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一)

时间:2013-06-23 09:06: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山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招委〔20138)、《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年春季高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招委〔20132号)的要求,特制定本意见。

一、录取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省招生委员会成立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录取组、秘书行政组、督察信访组。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录取组:负责与招生高校就录取相关事项的联络、审核录取结果、掌握录取进度;负责计划审核及变更、公布缺额招生计划、投档、提供录取信息、数据统计、网络安全、技术支持;负责打印、整理、邮寄录取表格,加盖印章等工作。

秘书行政组:负责录取期间文秘宣传、新闻发布、信件收发、编印工作简报;负责录取期间生活、工作场所的安全保卫、办理出入证;负责安排工作人员食宿、交通;负责安排会议等工作。

督察信访组:负责录取现场的监督检查;负责受理涉及违反招生政策、规定的投诉和举报,查处违纪事件;负责接待考生或家长来访,处理群众来信等工作。

(二)招生高校成立由校(院)长、纪检书记、招办主任等人员组成的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校录取工作。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包括计算机技术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其职责如下:

1.自觉遵守国家的招生政策,认真履行本校公布的招生章程。

2.根据公布的分数线情况,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本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属高校除外)。

3.按照远程网上模式进行录取,高校采取网络方式通过计算机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完成录取工作。遵守各批次录取时间规定,按时完成投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

4严格执行录取工作程序,根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确定投档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取的专业。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不得拒绝接受非第一志愿或征集志愿考生。

5.对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的复议要求或录取中的特殊问题,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形成决议后迅速作出书面答复。

6.公布本校招生录取监督信访电话,认真做好考生的信访接待工作。

7安排适当的录取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等设备,并保证网络安全和畅通;做好登录口令的保密工作;有专人值班,配备传真机等通讯工具,确保联络通畅。

二、录取工作时间安排

录取工作分5个批次进行,依次为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高职)批。自72日开始,至813日结束。

(一)提前批

1.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录取时间:72日—8日。

2.艺术类本科提前批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2日—8日。

3.军事、公安、国防生、航海类本科高校及专业;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科师范类专业;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本科高校及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录取时间:710日—12日。

4.公安类高校专科专业、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及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直招士官专业。录取时间:713日。

(二)自主招生批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包括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时间:714日—15日。

(三)本科一批

国家“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重点高校、部分省属重点高校、部分高校的7年学制专业,体育本科专业,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其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时间:716日—24日(其中艺术类专业本科一批一志愿、体育类专业本科一志愿录取714日开始)

(四)本科二批

未列入提前批和本科一批的本科高校和专业。录取时间:729日—83日。

(五)专科(高职)批

公安类高校、直招士官专业之外的所有专科(高职)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87日—13日。

录取工作结束后,各层次招生均不进行补录或换录。

录取工作进程见附件一。

三、志愿设置

(一)文理类

1提前批:本科设一志愿、二志愿及调剂志愿。一志愿填报1所高校,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所高校,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是否服从调剂。专科设1个高校志愿和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志愿均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2自主招生批: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所报志愿必须与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含艺术、体育特长资格)的高校一致。

3本科一批: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均为平行志愿,每次可填报6所高校,征集志愿设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4本科二批: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均为平行志愿,每次可填报6所高校,征集志愿还可选报2类高校及专业(公办高校及专业、其他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5专科(高职)批:在录取前填报1次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征集1次志愿,均为平行志愿,每次可填报6所高校,征集志愿设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二)艺术专业、体育专业、高水平(优秀)运动员、实践生、春季高考招生等科类

1艺术本科提前批设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艺术本科一批设一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一志愿与2次征集志愿均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增加美术类专业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艺术专科批设一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一志愿与2次征集志愿均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增加美术类专业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2体育专业本科设一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一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增加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体育专业专科(高职)批设一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增加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3高水平、优秀运动员只设1个高校志愿。

4实践生设1个高校志愿,1个专业志愿。

5春季高考本科、专科(高职)批均设一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一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均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增加高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四、填报志愿时间及要求

(一)填报志愿时间

1629,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一志愿。

275,填报文理类本、专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志愿,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体育类本科一志愿。

3722,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含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本科二批第一次填报志愿,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春季高考本科一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

481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二批征集志愿,春季高考本科征集志愿,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以上均含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文理类专科(高职)批第一次填报志愿,春季高考、艺术类、体育类专科(高职)批一志愿,优秀运动员、实践生专科(高职)志愿。

5810日,填报文理类专科(高职)批征集志愿,春季高考、体育类专科(高职)批征集志愿,艺术类专科(高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6813日,填报艺术类专科(高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二)有关要求

1.考生应根据报考类别和层次,结合高考成绩,参照各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或网上公布的缺额计划、高校《招生章程》等通过互联网填报志愿。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原毕业中学填报志愿,往届高中毕业生可到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地点填报志愿,考生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考生填报志愿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确认的信息为准。考生凭密码上网确认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无需进行书面签字确认。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因考生本人填报失误造成的后果自行负责。

2.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有关中学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组织、宣传和指导工作,向考生提供场地、设备、上网条件及其他必要的帮助。

3.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有关中学要严格执行填报志愿工作程序;进一步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信息服务,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高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引导考生在全面掌握信息、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应尊重考生本人的意愿,充分体现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必须由本人亲自填报,学校和教师不得干预,更不得擅自修改。

4.上网填报志愿网址为:

http://wsbm.sdzk.gov.cn

五、录取原则及要求

(一)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体制。

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部属及外省属高校一般可根据本校生源情况、计划情况及模拟投档线,以不低于招生计划数11的比例,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符合要求、高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高校调档要求的考生,除正常原因(专业不服从、身体受限等)退档,一般不允许退档,录取的专业由高校确定。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二)未经教育部批准,任何高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高考外语语种限制。

(三)对肢体残疾、生活能够自理、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高校不能仅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四)高校应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完成录取的各项工作。超过规定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应主动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沟通。对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高校招生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书面通知有关高校,并将情况上报教育部。由此造成的遗留问题,由相关高校负责处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