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经济学》题库
点击进入《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上述三个变量(税收、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上来就使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就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2、名词解释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单项选择题 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
B、30;
C、50;
D、50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主要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思想是一种积极的财政预算思想,政府财政预算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在价格稳定下的充分就业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平衡预算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把预算平衡作为预算目标。而后者则强调充分就业,认为财政预算的平衡与否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的手段。
5、问答题 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NP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市场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判断题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决定了货币的基本功能。
货币的功能有三:
1.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
2.作为价值尺度,确定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比例;
3.作为价值贮存手段。如果货币不能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既不能作为交换媒介也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更不能作为贮存手段。
11、问答题 “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他是个别商品和劳务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这一说法对否?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对。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对。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购买商品的总量不断下降;而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则不断上升。这一性质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一致。但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单个商品市场的情况,但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意味着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但是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商品总需求量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是因为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汇率效应和税收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12、问答题 简述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13、单项选择题 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随着收入增加()。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个单位
D.左移40个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假设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a为0.4,劳动的份额b为0.6,资本的供给增加了6%,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会怎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综合增长率的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综合增长率的影响为:aK+bL
资本的贡献为:aK=2.4%;劳动的贡献为:bL=-1.2%。
两者的综合贡献为:aK+bL=1.2%。
说明资本供给增加使总产出增长了2.4%,而劳动供给的减少使总产出下降了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相抵后,总产出将增长1.2%。
16、判断题 当经济社会的就业量达到潜在就业量时,说明失业率为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判断题 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控制货币供应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滞胀”理论不符合()的观点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应学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多项选择题 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上升()。
A.会提高利率减少投资
B.减少消费
C.减少净出口
D.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抚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多项选择题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某集体企业,在()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A、处分其不动产
B、处分其大额资产
C、变更法定代表人
D、变更财务主管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单项选择题 在国民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中使用的“国民收入”(NI)特指()。
A.国民生产净值(NNP)加上所有不是从所得支出的税——即NNP加上“企业间接税”;
B.NNP减去所有从所得支出的税,如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C.NNP加上所有从所得支出的税,如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D.NNP减去所有不是从所得支出的税——即NNP减去“企业间接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多项选择题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
A.供给与需求都能对经济总量产生冲击
B.工资、价格与利率具有黏性
C.经济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偏离充分就业均衡
D.政府有必要干预经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移民浪潮导致的人口增加使住房价格和住房投资流量()。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增加50亿元税收然后将其悉数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
C.减少50亿元税收
D.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其中2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最好画图说明)。
IS曲线越陡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政策效果也就越大;IS曲线越平缓,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政策效果也就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最好画图说明)。
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27、判断题 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判断题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两个目标一定可以同时实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名词解释 比较优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时,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0、判断题 出口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经济学》题库
点击进入《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