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山东省济南市4月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七)

时间:2011-03-24 07:3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的短处的自知,而主要是指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已”。

参考答案: C

(A项将“知人”“自知”并提,且“神志清明”后面的内容是自知的结果而非含义;B项,原文强调的是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后天的不足;D项曲解文意。)

----------------------------------------

2对文中“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才会有不易自蔽而蔽人的通透的明澈,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B.作者在文中引用“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人能够真正认识自己。

C.世间“知小知”的人太多,“不知知”的人极少,认识自己是一个千古难题.它应该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并且作出回答的问题。

D.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世界卜有自己未知的东西或领域.这是非常难得的,明白这个道理后人才会谦逊一些。

参考答案: D

(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只是对自身自然短处的自知,与本文所谈的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不同。)

----------------------------------------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这是智慧;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誊”,本文强调人应该努力弄清各种世事,用心通晓人情世故,这样才会有通透的明澈,不被人蒙蔽。

C.一个人如果身陷名利之中,就难以看清内心深处的自我,也就难以拥有自知之明,因此人世间的名人虽多,有自知之明的人却不太多。

D.人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自我,但是老子的意思却绝非仅限于认识自己。他更希望人们在拥有自知之明后学会谦虚和谦让。

参考答案: B

(本文的主旨是谈“自知”而非“知人”,“通透的明澈”需要在“知人”的同时拥有“自知”。)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哭未及息 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 领:兼任

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 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 委:托付

参考答案: C

(表,给皇帝上奏章)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 而曹公已临其境

B.以为阳羡长 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 表子琮举众以降

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惟瑜、肃执拒之议

参考答案: A

(而:但是;为:做,担任/介词,给;以:介词,用、凭借/连词,相当于“而”;之:到达/助词,的)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①策薨,以事授权 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 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参考答案: D

(①是权力交接,③是张昭所为,④是说曹操)

----------------------------------------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州牧刘表

首页 上页 6 7 下页 尾页 7/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