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陕西卷数学考试说明考试内容和要求(理)(六)

时间:2015-05-02 20:2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3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5[2014·山东卷]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公差d2a2a1a4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bna,记Tm=-b1b2b3b4(1)nbn,求Tn.

6[2014·江西卷] 已知首项都是1的两个数列{an}{bn}(bn0nN*)满足anbn1an1bn2bn1bn0.

(1)cn,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2)bn3n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7[2014·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0anan1λSn1,其中λ为常数.

(1)证明:an2anλ.

(2)是否存在λ,使得{an}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十三)不等式

1.不等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

1)会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

1[2014·山东卷] 已知实数xy满足axay(0a1),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  )    

A.   B. ln(x21)ln(y21)  C. sin xsin y  D. x3y3

 

2[2014·四川卷] a>b>0c<d<0则一定有(  )  

A.>    B.<     C.>    D.<

 

3[2014·安徽卷] 若函数f(x)|x1||2xa|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的值为(  )   

A58    B.-15    C.-1或-4    D.-48

4[2014·全国卷] 设集合M{x|x23x4<0}N{x|0x5},则MN(  )    

A(04]   B[04)    C[10)  D(10]

5[2014·北京卷] xy满足

zyx的最小值为-4,则k的值为(  )

A2  B.-2  C.  D.-

 

www.ziyuanku.com

 

6[2014·辽宁卷] 对于c>0,当非零实数ab满足4a22ab4b2c0且使|2ab|最大时,的最小值为________ 

7[2014·山东卷] 的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为20,则a2b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8[2014·四川卷] 已知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的两侧,·2(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ABO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3     C.     D.

 

9(本小题满分l0)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值;

(Ⅱ)解不等式.

 

 

10(本小题满分10)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x1||x2|  (1)解不等式f(x)5

(2)若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1||x2|a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十四)常用逻辑用语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4)了解逻辑关联词“或”“且”“非”的含义。

5)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

6)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命题进行否定。

 

1[2014·北京卷] ab是实数,则aba2b2(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4·广东卷] 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则absin Asin B(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2014·江西卷]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abcR,则ax2bxc0的充分条件是b24ac0

B.若abcR,则ab2>cb2的充要条件是a>c

C.命题对任意xR,有x20的否定是存在xR,有x20

Dl是一条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若lαlβ,则αβ

4[2014·辽宁卷] abc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a·b0b·c0,则=0;命题q:若abbc,则ac.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pq    Bpq    C(p)(q)  Dp(q)

5[2014·新课标全国卷] 函数f(x)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f(x)的极值点,则(  )  

Apq的充分必要条件

Bp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

Cp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

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6[2014·陕西卷] 原命题为annN,则{an}为递减数列,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

A.真,真,真  B.假,假,真

C.真,真,假  D.假,假,假

 

7[2014·福建卷] 命题x[0,+)x3x0的否定是(  )  

Ax(0)x3x<0 

Bx(0)x3x0

Cx0[0,+)xx0<0 

Dx0[0,+)xx00

8[2014·湖北卷] 命题xRx2x的否定是(  )

Ax/Rx2x  BxRx2x

Cx0/Rxx0  Dx0Rxx0

9[2014·湖南卷] 设命题pxRx210,则p(  )  

Ax0Rx10  Bx0Rx10

Cx0Rx10  DxRx210

10[2014·新课标全国卷] 不等式组的解集记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

p1(xy)Dx2y2p2(xy)Dx2y2

p3(xy)Dx2y3  p4(xy)Dx2y1.

其中的真命题是(  )    

Ap2p3   Bp1p2    Cp1p4   Dp1p3

 

(十五)圆锥曲线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4)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5)理解直线与椭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6)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7)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1. 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 为底边作正三角形,双曲线C与正三角形两腰的交点恰为该边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2.抛物线 的焦点为F,其准线经过双曲线 的左顶点,点M为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且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2      C.      D. 

 

 

3[2014·北京卷] 已知椭圆Cx22y24.

(1)求椭圆C的离心率;

(2)O为原点,若点A在直线y2上,点B在椭圆C上,且OAOB,求线段AB长度的最小值.

4[2014·福建卷] PQ分别为圆x2(y6)22和椭圆y21上的点,则PQ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  )

A5    B.    C7  D6

 

5.如图,点P(0,-1)是椭圆C11(a>b>0)的一个顶点,C1的长轴是圆C2x2y24的直径.l1l2是过点P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l1交圆C2AB两点,l2交椭圆C1于另一点D.

(1)求椭圆C1的方程;

(2)ABD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1的方程.

6.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过点F2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求F1MN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直线l的方程.

 

7.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等于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的焦点.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P(2,3), Q2,-3)在椭圆上,AB是椭圆上位于直线PQ两恻的动点,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若直线AB的斜率为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求四边形APBQ面积的最大值;

AB运动时,满足于APQ


首页 上页 5 6 下页 尾页 6/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