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考试资料下载,在线测试
1、单项选择题 控制红细胞Rh基因在哪一对染色体上
A.第一对染色体
B.第六对染色体
C.第九对染色体
D.第十一对染色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控制红细胞Rh基因在第一对染色体上。
2、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红细胞血型哪项是错误的
A.A型红细胞含A抗原
B.B型血清中有抗A
C.AB型血清中没有抗A、抗B
D.O型红细胞上无任何抗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红细胞ABO血型特性:凡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者为A型;有B抗原者为B型;A和B抗原都没有者为O型;A和B抗原均有者为AB型;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少相应的抗原。因此,O型红细胞上并不是没有任何抗原。
3、单项选择题 构成红细胞A型主要两种亚型是
A.A1和A3
B.A1和A2
C.Ax和Am
D.Aint和A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红细胞A型有两种主要的亚型A1和A2。在直接凝集反应中,两种红细胞均于抗A试剂发生强凝集反应。A1和A2间血清学区别,是根据与抗A1试剂反应结果确定。在通常情况下,抗A1试剂可与A1型红细胞发生凝集,而不与A2型红细胞凝集。大约80%A型或AB型红细胞与抗A1发生凝集,因此可判定为A1或A1B型,其余20%红细胞与抗A发生凝集,而不与抗A1凝集,则可判定为A2或A2B型。目前认为倘若A1基因与A2基因共同遗传时,人体的表现型为A1,A2基因则被A1基因所掩盖。当A2基因与B或O基因配对时,则人体的表现型则为A2B或A2型。在常规输血前试验中,除非A2或A2B型人的血清含有抗A1抗体,病人与供血者间的A1或A2型不需加以区别。在37°C有反应的抗A1应该考虑其具有临床意义,因其能导致红细胞与血清试验间的ABO血型鉴定困难,以及导致交叉配合试验的不合。
4、单项选择题 抗体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可归纳
A.天然抗体
B.免疫抗体
C.自身抗体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抗体是机体对外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即免疫球蛋白(Ig)。若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大致可分为天然抗体,免疫抗体和自身抗体。
5、单项选择题 能够导致红细胞表面抗原减弱或缺少的原因有
A.红细胞A或B抗原的亚型
B.疾病状态(如白血病)
C.过量的血型特异性可溶性物质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能够导致红细胞表面抗原减弱或缺少的原因有:(1)红细胞A或B抗原的亚型,倘若当A、B及AB型红细胞与试剂抗血清作试验时,预期发生的反应皆为4+的强阳性反应。ABO血型的正定型凝集反应减弱,可指示A或B亚型人体的血液。(2)某些疾病状态导致红细胞表面A或B抗原的减弱,可由遗传所致,也可后天获得。例如A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可转变为A2或A3亚型,在疾病缓解期又恢复至原来A型的反应状态。另外,抗原性的减弱,也可发生于B抗原、H抗原以及其他血型系统抗原。(3)过量血型特异性可溶性物质:在少数患有卵巢囊肿、胃癌或胰腺癌、或肠道阻塞的病人中,血清中的ABH物质浓度极高,以致抑制抗A或抗B试剂的作用,造成假性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减弱。这种情况不是由于病人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减弱,而是其血清中含有过量血型特异性可溶性物质中和试剂抗血清所致。
6、单项选择题
A2B红细胞抗原性较弱,容易误定为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红细胞ABO抗原的血型或变异性很多,在A抗原中主要为A1和A2,其他A亚型不多见。而B亚型一般比A亚型更少。A2红细胞抗原性较弱,A2B型容易误定为B型。
7、单项选择题 紧急情况下又无标准血清,现知自己为A型,将自己的红细胞+受检血清以及自己的血清+受检者的红细胞均有凝集,受检者血型应为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ABO血型鉴定中凡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者为A型;有B抗原者为B型;A和B抗原都没有者为O型;A和B抗原均有者为AB型。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少相应的抗原。现知自己为A型(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将自己的红细胞+受检血清以及自己的血清+受检者的红细胞均有凝集,受检者血型应为B型。
8、单项选择题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单位是四条肽链的对称性结构,即
A.一条重链和三条轻链
B.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
C.四条重链
D.四条轻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单位是四条肽链的对称性结构,即二条相同的重链和二条相同的轻链。轻链有κ和λ二型。两条相同的重链借二硫键相互连接,两条相同的轻链分别借二硫键连接在重链的N端的两侧。
9、单项选择题 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大量制备
B.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多个抗原决定簇
C.单克隆抗体对PH改变较为敏感
D.单克隆抗体具有均一性和单一性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单克隆抗体是通过杂交瘤技术而产生的抗体(McAb)。其特点是可以在体外大量制备,具有均一性和单一性的特点。在血型鉴定方面,由于McAb特异性高,又只能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往往不引起细胞凝集,且对PH改变较为敏感,故McAb完全替代血清抗体还为时过早。
10、单项选择题 抗A1血清与待检A型细胞发现凝集者,则最有可能的是
A.A1
B.A2
C.A3
D.A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红细胞ABO抗原的血型或变异性很多,在A抗原中主要为A1和A2,其他A亚型不多见。而B亚型一般比A亚型更少。抗A1血清与待检A型细胞发现凝集者,则最有可能的是A2型。
