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文学》题库
点击进入《文学:民间文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名词解释 双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贵州东南部、广西一些地方流传的水族民歌。双歌结构独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贵州东南部、广西一些地方流传的水族民歌。双歌结构独特,分“说白”与“吟唱”两部分,说白是散文体的讲述,讲一个以两种动物为主角的小故事,为后面的唱词做好铺垫,相当于引言;吟唱部分以两种动物的口气铺排词句,以此譬喻交际双方的情形和关系等。结尾处以“我的某某友啊”尊称对方。
2、问答题 什么是仪式歌?简述仪式歌的主要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他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3、填空题 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国民间文学这个口头艺术整体上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从()、()、()、()四个字上反映出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儒;道;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儒;道;佛
4、多项选择题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而言,民间文学的特征有()。
A.个人性
B.集体性
C.口头性
D.变异性
E.传承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
6、名词解释 快书、快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快书、快板,是用竹板、铜板或骨板等伴奏,词句合辙押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快书、快板,是用竹板、铜板或骨板等伴奏,词句合辙押韵、节奏较快的一种叙事性说唱形式。
7、名词解释 民间传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间传说应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间传说应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之为“传说核”(词语解释:),“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如巫山神女峰的传说就是围绕名为神女峰的巨石创作的故事。
8、填空题 东汉崔实编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家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家谚
9、填空题 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双壁”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木兰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木兰辞
10、名词解释 民间小戏与地方大戏的区别于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戏与大戏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戏与大戏既有显著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大戏与小戏形成的鲜明对比:
①大戏主要反映社会上层和市民生活,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篇幅长,结构也较复杂;
②大戏的角色较多,行当分工细致,有生、旦、净、末、丑等;
③大戏的语言常用文言韵白,唱曲多用宫调连曲、成套板腔。
二者的联系:
①从根源上讲,大戏也是由小戏发展而来,并且仍在不断从民间小戏汲取养料,借鉴消息的素材、剧目、唱腔、曲调、语言等;
②小戏也常受到大戏的影响,汲取大戏的长处来丰富、提高自身的水准,有些小戏进入城市后转化为大戏。
11、名词解释 巧媳妇故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塑造宗族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手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人格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塑造宗族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手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人格特征的已婚妇女形象。
12、单项选择题 信天游是流传于()地区的民间歌谣。
A.内蒙
B.甘肃
C.陕北
D.东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名词解释 什么是天地开辟神话?分析盘古神话的基本故事情节并阐明其基本文化意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天地开辟神话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天地开辟神话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创造等内容。原始人对天地、万物的由来有着可贵的好奇心,就充分展开想象,创作出情节奇特而又气魄宏伟的开辟神话。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这类神话,并且很多民族的开辟神话都有其基本情节的相似性。
(2)汉族天地开辟神话是盘古神话,首见于三国时期东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盘古神话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1)天地混沌,昼夜不分;
2)巨神出世,天地开辟;
3)垂死化身,生成万物。
(3)盘古神话的文化意蕴主要有两点:
1)表现了原始人对于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和谐关系的认识,原始人首先是崇拜自然的伟力,认为人是自然孕育出来的;但人也不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是有无穷的创造力;盘古死后化为万物,就表现了人创造了世界、控制自然的愿望和气魄。
2)开辟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身而存活,又认为人死后可以转生为其他生物。盘古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他的生命可以通过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方式延续:死了一个,化生许多;前种形式的终结,宣告着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这种灵魂观念和生死观在现代人的习俗上也有表现。
14、名词解释 简要说明民间小戏的形成与演进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小戏不只源于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小戏不只源于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在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经过多种渠道发展而成。概而言之,民间小戏的形成主要沿着两种途径:一是由歌舞形式发展为以歌舞为主的小戏,二是由叙事体的民间说唱演进为代言体的故事表演。
①民间小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的原始歌舞。
②春秋战国时期俳优的滑稽言谈及模仿行为也与戏曲的产生有一定关系。这些形式在后来较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着,都为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还不是真正的戏曲形式。
到隋唐时期,中国戏曲出现了萌芽形式,隋末出现了两个人物歌唱和表演的小歌舞剧《踏摇娘》,它有歌、有舞、有对白、有故事,而且是代言体的表演,具备了戏曲的各要素,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初步形成。唐代有两个角色表演的以滑稽对白为主的小型喜剧——参军戏,随着后来加入歌唱和音乐伴奏,这是也可以看成戏曲形式了。
③民间小戏的成熟与发展时期是宋元时期,并出现了戏曲史上第一批剧种,如温州杂剧,福建的梨园戏、莆仙戏等。
④明末清初时期则是民间小戏的大崛起时期,这时形成了大量的小戏剧种,出现了民间小戏的繁荣局面。
⑤晚清和辛亥革命前后,是古代小戏繁荣期的后期,又出现了一批剧种,如华东一带的一些小剧种,和稍后出现的花鼓戏、采茶戏、道情戏等。
15、问答题 民歌有什么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抒情娱乐功能
⑵教育规范功能
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抒情娱乐功能
⑵教育规范功能
⑶实用功能
⑷文化资料功能
16、名词解释 接触巫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对某人身体的一部分或与身体有关的东西施加影响,就能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对某人身体的一部分或与身体有关的东西施加影响,就能对该人本身产生实际作用。
