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教育学》题库
点击进入《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环境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尊重自然,不损害必须的自然过程
B.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样地,并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环境
C.保证不因战争或其他敌对行为而引起自然的退化
D.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无限度的改变自然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判断题 科目本位课程理论形态在20世纪获得新发展,即:“要素主义”(代表人,巴格莱)和“永恒主义”将科目本位课程理论进步深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判断题 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叫作水平组织。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选修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德国的大学,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学校是德国的大学,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一般认为正式的选修制是由美国的埃利奥特最先确立起来的。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
(1)在初中阶段有尽量扩大学生自选学科机会的趋势。
(2)在高中阶段,有扩充综合性的新学科、形成特色课程的势头,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设计多样的自选学科,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对应的课程;第二,在普通科中注重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职业科中引进“综合选修制”;第三,新设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学科;第四,设置学分制高中课程。
5、判断题 赫尔巴特是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的课程以培养“善的意志”为根本目的,为此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的兴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率先颁布《环境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政府在推动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野外观察教学策略是环境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一种策略,它在环境教育中的意义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与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及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
8、填空题 环境教育的原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遵循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批判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实性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实性原则
9、问答题 结合近期发生的渤海湾漏油事件,为高一年级学生设计一堂环境教育课,需列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简要的教学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了解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了解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原因;
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测量、化学检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在环保意识上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发生渤海湾漏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它造成的严重影响,得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教学流程:1.准备。学生观看渤海湾漏油事件的相关视频,引起兴趣。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事件的原因,并积极提出假设。3.学生分组分别开展探究活动,模拟该事件,并进行组内讨论。4.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评价,结合教师指导,得出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10、填空题 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环境的教育、()或通过环境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环境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环境中
11、填空题 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20世纪60年代末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凯勒计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凯勒计划
12、问答题 探究引导策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
(二)、强调自主参与
(三)、强调引导作用
(四)、重视合作交流
(五)、强调思维开放
13、问答题 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势:⑴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势:⑴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
⑵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进行,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⑶分科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对规定学科进行系统讲授,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
⑷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
不足:⑴容易走习俗那个“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
⑵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
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导致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
14、单项选择题 期末考试属于环境教育评价方式中的()
A.真实评定
B.表现性评定
C.纸笔测验
D.档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判断题 “能力分组”背后存在“精英教育”的遗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判断题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判断题 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线不复存在。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填空题 “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与金蒂斯。“抵制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鲍尔斯;阿普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鲍尔斯;阿普尔
19、填空题 环境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包括()、组织教学活动的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
20、问答题 学科课程的优点与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⑴有助于系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⑵有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⑴有助于系统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⑵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
⑶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陷:⑴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⑵容易导致忽略火热的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
⑶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⑷变革起来难度较大。
21、填空题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被其学生()所发展,从而创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22、判断题 文纳特卡计划完全打破了班级教学组织,是对班级授课组织的彻底超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问答题 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同步学习;⑵分组学习;⑶个别学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同步学习;⑵分组学习;⑶个别学习
24、问答题 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1.能够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1.能够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控制作用,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速度、进度、和难易程度;2.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大量抽象化、概括化了是内容传递给学生;3.环境领域涉及面广,层次复杂,对它的理论学习,必须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演来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整理;4.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5.教师在讲演环境知识的同时,可以有目的地进行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行为教育。
讲演并重策略的缺点:1.运用讲演并重策略进行的环境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2.在运用讲演并重策略的环境教育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使学生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演方式等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教育失败。
25、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是()
A.野外观察型
B.描述解释型
C.验证假设型
D.设计发现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判断题 “公平发展”是必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判断题 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环境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整体性原则
2.批判性原则
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整体性原则
2.批判性原则
3.生态性原则
4.现实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29、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的未来》一书,首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该书发表于()
A.1949年
B.1962年
C.1978年
D.1987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填空题 批判课程论者的隐性课程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与“抵制性的隐性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
点击进入《★教育学》题库
点击进入《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