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新方案 引向通识教育

时间:2016-03-01 10:32: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 

  [摘要]江苏高考新方案框架出炉,这种“3+3”的考试模式最大的亮点是取消了文理分科。这种考试方式将鼓励更多学生文理兼修,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改变过早分科的做法已经成为必然,学校教育的理念也将迎来一次新的变革。

  前几天,江苏高考新方案框架出炉,这种“3+3”的考试模式,将在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中施行,而其背后的指引意义值得提前应对。

  这个方案最大的亮点是取消了文理分科。这种考试方式将鼓励更多学生文理兼修,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记得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有两句话很有震撼力。一句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显然是理科生的“广告词”。另一句是“学好政史地,到处不受欺”,这当然是文科生的一种自我激励。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理分科一直成为高考改革方案设计部门的着眼点,尤其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改变过早分科的做法已经成为必然,学校教育的理念也将迎来一次新的变革。

  很显然,此次高考改革方案所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要尽快推动通识教育的进程。所谓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培养人才的方向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事实上,通识教育在国外发展很好。以美国为例,著名大学阿默斯特学院院长米克尔·约翰就认为,一所大学“如果只教会一技之长而不能培养出掌握完整知识、具备较深见识的人,那么大学就降为造就手工匠的作坊了。”这些年,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在积极改变过于强调专业的做法。中学接轨这样的教育,自然离不开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领。

  今天,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学习基础就该是“通识”,否则就很难有新的创意与发现。近年来,一些国家都在反思现代教育模式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就是要在教育创新上寻找新途径。

  当然,国内教育发达地区通过高考改革,进一步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正逢其时,值得期待。

  □马玉林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