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年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时间:2015-05-29 07:1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3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2015年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农村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招生区域

根据教育部关于农村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原则要求,结合我省实际,2015年我省农村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划定为52个省财政困难县(详见附件1)。

二、招生学校和专业

农村专项计划的招生学校为列入我省一批本科招生计划的省属高校,包括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12所高校。招生专业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

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只面向菏泽市省财政困难县招收师范类专业学生,其他高校面向菏泽市外的省财政困难县考生。

三、招生人数

按照教育部关于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不少于在本科一批招生的省属高校招生计划3%的要求,我省农村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为1100人。我厅依据实施农村专项计划的学校一批本科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编制了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附件2)。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面向菏泽市,其他学校的招生计划全省(除菏泽市外)统一安排,不具体分配到县。

四、报考条件及资格审核

(一)报考条件

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条件、参加我省今年夏季高考,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1.具有52个财政困难县农村(农业)户籍的农村应往届学生。

2.具有52个财政困难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3.高考成绩达到省招生考试委员会确定的农村专项计划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一批本科控制分数线)。

(二)资格审核

考生的资格审核及复查工作由相关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县(市、区)教育局审核、汇总考生名单,公示后报市招生考试机构,各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上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汇总并进行公示后,组织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

五、录取程序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录取的实施办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制定,单独设农村专项计划平行志愿,专项招生计划单设高校代码。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填报高校常规计划志愿后,同时填报农村专项计划志愿。在投档录取时,先投常规计划志愿,再投农村专项计划志愿。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本科一批录取控制线,批次内生源不足时,通过征集志愿完成,在征集志愿时与第一次填报志愿相同,符合条件的考生在填报高校常规计划征集志愿后,同时填报农村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设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先投常规计划志愿,再投农村专项计划志愿;调剂录取时符合条件的考生先调剂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再调剂录取常规计划。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管理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农村专项计划的工作流程,加强考生资格审核,严格执行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严肃工作纪律和责任追究。招生高校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招生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招生计划,规范工作程序和流程,严格考核录取管理,确保完成农村专项计划任务。

(二)完善相关政策。新生入学和在校管理享受与普通入学学生同样待遇。按农村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迁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三)加强信息公开。各地、各招生高校要按照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加大农村专项计划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报考条件、资格名单、录取分数、录取结果等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健全省、市、县、中学和高校多级公示制度,做好招生信息“十公开”工作,确保农村专项计划组织实施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招生高校要加强招生宣传咨询,让考生和社会充分知晓相关政策内容,解疑释惑,切实把此项惠及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政策宣传到位,鼓励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踊跃报考。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加大对实施农村专项计划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农村专项计划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一:省财政困难县名单.doc

附件二:农村专项计划招生学校及招生计划.doc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