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农学》题库
点击进入《农学:肥料知识》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问答题 能使作物发病的病原物主要有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有以下五种: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有以下五种: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1)、真菌:它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具有细胞壁,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真菌种类多,分布广,是蔬菜重要的病原物类群,在农业生产许多病害如灰霉病、霜霉病、叶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性病、锈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2)、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固定细胞核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细菌种类很多,但能引起蔬菜发生病害的远不如真菌。尽管如此,在蔬菜生产上也要重视的,如甜瓜细菌性叶枯病、青枯病、角斑病、溃疡病等、。
(3)、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其基本组成是蛋白壳包着核酸的过滤性生物。几乎所有蔬菜都有病毒病发生。如番茄蕨叶、条斑、花叶病毒病,瓜类花叶病毒病,叶菜类病毒病等。
(4)、线虫:线虫是一种原形动物,又叫蠕虫。在蔬菜中的茄科、豆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都有线虫的危害。造成根部发病,使蔬菜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片萎垂等症状。
(5)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种没有叶绿素,不能独立自营生活的高等植物。危害蔬菜的主要有菟丝子和列当两个科的一些寄生性植物。
2、问答题 生物有机肥与农家肥有什么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家肥是指农民自行将粪便、厩肥或农作物秸秆等堆制而成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家肥是指农民自行将粪便、厩肥或农作物秸秆等堆制而成的有机肥料。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是有益微生物差异。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其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生长;农家肥微生物含量较少,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共存;
二是肥效差异。微生物肥料发酵时间短,腐熟彻底,养分损失少,肥效相对较快;农家肥露天长期堆制,养分特别是氮素养分损失较多;
三是安全性差异。微生物肥料经过有益微生物作用,基本消灭了畜禽粪便中对作物有害的虫卵和病原菌;农家肥自然发酵,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内含对作物生长和人体有害的病原菌和害虫;
另外,微生物肥料经过发酵,充分腐熟后施入土壤,不会造成作物烧根、烧苗;而农家肥腐熟不彻底,用量稍大就会出现烧根、烧苗,导致减产。
3、问答题 怎样经济合理的施用磷酸二氢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因其价格贵,多用于根外追肥和浸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因其价格贵,多用于根外追肥和浸种。喷施浓度0.1—0.3%,在作物生殖生长期开始时使用;浸种浓度为0.2%。
4、问答题 如何鉴别复混肥的优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看:优质复混肥颗粒一致,无大硬块,粉末较少。可见红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看:优质复混肥颗粒一致,无大硬块,粉末较少。可见红色细小钾肥颗粒,或白色尿素颗粒。含氮量较高的复混肥,存放一段时间肥粒表面可见许多附着的白色微细晶体;劣质复混肥没有这些现象。
二搓:用手搓揉复混肥,手上留有一层灰白粉末,并有粘着感的为优质复混肥。破其颗粒,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是优质的。劣质复混肥多为灰黑色粉末,无粘着感,颗粒内无白色结晶。
三烧:取少许复混肥置于铁皮上放在明火中灼烧,有氨臭味说明含氮,出现紫色火焰表示含钾。氨味愈浓,紫色火焰越长的是优质复混肥。反之,为劣质品。
四溶:优质复混肥在水中会溶解,即使有少量沉淀,也较细小。劣质复混肥粗糙而坚硬,难溶于水。
五闻:复混肥料一般来说无异味(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如果具有异味,说明含有碳铵或有毒物质三氯乙醛(酸)等。
5、问答题 化肥与农家肥配施应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底施;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期前7天左右施入。
(2)施用方法。农家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耕层,或结合起垄扣入垄底。与农家肥搭配的氮素化肥,30%作底肥,7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3)施用数量。化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其用量可根据作物和土壤肥力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在瘠薄的地上种玉米,每亩可施农家肥4立方米、尿素24公斤、磷肥13公斤,或施15-15-15的复合肥13公斤。中等肥力的土壤可施农家肥3立方米、尿素20公斤,或施15-15-15的复合肥12公斤。高肥力土壤可施农家肥2.5立方米、尿素15公斤。尿素在追肥时使用效果更佳。复合肥以底肥为佳。
