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2-12 00:25:56
基因分离定律(前提: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基因)
|
实验 步骤 |
1 对 相对性状 的 纯种亲本 杂 交 |
子一代 自 交 |
子一代 测 交 |
|
现象及 分析 |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F1性状 全为高茎 (正交、反交结果相同) (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 显性性状) |
F2性状 高茎、矮茎 比例 3 :1 (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
后代性状 高茎、矮茎 比例 1 :1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
|
遗传 图解 |
P 高茎 DD × 矮茎 dd ↓ ↓ 配子 D d
F1 Dd 高茎 |
F1 高茎Dd ↓Ä 配子 D 、d ; D、d
F2 1DD :2Dd :1dd 3高茎 :1矮茎
|
P F1高茎 Dd × 矮茎 dd ↓ ↓ 配子 D、d ; d
F 1Dd : 1dd 1高茎 : 1矮茎
|
|
孟德尔 解释 |
①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F1遗传因子组成Dd,表现显性性状 ③生物体形成配子中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
|
分离 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
|
实质 细胞学 基础 |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 一 次分裂 后 期)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递给 后代。 | ||
重点概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在杂合子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个体和隐性性状个体的现象。
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测交:专指杂合子(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以测定F1的基因型/检验F1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