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考古学》题库
点击进入《考古学:考古与文物》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名词解释 柴尔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英籍考古学家。以欧洲和近东史前考古学的综合研究而著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英籍考古学家。以欧洲和近东史前考古学的综合研究而著称。柴尔德在考古学和用考古材料研究古代史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史前时代的多瑙河》、《青铜时代》、《苏格兰史前史》、《不列颠岛上的史前社会》、《欧洲的史前移民》、《欧洲文明的黎明》、《古代东方史的新发现》。他又写了《人类创造了自己》(中译本名《远古文化史》,1954)《工具的故事》(中译本名《工具发展小史》,1944))等通俗性著作。他还注意考古学理论问题的研究,著有《社会演化》等书。
2、名词解释 萨栅银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萨珊波斯(226-651年)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萨珊波斯(226-651年)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有发现。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都是很惊人的。萨珊波斯银币的流行,是中古时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3、填空题 考古学领域从事史前考古的人非常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否
4、单项选择题 层位关系是指堆积单位与堆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A、上下
B、早晚
C、前后
D、叠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我国古代最大的城市除了良渚之外还有哪个?()
A.晋城
B.太原
C.陶寺
D.临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填空题 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彩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彩陶
7、判断题 能人是一种猿类,还不属于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常以()纹饰作为主要装饰。
A、谷纹
B、蒲纹
C、山字纹
D、饕餮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中国哪个地方的城墙是最高的?()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杭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到什么时候结束?().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名词解释 碳1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放射性测定生物体遗骸及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放射性测定生物体遗骸及其他地质样品的绝对年代的方法。此法是W.F.利比于1947年创立的。碳-14测定年代方法的可靠性已经被对已知年代的考古样品和生物样品(树木年轮)的测定所证实,并在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判断题 中国古代各文化圈的文明发展都是持续不断进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不适宜温度对文物的影响表现在哪里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不同,很容易引起文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由于不同材料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不同,很容易引起文物开裂。对纤维质文物来说,高温将加速纤维的水解反应,同时加速水分蒸发,使纤维变脆而容易折断。二是温度变化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对文物的间接破坏作用。
14、单项选择题 残破严重的画心,更适合选用()法。
A、碎补
B、整补
C、镶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文物四性的是()。
A、技术性
B、历史性
C、艺术性
D、科学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填空题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图案来自哪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沙
17、名词解释 马王堆汉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位于湖南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位于湖南长沙东郊。共3座。1972年发掘1号墓,1973~1974年发掘了2号和3号墓。据墓中出土印章、简文及《史记》和《汉书》记载,2号墓墓主是第一代侯利仓,死于汉惠帝二年(前193);3号墓墓主可能是利仓儿子、第二代侯利豨,下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墓主应是利仓妻子,下葬年代在文帝十二年以后数年至十几年间,其尸体至今保存完好,其墓葬形制及葬式值得研究。三座墓随葬有大量“谴策”竹简、医简、帛书、彩绘帛画和兵器、乐器、漆器等器物,其中已判明的帛书有28种、计12万余字,分为六艺类、诸子类、兵书类、数术类、方术类和地图类等,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重大发现。
这几座墓的发掘,为研究汉初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18、名词解释 丁公陶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龙山时代陶文,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文字刻在一件泥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龙山时代陶文,发现于山东邹平丁公遗址。文字刻在一件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器内面,计有5行11个字。这些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文字中除一部分为象形字外,有的可能是会意字,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性。对丁公龙山文化这件刻字陶文,经考古学界、古文字学界多位专家学者鉴定,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确认,绝大多数学者对丁公陶文持肯定意见。
19、问答题 空首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铜制铲形币,柄上有銎,故称空首布,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铜制铲形币,柄上有銎,故称空首布,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原三晋地区,流行的时间为春秋至战国晚期。平首布或从空首布演变而来。
20、单项选择题 阶调是指图像整体明暗对比的密度变化,它是由各个层次排列起来而组成的()。
A、调频网点
B、调幅网点
C、网线
D、集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递纸叼牙与滚筒叼牙交接位置应为哪里。()
A、偏向递纸叼牙
B、偏向滚筒叼牙
C、最远点
D、最近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最早的灵长类出现的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白垩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白垩纪
23、填空题 古代文献记载的玉匣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金缕玉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金缕玉衣
24、名词解释 陶寺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陶寺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陶寺文化”,分布于晋南地区的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在该地区现已发现陶寺文化遗址90多处,其中有些遗址的规模很大,遗址面积达100-300万平方米,其中襄汾县陶寺遗址的面积有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发现了陶寺文化早期和中期的城址,发掘墓葬1300余墓,发现了大量反映时代信息的遗物和遗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陶寺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其早期年代为距今4300-3900年,晚期年代为距今3900-3600年。陶寺文化早期年代早于夏代,晚期年代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
25、单项选择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人类的器物开始丰富.
A、前期
B、早期
C、中期
D、晚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汶口文化陶器时期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汶口文化陶器时期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陶。手制为主,晚期出现轮制。泥质陶器上常饰刻划纹和镂孔,有彩陶、夹砂陶上少数饰附加堆纹和蓝纹。三足器、圈足器发达,主要器形有鼎、豆、杯、揹壶、壶等。
27、单项选择题 用于观察印刷品的光源,应在观察面上产生均匀的漫射光照明,照明度范围为多少合适。()
A、200勒克斯~500勒克斯
B、500勒克斯~1500勒克斯
C、3000勒克斯~4500勒克斯
D、5000勒克斯~6500勒克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商代已出现了()
A、灰陶
B、红陶
C、彩陶
D、釉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判断题 南方古猿就是森林古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广谱革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冰后期生态环境变化对更新世末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一定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冰后期生态环境变化对更新世末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一定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一些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会迫使人类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资源,这就是中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广谱革命。
点击进入《★考古学》题库
点击进入《考古学:考古与文物》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