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文综试卷点评:历史淡化死记硬背

时间:2015-06-11 11:44: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大河网讯 (记者 许会增)政治试题难度适中、题型稳定,关注焦点、把握主流,贴近生活、凸显能力;历史淡化死记硬背,突显能力考查,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考查比例较大;地理重在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凸显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科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生活。6月8日,2015年河南高考结束。大河网第一时间邀请三位名师点评今年文综试卷。

  政治

  名师

  赵香兰,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

  点评

  2015年高考文综课标1卷政治试题难度适中、题型稳定,关注焦点、把握主流,贴近生活、凸显能力。

  难度适中、题型稳定

  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核心考点再次考查,例如38(2)和去年一样再次考查政府的知识;仍是“12 2”题型,12道单选,38题经济、政治组合,39题文化、哲学组合;经济、哲学、政治、文化所占分值分别是30分、26分、24分、16分,与往年变化不大。

  关注焦点,把握主流

  选材关注互联网金融、依法治国、城镇化与乡愁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考察意图上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例如,39(1)考察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贴近生活、凸显能力

  例如12计算题难度降低,不单纯考察数据的计算,而是融入到材料信息中,贴近生活、实用性强。38(2)考察财政赤字,不但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进行逻辑推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

  历史

  名师

  刘向锋,河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点评

  试卷中等偏难,难度与2014年基本一致。淡化死记硬背,突显能力考查,一多半的分都渗透在所给材料中;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考查比例较大,占25分;第41题用“公式”的形式来考查历史知识,体现了学科交叉和计量史学的特色,难度适中,令人耳目一新。

  突显稳定,兼顾创新

  “突显稳定”的体现:试卷的难度、题目的类型以及文字材料的阅读量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保持了极强的稳定性。对中国史的考查比例显著大于对世界史的考查,对思想史的考查比例大于对经济史和政治史的考查,这些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另外,试卷继续淡化死记硬背,而侧重考查历史推理和对材料的概括与归纳能力的风格,也与去年试卷一致。

  “兼顾创新”的体现:第41题令人耳目一新。题目给了一个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经营管理),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本题虽然从实质上看仍然属于近五年常考的“观点评析与论证”类试题,但形式上却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属于广义的计量史学范畴,体现了当前历史研究的前沿方法,表明第41题再一次充当了历史学科“试验田”的角色。

  突显能力,兼顾知识

  试卷继续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考查,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

  试卷共12道选择题,48分。只有两道题需要严格依据死知识才能做出选择,其余的10道题都属于历史推理题,考生只需依据所给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证据,科学推理得出结论即可。突显了对学生排除干扰项能力的考查,所用到的排除法有“偷换概念”、“曲解材料”、“绝对化”、“时空穿越”、“违背常识”等。

  主观题共52分,只有一少半的分值是依据课本知识得出,而一大半的分值是考察学生对材料的概括与归纳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巧妙抄材料即可得分”。这种命题思路全面贯彻了历史学科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突显学科特色,兼顾社会热点

  高考历史题既不回避社会热点,也不刻意考查社会热点,而是在原汁原味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之间找结合点。对于一些极热的社会现象如“一带一路”、“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依法治国”等并没有刻意考查。但是历史学科“以史为鉴,服务现实”和“文以载道”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变,一些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还是得到了强化考查。

  例如,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提倡国学,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近些年的社会热点。历史试卷第40题以韩愈和康有为为载体,考查儒家思想在古代和近代的发展演变,共25分。这样,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考查由去年的14分增加到了今年的25分。

  再如: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很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善于利用各种财政和货币工具来解决。第45题考查了唐朝的币制改革。

  地理

  名师

  张伟利,郑州外国语学校地理教研组长

  点评

  地理试题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重在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凸显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科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生活。试题整体结构合理、贴近生活,难度适中。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侧重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

  本试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植被、岩层的作用,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经纬网,等值线,外力作用,产业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方向,旅游遭遇的风险,水患的原因,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原因等。在对学科核心内容考查的同时,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多层次、多角度设问,体现对探究过程的考查

  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设问方式直接明了,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追问,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学科能力的目标。例如,36题配以美国大盐湖区域位置图,以大盐湖卤虫的相关材料为背景,先问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再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小的原因,然后推测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开放性问题形式收尾,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四个问题设置步步深入,符合问题思维的一般习惯,体现了对问题探究的过程。

  命题素材联系生产生活,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试题取材均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例如37(2)说明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的原因。(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充分显示了课程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再次验证了地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理念。

  开放性试题更成熟,分值不大,但设问直接

  如36(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不仅要表明态度,还要说明理由。这种开放性试题目前大部分考生都能掌握正确的答题方向,但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弱化区域定位,突出区域特征分析

  今年所有试题均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背景资料及位置信息,如选择题第4、5、6题图中直接标注纽芬兰岛,第7、8、9题材料直接给出渤海及附近区域,第36题材料直接说明图7是美国大盐湖等信息,这就节省了考生读取信息的时间,也避免了因考生对试题涉及区域的熟悉程度不同导致的答题差异,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和学科能力差异。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如选择第1、2、3题给出雨水花园的结构图,考查雨水花园的作用。选择第10、11题,通过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监测剖面的变化考查近岸海域海底的变化及黄河流域的发展。综合题第36题大盐湖卤虫产业的发展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切入,强调人地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