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8 00:46:47
1、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12岁。胸背部疼痛1天,伴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尿潴留。体检: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剑突以下深、浅感觉消失,膀胱充盈(脐下2cm),脊柱无叩痛。 首先考虑的辅助检查是()
A.颈胸CT扫描
B.颈椎正侧位X线片
C.肌电图
D.颈胸脊髓MRI
E.腰椎穿刺﹣压颈试验
2、单项选择题 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点不符合()
A.肌张力降低
B.喂哺困难
C.手足徐动明显
D.通常无锥体束征
E.智力发育明显落后
3、单项选择题 男孩,2岁。生后就发现左侧面部血管瘤,13个月开始出现右侧面部及右上肢阵挛性发作,意识无障碍。其癫痫发作类型是()
A.强直性阵挛性发作
B.简单部分性发作
C.复杂部分性癫痫状态
D.失神癫痫状态
E.不典型失神癫痫状态
4、单项选择题 多种实验室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最系统的检查顺序是()
A.分子生物学检查,肌活检,肌酶
B.分子生物学检查,肌酶,肌活检
C.肌活检,肌酶,分子生物学检查
D.肌酶,分子生物学检查,肌活检
E.肌酶,肌活检,分子生物学检查
5、多项选择题 患儿男,5岁,因“反复呕吐伴嗜睡2d,惊厥4次”来诊。发病前3d有上呼吸道感染,无其他病史。查体:T36.7℃,P100次/min,R40次/min;意识模糊,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肋下3.5cm,质地软,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 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
A.病毒性脑炎
B.吉兰-巴雷综合征
C.瑞氏综合征
D.癫痫
E.急性肝炎
F.脑出血
6、单项选择题 女婴,8个月。因发热呕吐14天,伴反复惊厥发作2天入院。体检发现患儿昏睡状,前囟饱满,颈部有抵抗。脑脊液检查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为肺炎球菌。入院后以头孢曲松750mg/d,分3次静脉滴注,48小时后意识障碍有改善,但依然高热不退和惊厥发作,该患儿好转不顺利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致病菌对头孢曲松耐药
B.并发硬膜下积液
C.合并败血症
D.并发脑积水
E.并发脑脓肿
7、单项选择题 女婴,2个月。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病后体温39.6~40.5℃,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检查患儿体温40.2℃,精神萎靡,多睡,前囟饱满,颅缝不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脑脊液浑如米汤样,常规和生化检查分析确认为化脓性脑膜炎。 在确诊并发硬膜下积液后,应首先考虑对该患儿进行以下治疗()
A.联合使用皮质激素
B.加用脱水剂清除积液
C.加强抗菌治疗促进积液吸收
D.手术清除硬膜下积液
E.硬膜下穿刺
8、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11岁,因“间断不自主动作4年”来诊。表现为阵发性眨眼、皱眉、耸鼻、肢体甩动等,伴不自主发声,不伴意识障碍。症状时轻时重。入睡早期时有突发性肢体不对称抽动,瞬间自行缓解。现上小学4年级,学习成绩优良,与老师和伙伴关系良好。家族史无特殊。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睡眠期双侧中央区阵发性小棘波。 治疗方案包括(提示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慢波睡眠期见中央区棘波,有时成簇发放;清醒期抽动时无异常放电,夜间肢体“抖动”时未见异常改变。)()
A.心理行为干预
B.卡马西平
C.丙戊酸钠
D.氟哌啶醇
E.硫必利(泰必利)
F.苯巴比妥
G.阿立哌唑
9、单项选择题 患儿,女,11岁。发热20余天,体温37.5~38.2℃,双手指指关节和掌指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双侧膝关节肿胀,以右侧明显,活动受限。查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明显肿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增高,抗核抗体阳性,血白细胞12.5×109/L,尿常规检查正常。 膝关节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和关节积液,应作哪项检查发现早期关节病变()
A.关节MR
B.关节CT
C.关节分层X线片
D.同位素骨扫描
E.B超检查
10、单项选择题 患儿女,14岁,因“渐进性口干、乏力1年”来诊。查体:多发龋齿,多个黑色残留牙根;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ESR89mm/h,血清球蛋白28.55g/L,ANA1:80(+),抗SSA抗体(+)。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干燥综合征
C.多发性骨髓瘤
D.多发性肌炎
E.糖尿病
11、单项选择题 男孩,4岁,因3周内反复惊厥发作6次,右侧肢体偏瘫1天入院。每次惊厥发作数分至十余分钟,均为右侧肢体为主的全身强直阵挛。病后常有不规则低热,精神软弱多睡。昨日再次惊厥后遗留右侧肢体偏瘫。病前3周曾患感冒3天。既往有热性惊厥史2次。体检:患儿嗜睡状,右侧上下肢肌力Ⅰ~Ⅱ级和右侧中枢性面瘫。右Babinski征阳性。院外MRI扫描显示双额顶区脑白质大片对称性异常信号,中线无偏移。入院后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CSF白细胞计数15×106/L,Pandy试验阳性,蛋白定量0.08g/L。 引起该患儿脑症状进行性加重的主要病理机制是()
