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幼儿教师资格》题库
点击进入《幼儿教师资格: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福禄贝尔认为,亲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须教育母亲。
2、问答题 简述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倾听能力的培养。
(2)口语表达能力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倾听能力的培养。
(2)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3、问答题 简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3)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问答题 简要叙述幼儿游戏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幼儿游戏的功能:
(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幼儿游戏的功能:
(1)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可以丰富并巩固幼儿知识,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2)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幼儿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得以发展社会性。
(3)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由于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没有压力、轻松、安全的情感下活动,容易获得成功,这就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这种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同情他人的需要等等。
(4)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幼儿游戏可以保障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的发展。
5、问答题 新时期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有哪些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6、单项选择题 特别适用于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
A.家长园地
B.问卷调查表
C.宣传板
D.联系手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手册是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情况的中介方式。
7、单项选择题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8、单项选择题 学前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学前教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对于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来说,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极为重要的。世界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加强了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召开多次国际会议,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9、单项选择题 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
B.1.5-3岁
C.3-4.5岁
D.4.5-6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1.5-2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10、单项选择题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幼儿当幼儿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幼儿看做幼儿,把幼儿看做教育的主体和教育最积极的因素。
11、问答题 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就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12、单项选择题 教师通过实物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教师通过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使得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
13、问答题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重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与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感到安全、自信、快乐;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14、单项选择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
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关、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15、单项选择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活动类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是()。
A.操作法
B.练习法
C.探索法
D.讨论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讨论法属于口语类教育活动方法。
16、单项选择题 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5-7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
17、单项选择题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18、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19、单项选择题 ()是指幼儿在游戏场地中人均所占的面积,其值越大,表明越宽敞,反之,则越拥挤。
A.时间密度
B.教室大小
C.可用面积
D.空间密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是空间密度的定义。
20、单项选择题 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
A.整体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1、问答题 幼儿的活动中如何克服幼儿的不良情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称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产生。
22、单项选择题 把0~8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
A.拍球
B.投掷
C.长跑
D.跳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长跑属于周期型的动作主要以不断循环、反复某些基本的动作技术为基础,如走步、跑步、爬行等动作。这类动作的结构较为简单,幼儿较容易学会和掌握,也比较容易形成自动化。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耐力比较差,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对于幼儿来说,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跑步。
24、问答题 试述注意的规律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注意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注意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等方面。它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用这些规律的教育意义。
(1) 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律: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 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如何引导幼儿 注意选择活动的目标,应该考虑到这些规律。
教育意义: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幼儿注意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改变。
(2) 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②活 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③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 的年龄差异。
教育意义: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内容多样。
(3) 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考虑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如果 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练,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那么,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好。另外更要注意,当要求幼儿注意 两件或更多的事情时,其中有一件或几件应该是幼儿已经掌握的或熟练的,是幼儿能力范围之内的,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事物,否则,幼儿的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② 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教育意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4) 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但随着年龄的 增长,幼儿注意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一般来说,幼儿在较短的时间片段中不能注意较多的事物。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 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根据注意广度的这些规律以及幼儿注意广度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组织活动时,应向幼儿提 出明确的任务,而且任务具体,不能同时提出的太多,以免影响幼儿对某一活动任务的注意范围;在教授幼儿知识或讲述某一事物时,所使用的教具或所出现的事物 一次呈现的不能太多;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考虑到注意对象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的活动一定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因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帮助他们把这 些注意的各个对象联系起来,并且由于幼儿能够理解注意的对象,从而扩大幼儿的注意范围。
教育意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同一段时间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
25、单项选择题 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26、问答题
大班与小班幼儿跨班互动近一个学期,幼儿彼此已经比较熟悉。春天的一个周末,教师邀请家长一同参加以大带小的远足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过程如下:
出发前,教师告诉大家今天要去社区附近的人民公园,请两个班的幼儿自愿结对,每个大班幼儿拉起一个小班幼儿的手,看哪对好朋友的小手拉得紧?
到公园体息一会儿后,教师组织大家玩游戏“钻山洞”。
首先,教师与家长搭山洞,请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钻山洞;然后,组织大班幼儿搭山洞,请小班幼儿钻山洞。教师不断提醒幼儿钻的动作要领。
自由活动时,好朋友拉好小手与他们的家长一道欣赏周围春天美景。在家长协助下,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远足活动的见闻。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活动中,运用的家园合作方法属于哪一类?
2.家长参加这次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3.活动主要体现的两个幼儿园教育原则是什么?
4.活动主要渗透的两个教育领域是什么?
5.请在上述活动基础上设计两个延伸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上述家园合作方式是活动法。活动法指幼儿家长与托幼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上述家园合作方式是活动法。活动法指幼儿家长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与管理的一种方法,依据参与目的可分为观摩、庆祝、服务、管理。本材料是庆祝性质。
2.有利于家园工作的深入,家园相互了解加深,合作加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同步化。
3.体现了两个原则:(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原则。
4.社会、健康、艺术等。
5.提示:能在上述活动基础上设计活动,而且合理、有操作性。
27、问答题 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教具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内容,不必过于新奇。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应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
(3)注意教学的方法,控制教学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控制好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妥善地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教师既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也要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幼儿注意的偶发事件。
28、问答题 简述教师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看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看电视、观木偶戏、开展科学小实验、进行教学活动等形式,拓宽幼儿的生活面。
(2)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教师可定期组织幼儿外出参观、郊游、野餐,邀请社区有关人士来幼儿园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加深幼儿对附近环境的认识和对周围生活的印象。
(3)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教师可鼓励家长,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带领孩子外出活动,走一走,看一看,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生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9、单项选择题 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30、单项选择题 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点击进入《★幼儿教师资格》题库
点击进入《幼儿教师资格: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