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历史学》题库
点击进入《历史学: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B.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C.中国政府软弱无能
D.中国经济技术落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关税协定权的确定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个国家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多项选择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需要的前提是()。
A、思想上的启蒙运动
B、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
C、大批劳动者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
A.刘铭传
B.冯子材
C.关天培
D.邓世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多项选择题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A.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B.在中国增设银行
C.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
D.夺取矿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判断题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西方强国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和压迫、奴役。
它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并不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了把他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
9、多项选择题 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B.中国出口大宗的丝茶在国外没有市场
C.外商操纵中国原料市场,压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
D.西方列强已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近代中国的买办,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产物。他们最初是充当通商口岸外国洋行的雇员和代理人,在帮助外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过程中,通过获取佣金、分红、利息等手段积累财富,并利用与外国侵略势力及封建势力的密切关系,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由于同外国资本主义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有的投资附股外国洋行,有的则投资洋务企业或协助洋务派官僚创办和经营企业,也有的直接创办和投资于民族工业。
部分中国旧式商人如一些盐商、沙船主、钱庄老板、票号商人等,或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或投资于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还有一些华侨商人,在国内投资或回国创办经营新式企业。一些地主、官僚,也开始把从地租剥削和贪污、搜刮积累起来的财富投资于工商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11、单项选择题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是在()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多项选择题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
A.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D.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E.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多项选择题 关于租界的叙述,正确的有()。
A、1845年11月,英国驻上海领事强迫清政府地方官吏议定土地章程,在上海划出一个特定区域,作为英国人居留地。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开端。
B、1848年和1849年,美、法两国也相继在上海强行划分了租界。
C、外国侵略者在租界逐步排斥中国的主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D、中国政府对租界内的行政、司法有干预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单项选择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多项选择题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主要表现在()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自命“天朝大国”,鄙视、抵制一切外部文化的“夷夏大防”观念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多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的原因是()
A.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竞争
B.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清代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判断题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有()
A.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勾结、扶植封建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势力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25、多项选择题 下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有()。
A、其斗争锋芒指向外国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压迫的无穷力量
B、将清政府的卖国投降面目暴露于国人面前
C、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D、阻止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天演论》
D.《地理大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8、单项选择题 甲午战争中,战死子平壤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
B.林永升
C.刘步蟾
D.左宝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统治阶级,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御敌之策。许多官员、将帅为了自身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但是,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落后,而且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在这种情况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才一再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启示我们:
第一,在近代中国,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统治中国的局面。
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的腐朽势力的反动统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人民才能当家作主。
30、单项选择题 1885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A.冯子材
B.陈化成
C.关天培
D.邓世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历史学》题库
点击进入《历史学: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