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6 23:24:08
1、多项选择题 缺铁性贫血的运转障碍包括()
A.慢性炎症
B.胃肠道疾病
C.肝病
D.无转铁蛋白血症
E.孕妇
2、多项选择题 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包括()
A.密切接触放射线
B.密切接触有机毒物
C.密切接触无机毒物
D.密切接触烷化剂
E.密切接触氧化剂
3、多项选择题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
A.本周蛋白沉积
B.高血钙
C.高尿酸
D.淀粉样变
E.化疗药物
4、单项选择题 PT正常,APTT延长,见于下列缺乏的是()
A.Ⅴ
B.Ⅶ
C.Ⅷ
D.Ⅱ
E.PF2
5、单项选择题 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具有特异性意义的是()
A.发热
B.全血细胞减少
C.骨髓中吞噬型组织细胞增多
D.骨髓中淋巴样和单核样组织细胞增多
E.骨髓中可找到多核巨组织细胞
6、多项选择题 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有()
A.周围血象
B.组织活检
C.X线检查
D.B超
E.骨髓象
7、单项选择题 当患者体内尿素氮过多时,可选用的紧急去除方法是()
A.免疫输血治疗
B.置换输血治疗
C.药物治疗
D.大量补液
E.替代输血治疗
8、多项选择题 与血友病比较,血管性血友病的出血的临床特点有()
A.出血可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B.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
C.男女均可发病
D.自发性关节、肌肉出血相对少见
E.因关节、肌肉出血致残者少见
9、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25岁,分娩时大量出血,失血约1000ml,测血压90/60kPa,病情危重。
需紧急输血此时患者最好用下列哪种输血方法()
A.常规输血
B.加氧输血
C.加压输血
D.置换输血
E.血浆输注
10、单项选择题 生活性中毒时,毒物的吸收主要经过()
A.呼吸道吸收
B.消化道吸收
C.皮肤吸收
D.伤口吸收
E.黏膜吸收
11、单项选择题 碳酸锂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常用剂量为()
A.0.6~0.8g/天
B.0.6~0.9g/天
C.0.5~0.9g/天
D.0.4~0.9g/天
E.0.5~0.8g/天
12、单项选择题
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sup>9</sup>/L。
【假设信息】假如检查结果是Hb40g/L,血小板34×109/L,血清铁蛋白12μg/L,出、凝血时间正常,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60(60%),巨核细胞140个/全片,颗粒型巨核细胞占0.92(92%),网织红细胞0.20(20%),Coombs试验直接阳性,间接反应阴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Evan综合征合并缺铁性贫血
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缺铁性贫血
13、单项选择题 重度脾功能亢进时可出现()
A.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B.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增加
C.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增加
D.仅有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E.仅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14、单项选择题 NHL患者咽淋巴环和脾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其余未感不适,分期为()
A.Ⅱ期A
B.Ⅱ期B
C.Ⅲ期A
D.Ⅲ期B
E.Ⅳ期A
15、单项选择题 ITP患者最常出现的抗体是()
A.APF,AKA
B.ANA,抗dsDNA
C.ANA,APF
D.PAIg,PAC3
E.抗SSA抗体,抗SSB抗体
16、多项选择题 发生DIC时,关于纤溶抑制药的应用时机,正确的说法是()
A.基础疾病已被控制,并有纤溶亢进表现时
B.消耗性低凝期
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休克时
E.初发性高凝期
17、多项选择题 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抗生素类药物有()
A.青霉素
B.恩环类抗生素
C.氯霉素
D.甲硫咪唑
E.磺胺类
18、单项选择题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沟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根据提供的资料,临床分期和分组是()
A.Ⅱ期A组
B.Ⅱ期B组
C.Ⅲ期A组
D.Ⅲ期B组
E.Ⅳ期B组
19、多项选择题 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抗心率失常药有()
A.甲氧氯普胺
B.奎尼丁
C.普鲁卡因胺
D.普萘洛尔
E.安博律定
20、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特征的是()
A.常有表现是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左上腹疼痛等
B.主要症状以贫血和反复出血为主
C.骨髓“干抽”
D.早期骨髓造血细胞呈增生
E.髓外造血常见于脾
21、单项选择题
男性,45岁,主诉乏力6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及,脾肋下5cm。RBC3.6×10<sup>12</sup>/L,H0B100g/L,WBC150×10<sup>9</sup>/L,PLT300×10<sup>9</sup>/L。分类:原粒0.03,早幼粒0.03,中幼粒0.1,晚幼粒0.4,杆粒0.34,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患者首选治疗药物是()
A.环孢素
B.羟基脲
C.泼尼松
D.维A酸
E.美法仑
22、单项选择题 男性,65岁,左下肢麻木跛行1个月,查体脾轻度肿大。血常规:HGB120g/L,WBC10×109/L,PLT1200×109/L。血片见血小板聚集成堆,NAP(+),出血时间延长。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生为主。诊断可能是()
A.急性白血病
B.慢粒白血病
C.淋巴瘤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3、多项选择题 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原因包括()
A.细胞毒类药物、化学毒物等
B.非免疫性因素
C.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
D.异常免疫和感染
E.先天性造血干粒细胞缺陷
24、多项选择题 红细胞内缺铁的诊断包括()
A.转铁蛋白饱和度>15%
B.FEP/Hb>4.5ug/gHb
C.血红蛋白正常
D.转铁蛋白饱和度<15%
E.血红蛋白异常
2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21岁。因无原因经常鼻出血入院。查体: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12.0×10<sup>9</sup>/L,血小板1200×10<sup>9</sup>/L,血小板凝集试验异常,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骨髓穿刺示:增生性骨髓象。
对该患者可采用的方法治疗是()
A.干扰素治疗
B.放射性核素磷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骨髓移植
E.抗病毒治疗
26、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28岁,发热、皮肤紫绀2周,胸骨无压痛、双下肢瘀斑,淋巴结及肝、脾未及,血红蛋白53g/L,白细胞2.2×10<sup>9</sup>/L,分类中性0.24,淋巴0.75,嗜碱粒0.01,血小板2.2×10<sup>9</sup>/L,网织红0.001,胸片显示右下肺炎。
若上述诊断正确,治疗上应首选()
A.化疗
B.淋巴结照射
C.干扰素
D.造血干细胞移植
E.放疗
27、多项选择题 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相比,优点在于()
A.较多依赖AT
B.较少依赖AT
C.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
D.无需严格的血液学监护
E.引起出血较少
28、多项选择题 符合缺铁潜伏期的是()
A.MCV80fl
B.血清铁少于50μg/dl
C.血红蛋白降低
D.骨髓铁染色阴性
E.毛发干枯,反甲等
29、单项选择题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破坏属于()
A.骨折性骨骼破坏
B.坏死性骨骼破坏
C.溶骨性骨骼破坏
D.增生性骨骼破坏
E.感染性骨骼破坏
30、单项选择题 血小板以哪种为实体,通过纤维蛋白原相互连接而聚集()
A.GPⅢA
B.GPⅠB/ⅡA
C.GPⅡB/GPⅢA
D.GPⅠB/ⅢA
E.GPⅡ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