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生物学》题库
点击进入《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是DNA半保留复制理论的基础?()
A.20年代Levene提出的四核苷酸假说已经预示了这种复制方式
B.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双螺旋模型后,已经预测有这种复制方式
C.1953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标记的实验证实这一复制方式
D.1970年Temin发现逆转录现象,否定了这一复制方式
E.近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完全摒弃了这种复制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名词解释 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recomb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recombination):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
参与催化。
3、问答题 AMP的生成与分解分别是有何种酶催化?生成cAMP的底物是什么?cAMP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T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合成cAMP,由磷酸二酯酶分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TP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合成cAMP,由磷酸二酯酶分解cAMP生成5’-AMP
4、名词解释 叙述三种RNA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mRNA的结构特点:
①大多数真核mRN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mRNA的结构特点:
①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甘,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2也是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m7G5’ppp5’Nm。
②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结构,称为多聚A尾(polyA.。通常polyA长度从几十到几百个核苷酸不等,是由polyA转移酶加上去的。
mRNA的功能: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抄录并传送至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转运RNA的结构特点:
①tRNA的一级机构特点
1)分子量较小,一般由73~93个核苷酸组成
2)各种tRNA的3’端为CCA;5’端大多数为pG,少数为pC
3)含10~20%稀有碱基,如二氢尿嘧啶(DHU),假尿苷(ψ)等
②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
1)氨基酸臂
2)DHU环
3)反密码子环
4)TψC环
5)额外环
③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
t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
3.核糖体体RNA的结构特点:rRNA存在于核糖体中与蛋白质结合。构象不固定,受各种因子的影响,原核生物有23S、16S、5S三种rRNA,真核生物有28S、18S、5S,有的还含有
5.5SrRNA。
rRNA的功能: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物质合成的场所。
5、名词解释 结构基因structure gene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称为结构基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称为结构基因。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
A.尿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
D.鸟嘌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操纵子(oper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启动基因、终止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启动基因、终止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很多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染色体上,会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来操纵这些基因的表达。
8、名词解释 物理图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是指以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路标”,以碱基对(bp,kb,MB.作为基本测量单位(图距)的基因组图。
9、单项选择题 酸性乳饮料需用1M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
A、6.8-7.0
B、6.7-7.0
C、6.9-7.0
D、6.5-7.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什么叫基因表达?举例说明基因表达的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因表达:基因转录为RNA及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因表达:基因转录为RNA及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是指基因表达严格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以适应细胞或个体分化、发育各阶段的需要,故又称阶段特异性。如一个受精卵含有发育成一个成熟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个体发育分化的各个阶段,各种基因高度有序地表达,一般在胚胎时期基因开放的数量最多,随着分化发展?细胞中某些基因关闭、某些基因转向开放。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是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在某一特定生长发育阶段,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不同,从而导致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布于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故又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例如肝细胞中涉及编码鸟氨酸循环酶类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其中某些酶(如精氨酸酶)为肝脏所特有,这些酶蛋白的基因表达均呈细胞特异性。
11、填空题 PCR时,为了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需要分别做()、()和()三个对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试剂对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试剂对照
12、填空题 流式细胞仪用滤片减少荧光干扰,这些滤片分别是()、()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长通滤片;短通滤片;带通滤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长通滤片;短通滤片;带通滤片
13、单项选择题 测定一个蛋白质分子量时,哪一种方法不常用?()
A.超速离心
B.电泳
C.层析
D.X-光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多顺反子(polycistronic)mRN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可编码多条肽链的mRNA分子,即包含多个为RNA编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可编码多条肽链的mRNA分子,即包含多个为RNA编码或多肽链编码的序列。见于大多数原核生物。
15、问答题 简要回顾人类对基因的研究与认识过程并根据你的见解给基因下一个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866年意大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866年意大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基因的雏形名词)是一些独立的遗传单位。