6、问答题 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空气,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空气,经过根瘤菌的固定作用进入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
7、问答题 如何提高作物施肥效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要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适当多施氮肥,促进作物的营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要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适当多施氮肥,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光照条件差的地方,要少施氮肥,严防作物贪青晚熟。
(2)要在光照强时,深施肥料,防止光解、挥发,要多施磷、钾肥,提高水分利用率。
(3)要随着作物叶面积系数的增加,适当增施叶面肥,但应于早晨和下午4时后施用,以减少损失。
(4)在多雨季节不应过量施用氮肥,一防作物疯长,二防肥料流失,三防污染水源。
(5)在干旱少雨时,应适量增施磷、钾肥,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抗旱能力,增施磷肥可以提高对水分的利用率,并能发挥以磷增氮的作用。
(6)在操作方法上应注意,土壤含水最较高时,宜重肥轻施,即肥料浓度较高,但用量宜少,且要与作物植株保持一定距离。天气干旱时,宜轻肥重施,或者说肥少水多,增加浇水次数。
8、问答题 微生物肥料有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生长的新型高科技产品;它可以起到化肥的效果,也可以发挥化肥起不到的环保、长效、活土的作用;可分解残留农药、硝酸盐、农用化学品,改善土壤环境,净化和修复土壤,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分解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胞外多糖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稳定,破除板结,改良物理性状,培肥地力,使瘦田变沃土,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微生物肥料能源源不断地释放被土壤固化的营养元素供给植物生长需要;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病源生物逐渐消亡,丰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并以菌治菌,清除土壤毒素,减轻并消除土传病虫害和连作障碍,使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功能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
分解有机质: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分解矿物质:例如磷细菌分解矿石中的磷,钾细菌分解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固定氮素: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9、问答题 如何鉴别过磷酸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合格品Ⅱ)。一部分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加热时不稳定,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
10、问答题 锰肥有那些种类?怎样施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锰肥品种有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锰肥品种有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土施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每公斤种子4-8g。
11、问答题 如何合理施用过磷酸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过磷酸钙适合各种作物和中性土壤,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过磷酸钙适合各种作物和中性土壤,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但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可掺2—5倍干细腐熟的有机肥拌匀后与浸湿的种子拌匀。作基肥和追肥时要集中将其施于作物根系密集处;也可将用量的2/3作基肥深施,1/3作面肥或追肥施用;施用时要与有机肥料混用或与石灰配合施用。
根外追肥时一般小麦、水稻、大麦等单子叶作物用1—2%的浓度,棉花、油菜、果蔬可用0.5—1%的浓度喷施;喷前先将过磷酸钙加水充分搅拌并泡置过夜,取上部清液施用。
12、问答题 如何区分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快速区分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有两种方法:
一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快速区分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有两种方法:
一是肉眼鉴别:微生物肥料发酵腐熟充分,外观呈褐色或黑褐色,色泽比较单一;而其它有机肥因生产操作不同,产品颜色各异,如精制有机肥为粪便原色,农家肥露天堆制,颜色变化较大。
