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一)

时间:2015-05-02 20:55: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内容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5.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大抗议书*

②内战*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4.俄国和日本的重大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6.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题量

题分

备注

1~11

地理

11

44

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35题,满分140分。

12~23

历史

12

48

24~35

政治

12

48

36~37

政治

2

52

6题,满分160分。

38~39

历史

2

52

40~41

地理

2

56

全卷

41题,地理、历史、政治各100分,满分300分。

 

.内容比例

学科

内容

占满分值比例

备注

政治

经济生活

27%

时事政治的内容在相关试题中体现

政治生活

27%

文化生活

18%

生活与哲学

28%

历史

古代

23%

 

近代

40%

现代

37%

地理

自然地理

32%

 

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

68%

 

.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

答案:D

1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实行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皇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答案:D

13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答案:B

14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1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5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答案:D

16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的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表1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1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B.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

答案:B

17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答案:B

1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第一国际领导人

C.巴黎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