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题型没啥意外 数学总体不算难

时间:2015-06-08 10:43: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完成了语文和数学两门考试的考生们,卸下了高考科目中的两个“大头”。走出高考数学考场后,一些考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头一天的考试并没有遭到“刁难”,考题整体呈现出结构平稳,难度适中的特点,同时,对于考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扬子晚报“招考部落”第一时间邀请了省内知名中学的学科名师,针对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试卷进行了评析。

  天是高考第一天,完成了语文和数学两门考试的考生们,卸下了高考科目中的两个“大头”。走出高考数学考场后,一些考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头一天的考试并没有遭到“刁难”,考题整体呈现出结构平稳,难度适中的特点,同时,对于考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扬子晚报“招考部落”第一时间邀请了省内知名中学的学科名师,针对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试卷进行了评析。

  语 文

  题型没意外 “智慧”作文上手容易出彩难

  考生反映

  昨天上午,一位考生走出南京九中考场后表示,今年的语文并不难,整体比较容易得分,考卷非常平稳。走出考场的考生们普遍较为淡定,“如果能够读懂文本就可以顺利解题了,试卷对于我们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挺高的。”今年的作文考题考到了“智慧”,考生们表示,这个话题“有话说”,但怎样把“智慧”写的出彩,真的挺难的。“今年写议论文的人应该会很多吧。”一位男生猜测道。

  名师点评

  试卷整体结构平稳 关注人生思索

  蔡健华(江苏省海门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南通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纵观今年的语文考卷,总体的印象为“关照自我,关照人生思索”。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一、试卷结构平稳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结构平稳,题型没有出现意外。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共5道选择题,分别是在语境中的词语辨析、病句、修辞、排序、徽标题的含义解读等,分值依然15分,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文言文板块,分值为18分,两条选择题6分,分别是实词解释和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题。翻译2题8分,文意的解读共4分。诗歌鉴赏题目依然3道,分值为11分。

  二、围绕考纲,出题严密

  1、“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词语的辨析,病句的寻查,修辞的判断,句子的衔接,徽标寓意的解读,考查了语文素养的根基。用词精当、句子通顺、表达形象、含义蕴藉等,从选择题角度第一层面考查能力素养,值得关注。

  2、古诗文中,文言文的选材为墓志铭,这在以前学生都练习过。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对实词的考查到对文意的筛选、翻译,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能力,属于中档题,学生做起来比较顺手。诗歌,从对诗人为什么“暂开颜”,到对颈联颔联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尾联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出题严密。

  3、现代文阅读王安忆的《比邻为居》,题目如“反映他家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孱弱”的含义、以什么为线索?有什么作用?探究文中一句话的意蕴。这些均为老题。而论述类文本中对第一段论述层次的分析、信息的筛选、句子的含义等,都在提醒考生慢慢地解读文本,慢慢地读透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出题不怪不偏、严密周全,体现了人文情怀。

  三、关注人生思索

  综观整份试卷,今年的试卷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发展与立身处世哲学的思考。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中阐述对人生治学的思考,王安忆《比邻而居》一文中折射对客观环境的人生思考,熊秉明先生《罗丹与雕刻》一文中展示的人将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生探索投射到艺术的创作中,将真理写在人的血肉躯体上等等。命题人将对生命的思考放在特定的语境下,从生活起居,到工作人生,展示了一系列的深层思索,引导学生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与体悟,在生活中有所思有所得,养成一种思维品质,提升人生的价值与魅力。这也告诉我们有“我”存在,有“我”思考,有“我”成长,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数学

  整体难度适中 得高分也有“拦路虎”

  考生反映

  “填空题最后两题比较难,其他都能做出来。”一位考生说。数学高考结束,走出考场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平缓、容易上手。数学考试的4道附加题,选做题比较简单,必做题考生反映就有些难了。“其实那两道题也不算难,主要是计算量比较大。”一位考生走出考场,有些懊恼,“平时再多练些计算题,考场上会不会算得更快一点?”

  名师点评

  比南京模拟卷简单,注重探究能力考查

  宋辉 (南京市中华中学 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今年的数学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比南京市的几次模拟考试简单。试题有如下特点:

  1.回归教材,突出对 “三基”的考查,注重考试与教学的一致性

  试题遵循命题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及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迁移、归纳和拓展,突出思想方法的运用,重视能力的考查。填空题着重考查常规知识点,填空题把关的13题,由分段函数结合绝对值,考查函数的零点,14题将向量、三角、数列求和等有机结合起来。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别考查了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几背景的应用问题,解答题的后三题,则分别考查解析几何、函数、数列,六道解答题的排序也是考生熟悉的。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体现考试与教学的一致性。

  2.难易搭配,强调通性通法,注重多角度思考问题

  今年的试卷强调通性通法,让考生只要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能顺利作答,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逐步提高,也让各层次思维水平的考生都能拾级而上。试题的入口宽,能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想,如(13)、(19)题着重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12)、(17)、(18)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数形结合的思想;(14)、(19)、(20)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这无疑会对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结合实际,注重考查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

  试题背景贴近生活、公平合理,让考生比较容易地从应用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从中深刻领会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试卷对考生的探究能力的考查并未局限于应用题中,如在解答题(20)、理科附加题最后一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引导考生凭借数学直觉先探究并发现结论,然后再给予严格的推理论证。

  4.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2015年试卷依旧承袭了江苏卷历年的命题风格,在知识的交汇点采用网络式的布题模式,试卷中的原创性试题,注重对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并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题目自身的美感。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今年的试题对推理步骤的严谨性、答题过程的条理性、公式符号的正确性,解题思想的灵活性、探索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实习生:丁欢 孙倩倩 记者:王瑾 杨甜子)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