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地球科学》题库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名词解释 土壤发育的绝对年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土壤形成经历的真正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土壤形成经历的真正时间。
2、名词解释 杏仁体和晶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充填岩石空洞的矿物集合体。从空洞壁向中心层层沉淀,最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充填岩石空洞的矿物集合体。从空洞壁向中心层层沉淀,最后充满。<2cm的称杏仁体,>2cm称晶腺。
3、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昨天”与“今天”的分界线是()
A.0’经线
B.180’经线
C.日界线
D.赤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征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等于在地球大气外离太阳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征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等于在地球大气外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处,和太阳光线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
5、问答题 什么是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并说明其相互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地分级:根据土地的成生联系性及复杂程度对土地个体单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地分级:根据土地的成生联系性及复杂程度对土地个体单位的划分合并,区分出一些高低有别,复杂程度不同的具体土地单位。
土地分类:将同一等级的土地分级单位个体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归并的类群就是土地类型。
关系(区别):
6、单项选择题 南美洲土著居民是()
A.混血人种
B.因纽特人
C.白种人
D.印第安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洞穴堆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洞穴填充”。指在洞穴中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洞穴填充”。指在洞穴中各种不同的堆积物。包括碎屑堆积、化学沉积、有机充填以及混合充填。
8、问答题 科学的土地概念及其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关于科学的土地概念,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关于科学的土地概念,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具体来说,土地概念包括下列内容:
(1)土地具有—定的综合自然特征。这主要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相互作用所体现的整体性特征。
(2)土地是具有一定水平范围和垂直厚度的地段,其规模随土地等级的大小而不同,在空间上彼此存在—定的镶嵌组合关系,即地域结构关系。
(3)土地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受自然规律制约,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4)土地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除具有自然属性外,还具有—定的经济利用价值。因此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受到人类不同程度的利用和改造。
9、名词解释 粗骨土(skeleton soil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见于缺乏植被保护的山地,多系土壤侵蚀而形成的一类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见于缺乏植被保护的山地,多系土壤侵蚀而形成的一类非地带性土壤。
10、单项选择题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①美国②西欧③南亚④东亚⑤东南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名词解释 黑钙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布于大兴安岭的丘陵山麓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湿润草原或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布于大兴安岭的丘陵山麓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湿润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区;表土黑色,腐殖质层厚约30--40厘米,逐渐向下层过渡,并有腐殖质呈舌状向心土层延伸:心土层浅灰棕或黄棕色,碳酸盐呈斑块或结核状积聚;母质层较厚;质地轻至中壤土。呈微碱性。
12、问答题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简述其特点、成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度的大陆西岸,除亚洲、非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馀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因为欧洲西部常年盛行来自海洋的西风,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暖洋面吹来,降水颇多;而冬季常有温带锋面气旋影响。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湿润有雨,多冬雨,全年无干季。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该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因而适合发展乳畜业。该气候区内着名城市有巴黎、伦敦、墨尔本、温哥华和西雅图等。
13、问答题 防御干旱应采取哪些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14、单项选择题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论述岩层接触关系分析地壳运动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壳下沉引起沉积、上升导致剥蚀所遗留在岩层中的各种接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壳下沉引起沉积、上升导致剥蚀所遗留在岩层中的各种接触关系,是分析和阐明地壳运动的证据。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见下表)。
16、单项选择题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阿拉伯半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名词解释 天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
18、问答题 地球为什么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位置适中。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位置适中。如果地球距离太阳太近,则温度过高;反之,则温
度太低。(2)地球的自转周期较短,为23小时56分4秒。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3)地球有较大的质量,能吸引住大气。由于大气的存在,一方面,它能通过反射、散射、吸收等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另一方面,它能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这样,就使地面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19、名词解释 燃料矿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可燃性有机岩矿床。它是在过去地史时期的某一阶段,地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可燃性有机岩矿床。它是在过去地史时期的某一阶段,地球上极为发育的生物群死亡后,在适宜环境中堆积起来,经特定的物理、化学作用和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又称“化石燃料”,包括固态的煤和油页岩,液态的石油和气态的天然气。
20、单项选择题 澜沧江流出我国国境后,被称为()
A.红河
B.湄公河
C.湄南河
D.伊洛瓦底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热带森林动物群落的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种群丰富而优势不显。
(2)树栖种类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种群丰富而优势不显。
(2)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狭食种类多、广食种类少。
(3)变温动物繁多也是热带森林动物群落的一个特征。
(4)地球上的热带森林动物群落,虽然生态特征相似,但各洲都有自己特有的、代表性的动物。
22、单项选择题 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
B.适宜性
C.限制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尼泊尔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
D.印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论述变质作用因素及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导致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活泼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导致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1)温度——系指热力高温而言。其来源:一是主要由地球深部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产生的地热;二是岩浆侵入对其围岩产生的热能;三是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摩擦热,但对岩石变质影响较小。
温度作用:
a、在高温影响下,岩石质点重新排列,晶粒变粗,发生重结晶作用。
b、受高温影响,还促进原岩矿物成分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高温变质矿物。
(2)压力——有静压力和定向压力两种。
a、静压力——指的是岩石的荷重。愈往地壳深部,静压力愈大。其作用可以产生体积减小而比重增大的新矿物。
b、定向压力——是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致。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不仅可以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形,还可以使其中的柱状或片状矿物垂直压力方向定向排列,形成岩石中的片理构造。
(3)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是引起变质作用的化学因素。这是主要源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物质又渗入围岩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对围岩进行的变质作用。其结果导致岩石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上述三种因素在变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条件下,其中一种因素往往起到主导地位,而其他则处于从属位置。因此,在判定岩石的变质因素时,首先应明了主次关系。
归纳起来,岩石的变质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
A、岩石重结晶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B、一些矿物在一定压力下呈定向排列,产生片理构造。
因此,变质岩——是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重结晶岩石。
25、名词解释 穿插双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个相同的晶体按一定角度相互穿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个相同的晶体按一定角度相互穿插。
26、名词解释 古地磁极游移轨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个大陆中不同地质时代的磁极位置并不相同,其连线呈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个大陆中不同地质时代的磁极位置并不相同,其连线呈一条平滑曲线,称古地磁极游移轨迹。
27、名词解释 生物扰动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活动时扰动沉积物,使物理和化学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活动时扰动沉积物,使物理和化学作用成因的原生沉积构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变形而产生的生物成因构造。
28、填空题 厌氧消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的异常现象有(),()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产气量下降,上清液水质恶化,沼气气泡异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产气量下降,上清液水质恶化,沼气气泡异常
29、填空题 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裸子植物是()℃。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在()的环境中仍能生存。温泉中的蓝藻能在()的水域中生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49.3;46.4;50-60℃;85.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49.3;46.4;50-60℃;85.2℃
30、名词解释 土壤剖面(soil profil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土壤是由不同性质的土壤层叠合构成,由上而下,显示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土壤是由不同性质的土壤层叠合构成,由上而下,显示土层序列及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soil profile)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题库
点击进入《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