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4 06:47:14
1、单项选择题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内容上要()
A.凸显生活性
B.实践道德生活
C.取材于现实生活
D.通过实际的生活
2、单项选择题 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3、单项选择题 ()曾经指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A.马克思
B.亚里士多德
C.恩格斯
D.皮亚杰
4、名词解释 品德意志
5、单项选择题 根据柯尔怕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1)的儿童是()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6、单项选择题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
B.政治教育部门
C.道德教育部门
D.法制教育
7、单项选择题 在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长委员会
B、学校
C、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
8、单项选择题 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A.文化功能
B.自然性功能
C.个体发展功能
D.个体享用性功能
9、单项选择题 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目的上是()
A.凸显生活性
B.实践道德生活
C.取材于现实生活
D.通过实际的生活
10、填空题 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法就是在提高儿童()的同时,进行()。
11、单项选择题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
A.发扬传统美德
B.传授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
C.提倡良好社会风气
D.打破封建观念
12、名词解释 品德情感
13、单项选择题 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自然性功能
14、单项选择题 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自然性功能
15、单项选择题 德育过程依据的是()
A.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与技能技巧的掌握规律
D.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16、单项选择题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作为人格的象征、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部分的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17、单项选择题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自然性功能
18、单项选择题 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19、单项选择题 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20、名词解释 自律
21、多项选择题 “系统电压是由系统的潮流分布决定的”。这句话表明系统电压主要取决于()。
A.系统有功平衡
B.系统无功平衡
C.网络结构
D.励磁系统参数
22、问答题 古代学校的德育内容有哪些主要特点?
23、名词解释 品德认识
24、单项选择题 指导学生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并通过反复的筋肉活动和身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这是()
A.德育过程的目标
B.智育过程的目标
C.体育过程的目标
D.美育过程的目标
25、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德育评价的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主观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6、填空题 德性或品德表现于()。
27、单项选择题 我国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28、单项选择题 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29、单项选择题 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属于()
A.认识性质的矛盾
B.能力性质的矛盾
C.思想性质的矛盾
D.情感性质的矛盾
30、单项选择题 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反映的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