(2)1902年萨顿和鲍维里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一次把遗传物质和染色体联系起来。
(3)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第一次提出“基因”概念。
(4)1926年摩尔根提出:“基因既是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结构单位,又是控制一个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行的是所谓“功能、交换、突变”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40年代起,人们开始注意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即开始研究基因如何控制性状的问题,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和“一个基因一条多肽链”,大大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50年代初人们开始意识到基因与蛋白质间似乎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但基因中信息怎样传递到蛋白质上这一基因功能的关键课题在60年代至70年代才得以解决。从此根据基因功能把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因。
70年代后,基因的概念随着多学科渗透和实验手段日新月异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有:基因具重叠性;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基因的游动性等。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指贮存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它是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16、单项选择题 ()指技术内容只有小的差异,编写上不完全相同,但必须是国际标准中可被接受的差异用“=”表示。
A、等同采用
B、等效采用
C、参照采用
D、全部采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的是()。
A.同源域蛋白结构
B.富含脯氨酸的结构
C.酸性α-螺旋结构
D.锌指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多项选择题 选择ELISA的标记酶,必须具备的特异性是()。
A、具有可与抗原、抗体结合的基团
B、标记抗原后,酶活性保持稳定
C、当酶标记原与抗体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激活或抑制
D、酶催化底物反应一生成的信号易于测定、重复性好
E、标记抗原后,不影响抗原的免疫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单项选择题 实验反应终止后一般在()波长下读数。
A、405nm
B、450nm
C、630nm
D、540n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多项选择题 对酶联免疫实验影响的因素有()。
A、温度
B、pH值
C、反应时间
D、终止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在体外非细胞系统蛋白合成体系中,含有SRP和SRP受体,不含有微粒体,则()。
A.多肽链根本不能合成
B.多肽链仅合成信号肽部分
C.多肽链完全合成,含信号肽部分
D.多肽链完全合成,不含信号肽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假设你从细菌B(非大肠杆菌)中分离到一个质粒,命名为pBX,大小约8kb,DNA序列未知。请你设计实验,克隆和鉴定该质粒的复制原点(replication origin,ori)。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pBX质粒经过适当酶切,克隆到一个克隆载体(E.c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pBX质粒经过适当酶切,克隆到一个克隆载体(E.coli的质粒,携带某抗生素R的抗性基因)中,转化E.coli建立一个该质粒的小文库,再电转化到细菌B中,涂含R的培养基平板,阳性克隆(可以在该质粒宿主B中复制)进行测序,可初步获得该质粒的ori序列,然后进一步精确定位(外切酶酶切逐步缩短,再转化验证)。——重组质粒转化法。
23、问答题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意义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要求纯度高,不变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要求纯度高,不变性;
提取活性的酶或蛋白质:必须保持天然活性状态;
作为药物或食品添加剂:纯度要求一般。
一般步骤:材料的选择—原料的预处理—蛋白质的提取—从抽提液中沉淀蛋白质—纯化—蛋白质的结晶。超二级结构:又称模体,是指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聚集和组合在一起,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其形成进一步降低了蛋白质分子的内能,使其更加稳定,它是蛋白质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时经过的一个新的结构层次。
24、单项选择题 对人体而言,ABO血型抗原是()。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共同抗原
D、自身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多项选择题 检测hCG灵敏度高,检测快速,广泛应用的方法是()。
A、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放射免疫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多项选择题 目前酶标记免疫分析法中主要使用的酶标记物有()。
A、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简称HRP
B、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otase,简称AP)
C、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简称GL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探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分子杂交中用来检测互补序列的带有标记的单链DNA或RNA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分子杂交中用来检测互补序列的带有标记的单链DNA或RNA片段。
28、名词解释 插入错误(inserperation erro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5-溴嘧啶以较低频率的烯醇式结构取代C,潜入DNA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5-溴嘧啶以较低频率的烯醇式结构取代C,潜入DNA与G配对,最终导致与GC/AT的转换的现象。
29、问答题 简述核糖体的活性中心的二位点模型及三位点模型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二位点模型A位:氨酰-tRNA进入并结合的部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二位点模型A位:氨酰-tRNA进入并结合的部位;P位:起始氨酰-tRNA或正在延伸的肽基-tRNA结合部位,也是无载的tRNA从核糖体上离开的部位。
(2)三位点模型大肠杆菌上的70S核糖体上除A位和P位外,还存在第三个结合tRNA的位点,称为E位,它特异地结合无负载的tRNA及无负载的tRNA最后从核糖体上离开的位点。
30、名词解释 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是一种利用表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是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波(SPW,SurfacePlasmaWavE.进行检测的技术,他具有无须标记、高速化、专一性、灵敏度高以及大量平行筛选等优点。表面等离子体(SP)是沿着金属和电介质间界面传播的电磁波形成的。当平行表面的偏振光以称之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入射在界面上,发生衰减全反射时,入射光被耦合入表面等离子体内,光能大量被吸收,在这个角度上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界面反射光显著减少。由于SPR对金属表面电介质的折射率非常敏感,不同电介质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不同。同种电介质,其附在金属表面的量不同,则SPR的响应强度不同。基于这种原理的生物传感器通常将一种具特异识别属性的分子即配体固定于金属膜表面,监控溶液中的被分析物与该配体的结合过程。在复合物形成或解离过程中,金属膜表面溶液的折射率发生变化,随即被SPR生物传感器检测出来等等
点击进入《★生物学》题库
点击进入《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