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5-01 16:25:55
物 理
一、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知识内容表1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
物理考试范围包含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 相当。
表1 物理知识内容及要求
主题 |
内容 |
要求 |
说明 |
质点的直线运动 |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
Ⅰ Ⅱ Ⅱ |
|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
|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
Ⅱ Ⅱ Ⅰ Ⅱ Ⅰ |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 |
机械能 |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Ⅱ Ⅱ Ⅱ Ⅱ |
|
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
Ⅱ Ⅱ Ⅰ Ⅰ |
|
碰撞与动量守恒 |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
Ⅱ Ⅰ |
只限于一维 |
主题 |
内容 |
要求 |
说明 |
电场 |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电荷 库仑定律 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常用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Ⅰ |
|
电路 |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
Ⅱ Ⅰ Ⅰ Ⅱ Ⅰ Ⅰ |
|
磁场 |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
电磁感应 |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
Ⅰ Ⅰ Ⅱ Ⅱ Ⅰ |
|
交变电流 |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
Ⅰ Ⅰ
Ⅰ Ⅰ |
|
主题 |
内容 |
要求 |
说明 |
原子结构 |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
Ⅰ Ⅰ |
|
原子核 |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
|
波粒二象性 |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Ⅰ Ⅰ |
|
主题 |
内容 |
要求 |
说明 |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所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
Ⅰ Ⅰ Ⅰ Ⅰ |
定性了解 |
固体、液体与气体 |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 相对湿度 |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
|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
Ⅰ Ⅰ Ⅰ |
|
主题 |
内容 |
要求 |
说明 |
单位制 |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 |
Ⅰ |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
实验 |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