二是水浸闻味:将不同的有机肥分别放在盛有水的杯子内,精制有机肥和农家肥因为经发酵或发酵不彻底,散发出较浓的臭味,而微生物肥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13、问答题 植物病害三角关系的内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3个基本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3个基本要素,病原和感病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的,这3个要素的关系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也对植物病害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呈现一种平衡、共存的状态,植物和病原物也是这样。不少病害发生是由于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如耕作制度改变、作物品种的更换、栽培措施变化、没有严格检疫情况下境内外大量调种而造成人为引进危险性病原物等等。在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重要的,因而有人提出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即除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外,再增加人的因素。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中病原与植物是一对矛盾,其他因素都是影响矛盾的外界条件,人的因素只是外界环境条件中比较突出的因子而己。从这一观点出发,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还是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
防治植物病害必须重视环境条件的治理,使其有利于植物抗病性提高,而不利于病原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
14、问答题 钙镁磷肥怎样施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但最宜作基肥。
作基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但最宜作基肥。
作基肥每亩50—75公斤结合耕地撒施;作追肥应施于作物根际,越早越好;作种肥可施于播种沟或穴内,也可蘸秧根、作种子催芽肥或秧面肥。
15、问答题 土壤有机养分是怎么形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中有机养分是指土壤来自动植物的所有有机物质。外观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中有机养分是指土壤来自动植物的所有有机物质。外观上可分为基本上保持动植物残体原有状态的有机物,被分解而原始残体状态已辩认不出的腐烂物,以及微生物作用下合成的、往往和土壤有机胶体及微生物复合在一起的腐殖质有机胶体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动植物残体分解转化的不同阶段,但其主要成分均是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类木质素。
在自然条件下,树木、草类和其它植物的植被、落叶和根部,每年提供大量的有机残体;农田的大量植物残体仍留在土壤中,这些物质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转化成各种营养养分,贮藏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由于微生物的活动而不断分解,分解的速度要比岩石矿物风化快得多,所以很不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养分的供应。
16、问答题 蔬菜苗期乙烯气体中毒都有哪些症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叶边开始逐渐失绿黄化,发展后变白干枯、皱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叶边开始逐渐失绿黄化,发展后变白干枯、皱缩。
原因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脂或正丁脂作为增塑剂的塑料薄摸,在高温下易挥发出乙烯、丙烷等有毒气体,引起发病。注意加强通风。
17、问答题 化肥、农药、激素混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混合后,能保持原有的理化性状,其肥效、药效、激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混合后,能保持原有的理化性状,其肥效、药效、激素均得以发挥;
第二、混合物之间不发生酸碱中和、沉淀、水解、盐析等化学反应;
第三、混合物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第四、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药效时间、施用部位及使用对象都较一致,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功效。
第五、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在证明无不良影响时才能混用。
18、问答题 如何根据农作物特点及土壤性质选购化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氮肥:水稻宜选用铵态氮化肥,尤以氯化铵、尿素效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氮肥:水稻宜选用铵态氮化肥,尤以氯化铵、尿素效果较好。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施用铵态氮化肥(如碳铵、硫铵、氯铵、尿素)或硝态氮化肥(如硝酸铵)同样有效。马铃薯、甘薯也宜用铵态氮化肥。硝酸铵能改善烟草的品质,其中的铵态氮能有助烟草的燃烧性。而含氯的化肥(如氯化铵)却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应避免使用。酸性土壤,宜选用化学碱性或生理碱性氮素化肥。在盐碱土地区,不宜选购施用含氯离子较多的氯化铵。碱性土壤中,铵态氮化肥虽然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但要注意防止铵态氮的分解挥发。
(2)磷肥:豆科作物(大豆、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纤维作物(棉花)、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以及瓜类、果树需磷较多,增施磷肥有较好的肥效。在磷肥用量较多的地块,无须连年施用磷肥.以免浪费。
(3)钾肥:烟草、马铃薯、甘薯、甜菜、西瓜、果树等需钾量均较大,但这些喜钾作物都忌氯,不宜施用氯化钾。氯化钾也不宜在盐碱地上长期施用,在非忌氯作物上可做基肥、追肥,但不宜做种肥。而硫酸钾适用于各种土壤、作物,可用做基肥、种肥、追肥及根外追肥。
(4)硫肥和钠肥:马铃著、大豆、花生、油莱也是喜硫作物,使用普钙的效果好于"重钙"。因为"重钙"中不含硫酸钙。甜莱是喜钠作物,硝酸钠是甜莱的好肥料。氯化铵忌氯作物禁用,但适用于棉、麻等作物,因氯能增加纤维的韧性及拉力。
