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7 02:21:09
1、多项选择题 新型隐球菌的增殖方式有()
A.同血清型芽生方式无性增殖
B.血清型A和D有性增殖
C.血清型A和B有性增殖
D.血清型B和D有性增殖
E.血清型C和D有性增殖
2、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51岁,中学教师,因“头痛10+d,发热1周”来诊。发病前兼图书管理员2个月余,图书馆内有霉味。查体:T39.1℃;颈强直,心、肺、腹(-);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脊液:压力260cmH2O,外观淡黄,清晰,WBC230/μl,N0.30,L0.70,氯化物114mmol/L(120~130mmol/L),葡萄糖0.6mmol/L(2.5~4.4mmol/L),蛋白1.82g/L(0.20~0.45g/L)。 首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病毒
C.结核
D.真菌
E.螺旋体
3、单项选择题 曲霉病实验室检查描述正确的是()
A.病原培养对确诊有重要价值,曲霉菌培养阳性率通常在30%~50%
B.以耵聍、痰、角膜溃疡处分泌物、皮损破溃处分泌物、脓液、支气管灌洗液等进行直接镜检时,可用5%氢氧化钠溶液做直接涂片检查
C.曲霉病的组织病理反应一般为化脓性或混合型炎症
D.鼻窦或皮肤的标本霉菌培养阳性可以明确诊断
E.β-1,3-D-葡聚糖试验(β-1,3-D-glucantest,G试验)仅可检测念珠菌及曲霉菌
4、单项选择题 关于新型隐球菌易感人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一般具有抵抗力
B.艾滋病患者更易感
C.少数患者未发现明显的免疫缺陷
D.患者常有鸽粪密切接触史
E.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发病率更高
5、单项选择题 常见呼吸系统真菌病中的肺孢子菌病,临床症状轻重缓急不一,最终常导致()和呼吸衰竭
A.严重低氧血症
B.气急
C.发热
D.咳嗽
E.寒颤
6、多项选择题 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抗真菌药物有()
A.二性霉素B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5-氟胞嘧啶
E.伏立康唑
7、多项选择题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肺新型隐球菌患者,以下哪些情况可不用抗真菌治疗,而给予密切观察()
A.没有肺外感染证据
B.体液标本培养不到新型隐球菌
C.脑脊液和血液隐球菌抗原检测阴性
D.肺部病灶较小、稳定或消退当中
E.以上均不对
8、多项选择题 以下哪些途径能传播新型隐球菌病()
A.吸入气溶胶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
B.接触含有新型隐球菌的鸽粪
C.与患者密切接触
D.鸽子啄伤
E.以上都不对
9、单项选择题 对长期住院的患者为了预防真菌感染采取下列措施,哪一项不正确()
A.尽量减少机械插管的时间和次数
B.延长监护措施
C.注意口腔护理
D.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E.定期更换导尿管
10、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19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术。术中使用免疫抑制药巴利昔单抗,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替考拉宁、阿昔洛韦及制霉菌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天拔除经口气管内插管,拔管后采用甲泼尼龙、吗替麦考酚酯及他克莫司联合治疗,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真菌感染。术后持续肾代替治疗3d。术后第8天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怀疑急性排斥反应,予心包穿刺放液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应用1次巴利昔单抗,后症状缓解。术后第17天,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及其他不适;床边摄胸部X线片:右下肺结节状阴影。胸部CT:上、中、下肺均有密度增高影,下肺结节达3cm×3cm。 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耐药细菌感染
B.肺部真菌感染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肺孢菌感染
E.排异反应
11、单项选择题 女,45岁,因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半月,伴恶心,时有呕吐,半月前曾有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流性食管炎
B.胃癌转移
C.食道癌
D.念珠菌食管炎
E.冠心病
12、单项选择题 关于系统性念珠菌病,说法正确的是()
A.痰念珠菌阳性,表明肺念珠菌感染
B.肾脏感染多由导尿管留置所致
C.肠道念珠菌病好发于老年人
D.念珠菌性菌血症可累及全身器官
E.念珠菌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通常较小,不易脱落
13、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8岁,离异,软件工程师,因“发热、咳嗽、咳痰15d,加重伴呼吸困难7d”来诊。7d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抗炎治疗无效,3d前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给予“万古霉素、氟康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咳嗽稍缓解,但仍发热、气促。自患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1年前患“左侧胸部带状疱疹”,复发3次。查体:T38.6℃,P100次/min,R26次/min,BP125/87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可见甲癣;双肺叩浊音,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未闻及干鸣音;心、腹均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血常规:Hb123g/L,WBC5.70×109/L,N0.80,L0.15,PLT109×109/L。ECG: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胸部CT: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状高密度影,考虑间质性肺炎。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欲进一步明确病原体,应优先进行的检查是(提示HIV-1抗体2次初筛阳性,血清送至省疾病控制中心行HIV确证试验阳性,确诊为“艾滋病”。血PPD抗体、弓形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庖疹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IgG及IgM均阴性。反复多次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多次痰培养无细菌及真菌生长。)()
