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33条”学生可休学创业

时间:2016-05-11 11:49: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 

  试点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今年起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专业同城跨校整合……9日下午,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33条”,敲定今后一个时期高教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其中,将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修业年限最长可延至8年。另外,今年,我省将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

  试点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

  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建磊介绍,4月2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意见》共7部分、33条。

  其中,在改革用人制度方面,我省将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创新二级学院管理体制,2016年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二级学院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参照同类别同等级人员任职年限和条件,建立有利于相关人员职业发展的职级晋升、交流任职、薪酬分配等制度体系。鼓励高校在二级学院开辟试验区,扩大其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权,形成局部优势,打造学术高地,突显办学特色。

  2016年6月底前,将制定省属高校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试点方案。12月底前启动改革试点,持续推进。

  今年起师范生免费教育

  我省将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布局,增加工学、农学类专业,鼓励新兴学科专业发展。提升医学、教育学类专业办学层次,2016年6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并启动实施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提高职业吸引力和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

  同时,稳定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整合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科类专业。实施专业同城跨校整合,将重复布点多、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整合到专业优势突出的学校。

  我省还将建立办学规模定期核定机制,根据培养周期,以办学能力、社会需求等为依据,动态调控办学规模。2016年逐校核定办学规模,确定规模上限,对超过上限的学校,将逐渐调减招生计划。

  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推行学分制

  我省将扩大学分制改革范围,每年增加试点学校10所左右,到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全面推行学分制。

  今后,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形成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程和任课教师的机制,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制度体系。

  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自主学习、多元学习模式,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完善学习方式,发挥在线课程作用,加强慕课、微课和混合式课程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修业年限最长可延至8年。对完成规定学业的学生及时核发学业证书,按学期审核学位授予资格、办理就业报到手续。

  同时,提高实践课比重,工农医类专业实践学分比例逐渐达到30%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0%以上。“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

  另外,还将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每年择优支持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企业接纳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政府按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

  在用人制度方面,我省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高校根据办学定位、类型特点、学生数等自主拟定校内教学、科研、教辅机构设置方案,确定人员控制总量。原编制内人员事业身份记录在案,控制总量内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高校在人员控制总量内按规定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可采取考察方式直接招聘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

  我省将适当提高高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从事实验技术教学的教师可根据岗位资格条件、本人工作能力和业绩,参与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竞聘上岗。高校可统筹使用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职称制度改革方面,由学校根据教师能力和业绩,自主组织评价、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并颁发聘书。

  教职工收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对普遍关注的高校教职工工资待遇问题,我省明确规定,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等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薪。

  高校在绩效工资控制总量内自主决定校内收入分配,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向教学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人员倾斜。

  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争创一流

  启动“双一流”建设计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该项工作6月底前启动实施。重点建设1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按照学科分类,整合省属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科研资源,2016年选择2所学科特点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所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2016年4月底前,制定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6月底前制定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资源整合试点方案。

  按照初步计划,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积极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等驻鲁部署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力争到2020年,驻鲁高校(包括部署和省属)有5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排名前1%。

  6月底前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我省将探索本科综合评价录取等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2016年6月底前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高职与本科、中职与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我省将制定专业目录,优化专业布局,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委托第三方对2013年试点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质量评估,淘汰管理水平低、达不到培养标准的学校和专业。

  争取在法学和教师教育领域试点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贯通培养。

  建立校际合作育人模式,支持高校建立校际联盟、专业联盟,互派教师、互换学生、互认学分,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完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本科生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

  我省将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总会计师岗位设置由机构编制部门按程序审批,总会计师实行交流任职。2016年6月底前,完成省属公办本科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实施方案,逐步配齐总会计师。

  同时,建立年度预算审查和决算审签制度,开展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同步审计,建立任前告知和任中审计制度,严格离任审计。重点加大高校在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

  对干部选拔等“敏感事项”,我省施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学校领导干部本人或近亲属及来往密切的个人,参与干部选拔任用、人事考核奖惩、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奖助学金评定等活动时,领导干部要事先声明并主动回避,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不得以委托、承包、租赁等形式,经营管理其任职学校校办产业等国有资产等。2016年12月底前,我省将完成首次检查工作,以后每2年检查一次。

  相关链接:其他部分改革主要任务时间表

  1、高校实施信息公开,加大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

  2016年12月底前,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全面实行信息公开,持续推进。同时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实行信息公开。

  2、研究制定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出台相关课程标准和基本规范,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

  2016年6月底前完成纲要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3、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第三期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的意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2016年6月底完成意见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4、研究制定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高校来鲁办学,大力支持985高校来鲁建立分校、研究生院。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5、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高等教育,落实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相关政策。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意见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6、建立招生计划优化调整机制,统筹10%的招生计划,调剂用于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急需及适应新兴产业的专业。

  2016年启动,持续推进。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