A.病毒在体内繁殖
B.病原菌在体内繁殖
C.肿瘤浸润
D.变态反应(高过敏)
E.免疫功能低下
12、单项选择题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 造成此种严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
A.前期治疗中未使用皮质激素以致造成组织纤维蛋白粘连
B.合并有其他致病菌脑膜炎(即双重感染)
C.2个月前肺炎球菌脑膜炎抗生素疗程太短,治疗不彻底
D.对所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E.病前已有先天性脑积水
13、单项选择题 2岁女孩,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急性颅高压、脑疝症状时,最好首选()
A.20%甘露醇静推
B.50%葡萄糖静推
C.肌注呋塞米(速尿)
D.口服50%甘油
E.肌注地塞米松
14、单项选择题 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比,感染后脑炎突出病理学特征是()
A.严重炎性细胞浸润
B.明显胶质细胞增生
C.明显脱髓鞘改变
D.广泛毛细血管扩张
E.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同时明显
15、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13岁,因"鼻塞、咳嗽、咳痰伴发热1月余"来诊。有乏力,消瘦,偶有咯血。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7~10/HP。胸片示:双肺结节状阴影,个别有空洞。 确诊后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糖皮质激素
B.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
C.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D.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E.糖皮质激素+肾移植
16、多项选择题 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包括()
A.脑发育畸形
B.缺氧缺血性脑病
C.苯丙酮尿症
D.半乳糖血症
E.胆红素脑病
17、单项选择题 男孩,4岁,因3周内反复惊厥发作6次,右侧肢体偏瘫1天入院。每次惊厥发作数分至十余分钟,均为右侧肢体为主的全身强直阵挛。病后常有不规则低热,精神软弱多睡。昨日再次惊厥后遗留右侧肢体偏瘫。病前3周曾患感冒3天。既往有热性惊厥史2次。体检:患儿嗜睡状,右侧上下肢肌力Ⅰ~Ⅱ级和右侧中枢性面瘫。右Babinski征阳性。院外MRI扫描显示双额顶区脑白质大片对称性异常信号,中线无偏移。入院后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CSF白细胞计数15×106/L,Pandy试验阳性,蛋白定量0.08g/L。 触发该患儿此次脑部疾病过程的最可能诱因是()
A.热性惊厥遗传体质
B.惊厥性脑损伤
C.起病前3周的感冒史
D.感染控制不力
E.可能存在免疫缺陷
18、单项选择题 女婴,2个月。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病后体温39.6~40.5℃,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检查患儿体温40.2℃,精神萎靡,多睡,前囟饱满,颅缝不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脑脊液浑如米汤样,常规和生化检查分析确认为化脓性脑膜炎。 该例的下列症状中,哪项不能视为婴幼儿期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临床表现()
A.阵阵双目凝视
B.高热
C.颈抵抗不明显
D.神萎嗜睡
E.前囟饱满
19、单项选择题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 患儿当前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A.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未愈
B.慢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并发脑脓肿
E.并发脑积水
20、单项选择题 男孩,9个月,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体温平稳6天后复升,患儿呕吐明显,前囟饱满,头围增大,头颅透光实验阳性,此时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败血症
B.硬膜下积液
C.脑室管膜炎
D.脑脊液
E.以上都不是
21、单项选择题 患儿2岁半,病初2天有轻微咳嗽,随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0℃,烦躁,频繁呕吐,查体:神志清楚,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2×1010/L,以多核细胞为主,糖2.2mmol/L,蛋白质1100mg/L。 入院后患儿出现撞头、尖叫、烦躁不安,呕吐加重,此对应立即给予()
A.20%的甘露醇0.25~0.5g/kg快速静滴
B.硬脑膜下穿刺
C.大量抗生素静滴
D.退热处理
E.镇静