19、问答题 草木灰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作基肥和追肥,最适宜作育苗床的盖种肥。作基肥时每亩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作基肥和追肥,最适宜作育苗床的盖种肥。作基肥时每亩50—75公斤与湿细土拌匀撒后耕地;作追肥时每亩50公斤左右拌少量湿土或洒少许水后集中沟施或穴施;根外追肥用1%草木灰浸出液喷洒叶面。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人粪尿和过磷酸钙混用;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贮存中应单攒单放。
20、问答题 钼肥有那些种类?怎样施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钼肥:品种有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钼肥:品种有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土施每亩50-150g,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每公斤种子2-5g。
21、问答题 怎样解决连作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双高农药、火焰消毒、高温焖晒等老技术解决老菜田问题的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双高农药、火焰消毒、高温焖晒等老技术解决老菜田问题的结果是:把土壤中所有的生物统统杀死,短时间解决土传病害和土壤虫害问题,忽视了持续生产和生态平衡,最初出现物理性和化学性的连作障碍,继而有害微生物在土壤中占据主导地位,各种连作障碍相继出现。属于掠夺式的经营,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杀鸡取蛋。
化学合成的物质无法完全解决目前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土壤调理剂、普通有机肥料只能解决由物理性和部分化学性引起的连作障碍,并且普通有机肥料能加重由生物引起的连作障碍。对土壤中现存的化学残留和有毒物质不起作用。连作障碍的技术难题;必须用生物技术来解决。
利用生物菌的分解活性来解决土壤中的化学残留和有毒物质,并促使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向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建立,是目前世界公认最有效的,也是目前能完全解决连作障碍问题的唯一解决途径。
22、问答题 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掌握还田的时期和方法。水田秸秆还田时间越早越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掌握还田的时期和方法。水田秸秆还田时间越早越好;旱地在播前15―45天还田为宜;林、桑、果园可利用冬闲季节在株行间铺草或翻埋。
(2)还田数量。一般稻草、麦秸每亩用量150-200公斤;玉米、高梁等秸秆可全部还田;桑、果园、茶园等可适当增加还田量。
(3)加强土壤水分管理。秸杆还田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4)配合施用其它肥料。秸秆还田的同时应加入适量的氮肥或腐熟的人粪尿等;玉米秸秆还田每亩应施碳铵15公斤。
(5)避免有病秸秆还田。带有水稻白叶枯病、小麦霉病和根腐病、玉米黑穗病、油菜菌核病等的秸秆,均不宜直接还田。
23、问答题 钼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钼时作物有哪些症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缺钼则硝酸不能还原,呈现出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缺钼则硝酸不能还原,呈现出缺氮病症。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特别需要钼,因为氮素固定是在固氮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而固氮酶是由铁蛋白和铁钼蛋白组成的。
缺钼时叶较小,叶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且叶边缘焦枯,向内卷曲。十字花科植物缺钼时叶片卷曲畸形,老叶变厚且枯焦。禾谷类作物缺钼则籽粒皱缩或不能形成籽粒。
24、问答题 重茬病(连作障碍)的基本成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茬病有物理性的、化学行的和生物性的。土壤板结、通透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茬病有物理性的、化学行的和生物性的。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是物理的,化学残留及缺素是化学的,病菌积累和自身分泌的有毒物质是生物的。
无论是化学残留的,还是作物自身分泌的有毒物质,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在土壤中相当稳定,影响有效营养物质的活性,并且阻碍有益微生物种群的建立,进而加重作物重茬病的程度。
重茬病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是受营养水平与内源激素的调节并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的复杂过程。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减少而引起的化学残留积累、病菌积累、作物自毒积累和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所致。化学残留主要是除草剂,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的残留。
