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批评2015江苏高考作文题

时间:2015-06-11 10:44: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看到“智慧”这个话题,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钱钟书。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里说,“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关于智慧,钱钟书这个观点,也很适用。

  这个作文题目,就是这种“早熟而衰腐”的极致体现。

  “智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境界。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这种不走心的文字,见诸各种类型的鸡汤文,譬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再比如,“美德是火,点燃美好之灯;美德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美德是路,引人走过黑暗”……其铺排纵横之气势,其不得要领之含混,其自鸣得意之机灵,可谓深具“智慧”之景象矣!

  作为“经验”的智慧,是什么?是父母前辈的谆谆告诫吧,随手就可以举出一大堆来:“出头的椽子先烂脖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我走的路比你过的桥都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作为“能力”的智慧呢,不是有一篇很流行的心灵鸡汤吗?——《我一个6年的闺蜜拉黑了我(好文,力荐)》,它牛哄哄地指着你的鼻子说:“别那么悲愤,这个世界真的不欠任何人,每个经济地位居于你之上的人,都有比你更惨淡的付出。他们没抢走你任何东西,你的所获,只与你的智慧付出成正比,真的不是别人的错。”嗯哼,你只要穷,只要地位低,只要不能像他们一样过上好日子,你就是懒,你就是笨,你就是没有智慧和能力,身为穷鬼,别BB!

  至于“境界”?那当然是大智慧了!

  再来一个热门段子,吓死你: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怎么样,人生的境界全出来了吧,你有智慧辨别优劣吗?

  其实,这是改编自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的段子。

  首先,逻辑上就有问题,两份名单的对比,就好比拿研究博弈论的纳什(当然是出车祸去世之前)跟手撕前女友的李晨比一比谁的知名度更高一样,领域不同,二者并没有可比性。而且,如果以是否为大众所熟知来衡量成败的话,那么遗臭万年与流芳千古又有什么区别呢?再进一步说,比如,被腰斩的金圣叹,一生偃蹇的蒲松龄,他们又有哪个人愿意以生前寂寞潦倒换取身后名呢?

  然而,早熟而衰腐的中国式智慧,是不跟你谈论这些的。

  他们要的,是市侩的人生哲学,无关智慧。

  如果文字不承载思想的重量,如果思维不具备逻辑的力量,如果写作成为一种没心肝的晾晒,那么,你所写出的关于智慧的排比句、比喻句越多,你怕是距离真正的智慧越遥远,你所呈现出来的智慧的景象也将越不堪入目。

  长此以往,更多的像《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一样令人作呕的文章,势必会层出不穷。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