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01:56:17
1、单项选择题 临床常用中性粒细胞的特定改变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的指标是()
A.大小不均
B.中毒颗粒
C.空泡
D.毒性指数
E.退行性变
2、单项选择题 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
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B.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3、单项选择题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不会见于()
A.应用抗代谢药物
B.再障
C.恶性贫血
D.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炎症恢复期
4、单项选择题 淋巴细胞不增高的疾病是()
A.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流行性腮腺炎
D.结核
E.严重化脓性感染
5、单项选择题 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6、单项选择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片中可见()
A.幼稚淋巴细胞
B.幼稚单核细胞
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幼稚单核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
7、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109/L,分类中性中幼粒细胞0.005,晚幼粒细胞0.06,杆状核细胞0.25,分叶核细胞0.55,此血象表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退行性核左移
D.退行性核右移
E.病毒感染
8、单项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为()
A.1:14
B.1:13
C.1:12
D.1:11
E.1:10
9、单项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10、单项选择题 成人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
A.>4×109/L
B.>3.5×109/L
C.>3×109/L
D.>2.5×109/L
E.>2×109/L
11、单项选择题 当机体处于感染或其他应激反应时,外周血中增加的粒细胞主要来自()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12、单项选择题 血细胞显微镜计数的技术误差不包括()
A.采血操作不当
B.稀释倍数不准
C.充液不当
D.稀释血液混合不匀
E.固有误差
13、单项选择题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
A.红细胞减低
B.中性粒细胞减低
C.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D.淋巴细胞升高
E.以上都不是
14、单项选择题 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细胞时,对压线细胞应遵循的计数原则()
A.数上下,不数左右
B.数左右,不数上下
C.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D.压线细胞不数
E.压线细胞全数
15、单项选择题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常为()
A.(4~10)×109/L
B.(10~15)×109/L
C.(15~20)×109/L
D.<20×109/L
E.>20×109/L
16、单项选择题 贫血患者经抗贫血治疗后,其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达峰时间为()
A.1~2天
B.3~5天
C.7~10天
D.12~15天
E.15~30天
17、单项选择题 患儿,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EB病毒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百日咳
D.粒细胞缺乏症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8、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种疾病中性粒细胞常不增多()
A.药物及毒物反应
B.溶血性贫血
C.风湿热
D.转移癌
E.感染
19、单项选择题 以下疾病哪类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
A.脾功能亢进
B.尿毒症
C.急性溶血
D.肺吸虫病
E.急性炎症
20、单项选择题 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的一组疾病是()
A.钩虫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急性失血,肺癌
C.荨麻疹,心肌梗死
D.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E.严重外伤,肝吸虫病
21、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符合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变化的叙述是()
A.出生至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有两次交叉
B.早晨较高,下午较低
C.安静时较高,进食后比进食前高
D.剧烈活动后显著增多
E.妊娠期常轻度增加
22、单项选择题 速发型超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23、单项选择题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的是()
A.空泡变性
B.Cabot环
C.核固缩
D.中毒颗粒
E.大小不均
24、单项选择题 生理情况下,不同年龄白细胞数量变化曲线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几次交叉()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E.4次
25、单项选择题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
A.正常红细胞
B.畸形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棘形红细胞
26、单项选择题 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急性感染
B.大出血
C.正常新生婴儿
D.急性溶血
E.病毒感染
27、单项选择题 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
B.中度核右移
C.轻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
28、单项选择题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被认为是()
A.细胞脂肪变性
B.糖原颗粒变性
C.染色不佳
D.胞质溶解
E.内质网变性
29、单项选择题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银屑病
C.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D.伤寒
E.哮喘
30、单项选择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
A.是指粒细胞的核分叶情况,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两种
B.可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以2~3叶居多
E.正常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数量之比为1:10
31、单项选择题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各类贫血
E.细菌感染性疾病
32、单项选择题 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常表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病情好转
D.机体抵抗力好
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33、单项选择题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原因是()
A.细胞脂肪性变
B.糖原颗粒变性
C.染色欠佳
D.胞浆溶解
E.内质网变性
34、单项选择题 不会引起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的是()
A.急性胰腺炎
B.支气管哮喘
C.寄生虫病
D.荨麻疹
E.湿疹
35、配伍题 异常淋巴细胞常作为()棒状小体见于以上哪类疾病()
A.急性炎症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急性中毒
D.慢性炎症
E.急性白血病
36、单项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
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
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
D.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37、单项选择题 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胞核呈单个、圆形,染色质粗大块状,胞质呈透明、淡蓝色的白细胞为()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38、单项选择题 患者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达150×109/L,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骨髓纤维化
E.急性细菌性感染
39、配伍题 生理情况下,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的特征为()生理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的特征为()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内中毒颗粒的特征为()
A.量多,细小,分布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B.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C.量少,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
D.量多,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E.量多少不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黑色或紫黑色,胞质内伴有空泡
40、配伍题 Chediak-Higashi畸形是()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是()卡波环是()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豪焦小体是()
A.由脂蛋白变性而来
B.由胞质内残留的RNA变性而来
C.脂肪变性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异常溶酶体
41、单项选择题 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稀释液主要为()
A.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B.2%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10g/L亚甲蓝3滴
C.等渗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D.伊红-丙酮稀释液溶液
E.乙醇-伊红稀释液溶液
42、配伍题 严寒或暴热刺激时外周血中白细胞变化特点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变化特点为()晚期肿瘤伴坏死、继发感染时外周血中白细胞变化特点为()
A.暂时性增高
B.持续性增高
C.暂时性降低
D.持续性降低
E.基本不变
43、配伍题 持续性白细胞增高常见于()持续性白细胞降低常见于()暂时性白细胞降低常见于()
A.伤寒或副伤寒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肿瘤晚期
E.严寒的刺激
44、单项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45、单项选择题 引起白细胞数量生理性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新生儿
B.急性中毒
C.运动、情绪的影响
D.妊娠期
E.吸烟
46、单项选择题 关于棒状小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细胞核
B.可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
C.为粗、细不均的杆状颗粒
D.呈紫红色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7、单项选择题 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
A.心肌梗死
B.疟疾
C.流感
D.伤寒
E.系统性红斑狼疮
48、单项选择题 白细胞计数结果选用的单位是()
A.×10/mm3
B.×10/μl
C.×103/mm3
D.×106/L
E.×109/L
49、配伍题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即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即为()
A.轻度核左移
B.中度核左移
C.重度核左移
D.退行性核左移
E.无核象改变
50、单项选择题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51、单项选择题 血细胞计数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计数白细胞时,用试管法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的方法
B.用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时,将血液稀释201倍是标准方法
C.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时,需使其密切接触出现
D.计数血细胞时,最常用的是0.2mm深度的计数室
E.计数时应遵循一定方向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
52、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0×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时遇到有核红细胞25个,经校正后此患者白细胞数应报告为()
A.4×109/L
B.8×109/L
C.6×109/L
D.10×109/L
E.12.5×109/L
53、单项选择题 急性大出血时迅速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红细胞
54、单项选择题 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采用注射ACTH前后进行()
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C.淋巴细胞计数
D.中性粒细胞计数
E.单核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