任何生物都分泌对自身有毒的物质,长时间重茬种植,其本身分泌的大分子有毒物质,不易被雨水淋洗,更不易与化学物质引起反应,经年累作,分子越聚越大,其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不一定就是土壤中缺少这些元素。而是由于长期施用高浓度的N、P、K三元复肥,忽视了生物肥的使用和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使这些元素供应不足,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投化肥量愈大、产量愈高的,程度愈重。如:磷与铵态氮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磷过量,促使植株大量吸收铵态氮,阻碍锌、镁、铁等离子的吸收,而缺锌,无法合成生长素,生长受阻;缺镁、铁,叶绿素形成受阻。土壤中氯化物增多,一方面加重盐害,一方面与硫拮抗,阻碍硫的吸收与运输,而缺硫,无法合成蛋白质。可以重复利用的中微量元素一旦吸收量小,不能满足其新生组织的生长需要时,老叶中的养份就向新叶输送。
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加剧了这种进程。
25、问答题 钙肥有那些种类?怎样施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含钙的肥料有石灰、石膏、硝酸钙、石灰氮、过磷酸钙等。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含钙的肥料有石灰、石膏、硝酸钙、石灰氮、过磷酸钙等。石灰是酸性土壤上常用的含钙肥料,在土壤PH5.0-6.0时,石灰每公顷适宜用量为粘土地1100-1800公斤,壤土地700-1100公斤,砂土地400-800公斤;土壤酸性大可适当多施,酸性小可适当少施.石膏是碱性土常用的含钙肥料,石膏每公顷用量1500公斤或含磷石膏2000公斤左右。硝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可用于叶面喷施,浓度因肥料作物而异,在果树、蔬菜上硝酸钙喷施浓度为0.5%-1.0%。
26、问答题 国家对微生物肥料是怎么规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必须经农业部指定单位检验和正规田间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必须经农业部指定单位检验和正规田间试验,充分证明其效益、无毒、无害后由农业部批准登记,而且先发给临时登记证;经3年实际应用检验可靠后再发给正式登记证。正式登记证有效期5年。
没有获得国家登记证的微生物肥料不能大面积推广;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大肥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而且应该有40%的富余。
存放时间超过有效期的不宜使用: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微生物肥料有效菌成活时间都不是太长,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微生物肥料对效果有影响。
微生物肥料要在阴凉处存放,避免阳光直晒杀菌,避免雨水浸淋;避免与农药直接接触使用,严禁与杀菌剂混合使用。
27、问答题 怎样区分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肉眼鉴别。生物有机肥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发酵腐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肉眼鉴别。生物有机肥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发酵腐熟充分,外观呈褐色或黑褐色,色泽比较单一;而其他有机肥因生产操作不同,产品颜色各异,如精制有机肥为粪便原色,农家肥露天堆制,颜色变化较大。
(2)水浸闻味。将不同的有机肥分别放在盛有水的杯子内,精制有机肥和农家肥因为经发酵或发酵不彻底,散发出较浓的臭味,而生物有机肥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28、问答题 微生物肥料所含的菌种类型是不是越多越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肥料是大力发展的肥料品种,但不可能解决生产中的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肥料是大力发展的肥料品种,但不可能解决生产中的全部问题。请牢记一点:任何产品都不是万能的!因此微生物肥料所含的菌种类型并不是越多越好。即使是真的加入很多种菌种,无非就是想打造万能产品,而恰恰是万万不能的。一种产品中加入几十种微生物还有一个繁殖速度快慢、抗逆性能差异、争夺空间的问题;繁殖量少的菌种如何在土壤中起作用?生产企业随便花钱去买一个菌种就去生产产品也同样是不可取的。
29、问答题 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钾时作物有哪些症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理功能:
①酶的活化剂。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理功能:
①酶的活化剂。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酰CoA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以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②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糖的合成也有关,并能促进糖类向贮藏器官运输。
③钾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如对气孔的开放有着直接的作用。
缺钾病症:
①抗性下降。缺钾时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
②叶色变黄叶缘焦枯。缺钾叶片失水,蛋白质、叶绿素被破坏,叶色变黄而逐渐坏死;缺钾有时也会出现叶缘焦枯,生长缓慢的现象,但由于叶中部生长仍较快,所以整个叶子会形成杯状弯曲,或发生皱缩。
③老叶先表现病症。钾也是易移动而可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病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
30、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有机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有机肥上接种有益微生物而成的肥料。兼具精制有机肥和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有机肥上接种有益微生物而成的肥料。兼具精制有机肥和生物肥的特点。
点击进入《★农学》题库
点击进入《农学:肥料知识》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