22、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10岁,因“左下肢无力5个月”来诊。无明显诱因,起病隐匿,不伴发热、肢体感觉异常、尿粪障碍及关节肿痛。多次血常规检查正常,肌电图检查 应进一步检查(提示“双下肢肌肉呈神经源性受损,左侧著”。经口服B族维生素及针灸、按摩等治疗,病情无改善。既往3岁时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经正规住院治疗2个月完全缓解,又定期随诊治疗3年停药。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脑神经(-),左下肢肌力Ⅳ级,左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肌腹最大处周长较对侧分别细2cm和3cm,双侧膝跳反射对称引出,跟腱反射左侧消失,右侧减弱,双侧巴宾斯基征(+),脑膜刺激征(-)。)()
A.脑脊液常规
B.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C.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D.脊髓造影+CT
E.脊髓MRA
F.脊髓MRI
G.椎动脉造影
H.颅脑CT
I.骨髓穿刺
23、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1岁,渐进性精神运动功能倒退6个月,诊为Tay-Sachs病。 眼科检查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眼球运动受限
B.角膜混浊
C.晶状体半脱位
D.黄斑区樱桃花斑
E.眼压增高
24、单项选择题 男孩,1岁半,1天前流清涕,今晨低热,上午体温升高达39.7℃,突发全身强直,阵挛性惊厥,惊厥时面色青紫,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自停。再数分钟后患儿完全清醒,下午体温38.5℃,精神良好。病后不吐无泻。体检无病理征。血常规白细胞及分叶中性粒细胞增高,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单纯性热性惊厥
C.复杂性热性惊厥
D.癫痫
E.病毒性脑炎
25、单项选择题 患儿男,10岁,因“乏力6个月,四肢关节、肌肉酸痛,吞咽硬食困难,上眼睑皮疹3个月”来诊。查体:眼睑周围水肿,上眼睑暗紫色斑。 为明确诊断,最佳检查是()
A.胃镜
B.肌酶谱检查
C.ANCA检测
D.ANA检测
E.上消化道造影
26、单项选择题 与瑞氏综合征(ReyeSyndrome)发病有关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头孢唑啉
C.阿司匹林
D.红霉素
E.庆大霉素
27、单项选择题 患儿,女,12岁,因"发热、口腔溃疡及膝关节肿痛半个月,面部皮疹3天"收入院。曾经给予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T38℃,面部有红斑,有的融合成片,口腔多发溃疡,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脏、腹部未见异常。双膝关节肿,但无红热,浮髌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
B.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C.抗生素+免疫抑制剂
D.糖皮质激素
E.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28、单项选择题 患儿,女,11岁。发热20余天,体温37.5~38.2℃,双手指指关节和掌指关节肿痛伴活动障碍,双侧膝关节肿胀,以右侧明显,活动受限。查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明显肿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增高,抗核抗体阳性,血白细胞12.5×109/L,尿常规检查正常。 如果初诊类风湿关节炎,首先应给予哪种药物治疗()
A.糖皮质激素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病情缓解抗风湿药
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E.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
29、单项选择题 女孩,3岁。无明显诱因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口吐白沫,两眼凝视上翻,面色发绀,小便失禁。查体: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高,有小抽动,心肺无异常。患儿有类似发作1次,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最急需的适当治疗是()
A.静滴葡萄糖酸钙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肌内注射地西泮止痉
D.正压人工呼吸
E.抗感染
30、单项选择题 女婴,2个月。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病后体温39.6~40.5℃,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检查患儿体温40.2℃,精神萎靡,多睡,前囟饱满,颅缝不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脑脊液浑如米汤样,常规和生化检查分析确认为化脓性脑膜炎。 入院后立即给予头孢噻肟(cefotaxime)200mg/(kg·d)分3次静脉滴注,体温下降至37.9~38.7℃,反应稍好,但依然神萎多睡,前囟饱满,全身阵阵强直。治疗3天后再作腰椎穿刺,脑脊液不再米汤样,白细胞数降为150×106/L,Pandy试验仍阳性,糖定量升达2.8mmol/L。为此,想到并发硬膜下积液可能性,在社区卫生中心要确诊该并发症主要依赖()
A.头颅透照试验
B.B型超声
C.头颅CT扫描
D.头颅X线平片
E.硬膜下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