17、名词解释 全面搜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全面搜集,就是要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地各种体裁、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全面搜集,就是要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地各种体裁、内容、形式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搜集起来,为整理写定、推广和研究提供充足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全面搜集具体表现为:
1).对各种体裁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都应搜集。
2).从内容上,优劣兼收。
3).从时代上,新旧俱收。
4).对同一类型作品得众多异文,应尽力搜集。
5).从流传形式上,口头与书面作品均应搜集。
6).对与作品相关的其它材料也要注意搜集。
18、名词解释 民间传说的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构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构建的民间传说,寄寓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他们历史观点、历史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人们常将民间传说称作“口传的历史”。从民间传说的实际内容来看,它的历史真实性很不一致,它表现为纯属虚构的传说,如牛郎织女的传说等;虚实结合的传说,如孟姜女的传说等。那么民间传说中真真假假的历史我们有如何去评价呢?从中国民间传说总的情况看,民间传说的历史价值体现在民间传说可以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这一点在原始社会和当今无文字的民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无文字社会的历史保存方式之一就是以口耳代代相传,象我国上古时期的尧舜禹、黄帝、炎帝等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尽管他们的具体生活时代、生活轨迹带有浓厚的神性色彩而并不十分清晰,但是历史学家们仍然将他们当作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可以纠正历史记录的谬误。历代史官站在统治阶级对立面的农民起义领袖在历史上的功绩常常进行歪曲的记录,比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黄巢污蔑为“盗贼”、“匪寇”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在民间流传大量的黄巢传说就纠正了历史记录的谬误;当然我们不能把民间传说当成历史,民间传说是采用艺术手法,将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评价、爱憎编织成具有传奇性的作品,因此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不在于历史记录的准确,而在于真实记录和反映民众的历史情感,是民众精神史、心灵史的真实记录。
19、问答题 什么是民间叙事长诗?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间叙事长诗又称为长篇叙事诗或者古诗歌,是民众创作和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间叙事长诗又称为长篇叙事诗或者古诗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形成时期晚于史诗。它的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力于刻画人物想象,这使它与抒情诗区分开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爱情婚姻叙事诗,通过爱情婚姻故事特别是悲情故事的讲唱,反映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并通过主人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如意婚姻的追求,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如汉族的《孔雀东南飞》)第二类是社会斗争叙事诗,反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引发的斗争与反抗(《鈡九闹漕》)。
20、问答题 简述民间说唱艺术的主要品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可将说唱艺术分为十大类:评书、相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可将说唱艺术分为十大类:评书、相声、快书快板、大鼓、弹词、渔鼓道情、琴书、牌子曲、时调小曲、走唱等。
根据表达形式是说还是唱,将说唱艺术分为三大类:说故事类(北方的评书、相声,南方的评话等);唱故事类(大鼓、坠子、琴书等);韵诵类(北京数宝来、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等)。
21、问答题 什么是谚语?谚语与其他俗语形式怎么区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谚语以成句的形式区别于俗语词、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这几种形式短小的俗语,它的定型化合艺术性的特点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言语,它的口语性特点使它区别于格言和成语。它与歇后语的区别也是很明显,后者是可以分称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个部分。
22、问答题 试述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故事本来都是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故事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进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
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
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
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
4、白蛇传:法海变蟹。
23、问答题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24、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25、填空题 我国著名三大英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蒙古族的江格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蒙古族的江格尔
26、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的这段话较为科学地概括了神话艺术的本质。
神话是充满幻想的神奇艺术,这些丰富的想象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界、人与自然的斗争、社会生活。神话就是对这三方面内容的一种概括、一种艺术加工。这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表现为当时的人们对种种神奇的幻想信以为真,并且认为它们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在原始人看来,神话中展现的种种自然力和社会现象的人格化,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幻想,或是一种“加工”,他们十分虔诚地相信世界本来就是神话中描绘的那个样子。他们把幻想当作现实,对幻想的一切都确信无疑,将幻想和现实划上等号。在他们眼里神并不是幻想的东西,“而是一种用某种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是人民的教师和同事。”受当时思维发展程度的限制,原始人不能将自然和自我区别开来,认为所有的自然界同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以及意志的力量,他们将自然人格化和神化了,于是在神话艺术中,他们往往将客观事物本身和关于这些事物的幼稚观念完全等同起来,视为一体。
27、单项选择题 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
A.仪式歌
B.劳动歌
C.政治歌谣
D.生活歌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二者对神话创作的作用是怎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神话之所以具有这种“不自觉“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神话之所以具有这种“不自觉“的创作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由于神话的创作和传播是以”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为思想基础。
29、多项选择题 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渔夫与水鬼
B.两兄弟
C.观棋遇仙
D.两老友
E.孩子和山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多项选择题 恩格斯著名的民间文学论文包括()。
A.《德国民间故事书》
B.《提德曼老爷》
C.《给爱人》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E.《爱尔兰歌谣札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点击进入《★文学》题库
点击进入《文学:民间文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