A.经皮肺穿刺活检
B.支气管肺泡灌洗
C.开胸肺活检
D.胸部CT
E.血培养
F.咽拭子培养
14、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肺孢子菌病的发病机理()
A.破坏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C.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代偿性增生
D.间质内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增生
E.间质纤维化
15、单项选择题 常与两性霉素B共同使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是()
A.氟康唑
B.阿苯达唑
C.乙胺嘧啶
D.氟尿嘧啶
E.氟胞嘧啶
16、多项选择题 关于曲霉病的诊断,叙述错误的有()
A.痰培养阳性可以诊断肺曲霉病
B.播散性曲霉病血培养常阳性
C.GM试验阳性可确诊曲霉感染
D.胸部X线片典型“牛眼征”可以诊断肺曲霉病
E.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诊断曲霉感染有确诊作用
17、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9/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274mmHg,PaCO248mmHg,SaO2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
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
A.肺脓肿
B.肺结核
C.肺部真菌感染
D.肺栓塞
E.肺癌
F.不能确定
18、单项选择题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起病时间确切
B.多先有头痛,随后发热
C.颅神经损害少见
D.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
E.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表现明显
19、单项选择题 隐球菌属于()
A.酵母组真菌
B.酵母样组真菌
C.双向组真菌
D.霉菌
E.细菌样真菌
20、单项选择题 女,18岁,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维持化疗阶段,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CT呈弥漫性间质性、磨玻璃样改变,血气分析有明显的低氧血症。 你认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细胞病毒感染
B.肺孢子菌病
C.衣原体肺炎
D.支原体性肺炎
E.哮喘持续状态
21、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9/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274mmHg,PaCO248mmHg,SaO2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
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
A.继续原治疗
B.再次加用派拉西林/他唑巴坦
C.停用抗生素,观察
D.加用二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E.加用伏立康唑
F.加大万古霉素剂量
22、单项选择题 以下新型隐球菌密度最高的是()
A.水果
B.土壤
C.鸡粪
D.鸽粪
E.以上都不对
23、单项选择题 女,55岁,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或维持化疗阶段,患者一周前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出现若干结节。3天前患者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有明显的低氧血症,继而出现了全身中毒症状和广泛的血栓栓塞。 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伏立康唑
B.两性霉素
C.泊沙康唑
D.卡泊芬净
E.米卡芬净
24、单项选择题 关于新型隐球菌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度散发
B.女多于男
C.有较明显的职业发病倾向
D.有较明显的种族发病倾向
E.发病年龄以老年、幼年多见
25、单项选择题 关于新型隐球菌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新型隐球菌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
B.新型隐球菌病的原发病灶在肺
C.培养两周未见菌落可认为培养阴性
D.痰液新型隐球菌阳性提示肺炎
E.脑脊液的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低于血清
26、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 为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应立即进行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培养
C.脑脊液涂片
D.腹腔积液培养
E.痰培养
F.脑脊液相关抗原抗体检测
27、多项选择题 隐球菌常定位于中枢,其原因有()
A.药物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B.脑脊液中缺乏补体
C.脑脊液中富含多巴胺
D.脑脊液中缺乏抗体
E.颅内血循环差
28、单项选择题 下列为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
A.白色粘丝酵母菌
B.曲霉菌
C.毛霉菌
D.卡氏肺孢菌
E.酵母菌
2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 此时应进行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和活检
B.腹腔穿刺行腹腔积液检测
C.鼻咽部组织活检
D.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检测
E.肝穿刺活检
F.脾穿刺活检
30、单项选择题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治疗首选()
A.氟康唑
B.酮康唑
C.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D.伏立康唑
E.伊曲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