11、单项选择题 Fisher-Race提出的CDE命令法认为红细胞Rh基因是几个基因的复合物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Fisher-Race提出的CDE命令法认为Rh基因是3个基因的复合物,每条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位点相互连锁;每个基因决定1个抗原;基因和基因产物使用相同的名称。
12、单项选择题
用下列哪一种试剂可正确区分红细胞上真正B抗原与获得性B样抗原
A.抗A1
B.抗A1B
C.抗B
D.改良BS-1植凝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应用改良BS-1植凝素能把红细胞上的真正B抗原与获得性B样抗原相区别。这种改良BS-1植凝素不能凝集获得性B样抗原,只能凝集真正的B抗原。
13、单项选择题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下列何种试验可阳性
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B.酸溶血试验
C.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D.糖水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可阳性。
1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关于红细胞I和i抗原说法是错误
A.几乎所有健康成人的红细胞都是I决定簇和少量的i决定簇
B.脐血红细胞同抗I反应强而同抗i反映很强弱,
C.少数成人红细胞上I抗原强度处于成人与脐血红细胞间,称为Iint
D.在白血病患者,I抗原可被抑制,缓解时又可转为I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几乎所有健康成人的红细胞都是I决定簇少量的i决定簇,故I和i不能以等位基因决定。脐血红细胞同抗I反应弱而同抗i反映很强。当达18个月时,红细胞同抗I反应逐渐增强,而同抗i反应逐渐变弱。这种表型(强I,弱i)在健康成人保持到老年。而少数成人红细胞上I抗原强度处于成人与脐血红细胞间,称为Iint。
1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种免疫球蛋白应用二巯基乙醇(2-ME)处理后可失去凝集活性。
A.IgG
B.IgA
C.IgM
D.Ig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早期阶段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其含量0.8-1.8g/L。IgM有二个亚类,即IgM1和IgM2。IgM以二巯基乙醇(2-ME)处理,失去凝集活性,在检测抗体时,可用此法与IgG及其它免疫球蛋白相区别。
16、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疾病患者的红细胞对抗i的凝集力增强
A.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以上均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所有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一些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型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对抗i的凝集力增加。另外,在白血病患者中,I抗原可被抑制;缓解时又可转为阳性。
17、单项选择题 输血后紫癜或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血清患者中可检出
A.抗PLA1的抗体
B.HLA抗体
C.血小板自身抗体
D.红细胞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输血后紫癜或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一般病程2-6周,且多见于有输血或有妊娠史的女性。大部分患者的血小板PLA1抗原阴性,血清中可检出抗PLA1的抗体。为了预防此类现象发生,再输注血小板前,应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小板供体。
18、单项选择题 人体的白细胞上有几类抗原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人体的白细胞上有三类抗原:一为红细胞血型抗原;二为白细胞自身特有抗原;三为与其它组织共有的,也是最强的同种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简称HLA)。
1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Lewis血型系特点
A.红细胞是吸附血浆中的Lewis物质而获得Lewis表型
B.红细胞的Lewis表型受分泌状态的影响
C.非分泌型则红细胞表型为Le(a-b+)
D.ABH和Le均是同一前身物的产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红细胞Lewis血型系特点:这是一个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唾液和血浆中的血型系统,红细胞吸附血浆中的Lewis物质而获得Lewis表型;红细胞的Lewis表型受分泌状态的影响,倘若Lewis基因同分泌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一个人遗传Lewis基因,而且为非分泌型(sese),则红细胞表型为Le(a+b-),分泌型(Sese或SeSe),则表型Le(a-b+);ABH和Le均为同一前身物的产物,Lewis表型可受ABO表型的修饰,即A1可干扰Lea和Leb表达。
20、单项选择题 用标准红细胞鉴定血型为“B”型时应符合下列哪一条
A.A管不凝集,B管凝集,O管不凝集
B.A管凝集,B管不凝集,O管不凝集
C.A管凝集,B管凝集,O管不凝集
D.A管不凝集,B管不凝集,O管凝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在ABO血型鉴定中凡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者为A型;有B抗原者为B型;A和B抗原都没有者为O型;A和B抗原均有者为AB型。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少相应的抗原。反定型用标准红细胞鉴定血型时,A管凝集、B管不凝集、O管不凝集为“B”型。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孟买型(Bombay)型
A.其红细胞不与抗A抗B血清凝集
B.而血清中却有抗A、抗B
C.红细胞不与抗H血清凝集
