,月在何处?于是,便恍恍惚惚地觉得自己一下子已逃离了冷冷的洞庭湖,泊舟在那银河之上了。船桨轻轻地划着银河之水,划出来的还有一片的星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