D.血清无抗H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红细胞ABO血型系至少由3组基因所控制,即H和h,A1、A2B和O,以及Se和se,在没有H基因时(定名为hh)不存在A和B抗原的前身物-H抗原物质,形成Oh型(孟买型),在这种情况尽管ABO基因存在,A或B抗原将不会形成。其红细胞不与抗A抗B血清凝集及不与抗H血清凝集,而血清中却有抗A、抗B、抗H。
22、单项选择题 反定型的主要在于
A.发现新的血型
B.正定型补充
C.对血型判断无意义
D.鉴别亚型或血型抗原凝集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在红细胞ABO血型鉴定时,反定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别亚型或血型抗原凝集力。
23、单项选择题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用已知抗体型特异性试剂血清检测红细胞抗原称为正定型。
B.用已知血型的ABO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反向定型。
C.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试验温度应控制在20-24°C。
D.在行反向定型时,只须做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检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常规的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型特异性试剂血清检测红细胞抗原)和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ABO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O型红细胞则用于检查红细胞不规则同种抗体。因此,在ABO血型反向定型必须同时检测A型、B型和O型红细胞,以免造成红细胞不规则同种抗体的漏捡。另外,ABO血型鉴定试验温度为20-24°C。
24、单项选择题 交叉配血的主要目的是
A.验证血型鉴定是否正确
B.可防止有无张冠李戴
C.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反应
D.验证标准血清是否有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交叉配血实际上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得的相配合的抗原与抗体成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输血后的溶血反应。
25、单项选择题 用试管法测ABO血型时,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浓度规定为
A.1%
B.2%
C.5%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用试管法鉴定红细胞ABO血型时,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浓度规定为2%。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输血小板后产生的同种抗体只针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B.抗体产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
C.血小板抗体出现也见于胎儿和母亲间血小板血型不合
D.血小板抗体包括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反复输注血小板受血者的血清中可产生血小板的相应抗原刺激后抗体,当再次输入血小板后,就会产生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引起输入血小板的迅速破坏。输血小板后产生的同种抗体主要是针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和HLA抗原。抗体产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也见于胎儿和母亲间血小板血型不合和患者自身抗体所致。
27、单项选择题 关于红细胞ABH血型物质下列说法哪项正确
A.H物质的生物合成先于A和B物质
B.A物质的生物合成先于H和B物质
C.B物质的生物合成先于A和H物质
D.A和B物质的生物合成先于H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在红细胞ABH物质生物合成过程中,H物质的生物合成先于A和B物质。一般合成过程是:第一步是在H基因存在时,由H基因编码的岩藻糖基转移酶的作用,在前身物的半乳糖未端接上岩藻糖(α1,2链),产生H特异性,有I,II型两种结构。第二步是以H物质作为底物,在A酶作用下,把N--乙酰--半乳糖胺连接在H物质的半乳糖末端(α1,3链),产生A特异性。如果H物质在B酶作用下,把半乳糖连接在H物质的半乳糖末端(α1,3链),将产生B特异性。对于AB型的个体,将同时产生A和B两种物质。
28、单项选择题 原始红细胞上D抗原的量是成熟红细胞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原始红细胞上D抗原的量是成熟红细胞的四分之一。另外,下列红细胞抗原也可见于有核红细胞上:A、B、H、I、Rh、MNSs、P、Lu、K、Le等。
29、单项选择题
关于红细胞P血型系中的P抗原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几乎所有的人的红细胞上均是P2抗原
B.具有P2抗原人的血清内常含有抗P1的冷凝集素
C.P缺如的人或有Pk抗原,或有P1和Pk,或两者都没有
D.抗原是由两个独立的遗传系统所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红细胞P血型系中几乎所有的人不是P1抗原,就是P2抗原。在具有P2抗原人的血清内常含有抗P1的冷凝集素。目前已发现红细胞上P及P1抗原具有异质性。几乎所有P1及P2的人红细胞上都有P抗原,P缺如是十分罕见,这种人或有Pk抗原,或有P1和Pk,或两者都没有,后者表现型为P,血清中含抗-PP1Pk。这些抗原是由两个独立的遗传系统所决定。
30、单项选择题 补体对热敏感,何温度30分钟可使其完全灭活
A.4℃
B.22℃
C.37℃
D.56℃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补体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被完全灭活。在室温保存24小时丧失20%活性,48小时60%,72小时达100%。在37OC保存24小时活性丧失70%,而4℃保存24小时则10%,若保存2周,也可达40%。-55℃保存3个月活性不变。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题库
点击进入《医学三基(临床输血学):输血免疫学基础》考试资料、试题下载,试卷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