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医学高级):十六.《温热论》考试题库(强化练习)

时间:2023-09-28 04:13: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温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温病学(医学高级):十六.《温热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叶天士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的目的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2、问答题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其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3、名词解释  浊邪害清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是指:().

A.痰饮
B.湿热
C.湿浊
D.瘀血


点击查看答案


5、填空题  盖战汗而解,(),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使其烦燥。


点击查看答案


6、问答题  素体阳虚、阴虚而感受湿热病邪者,治疗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所云“益胃”法是指:()。

A.清气生津,宣展气机
B.补养胃气
C.和胃降逆
D.轻清宣气


点击查看答案


8、问答题  为什么“到气才可清气”?


点击查看答案


9、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提出的救阴与通阳指的是:().

A.救阴不在津,而在血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B.救阴不在津,而在血与汗;通阳当用温,不在利小便
C.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当用温,不在利小便
D.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点击查看答案


10、问答题  叶天士论述的邪正交争之战汗,有几种转归?应如何处理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所论“通阳”法是指:().

A.温补肾阳
B.温补脾阳
C.通阳补气
D.化气利湿,通利小便


点击查看答案


12、问答题  试述“胃阴亡”与“肾阴涸”的舌象。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

A.凉营药中伍以滋阴凉血之品
B.凉营药中伍以辛凉解毒之品
C.凉营药中伍以辛寒清气之品
D.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


点击查看答案


14、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邪在肺卫的治疗原则是:().

A.辛凉轻剂
B.清热解毒
C.挟湿者,宜渗湿于热下
D.可冀其战汗透邪
E.挟风者,宜透风于热外


点击查看答案


15、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提到白?的发生机理是:()。

A.热郁气分
B.湿郁卫分
C.湿邪内蕴
D.汗出过多
E.汗出不彻


点击查看答案


16、问答题  说“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其意为何?


点击查看答案


17、问答题  《温热论》中舌纯绛鲜泽与舌绛而干燥,所主病变有何不同?在治疗上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18、填空题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彼则(),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点击查看答案


19、问答题  怎样理解叶天士“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的治疗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20、填空题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以此为辨。


点击查看答案


21、问答题  何谓“先安未受邪之地”?


点击查看答案


22、名词解释  龙火内燔


点击查看答案


23、问答题  叶天士所称的“浊邪害清”的涵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24、问答题  如何理解胃湿和脾湿?


点击查看答案


25、单项选择题  血分证在凉血的同时,还要加散血药的道理在于:().

A.散瘀血
B.散血中郁火
C.有助止血
D.防止凉血药寒凝之弊
E.透邪外达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说“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其药物是:().

A.杏、蔻、苡仁等
B.杏、蔻、橘、桔等
C.杏、朴、苓等
D.杏、蔻、橘等


点击查看答案


27、问答题  试述妊娠妇人病温的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28、填空题  肺主气(),心主血(),辨营卫气血虽与(),若()则与伤寒大异也。


点击查看答案


29、单项选择题  《外感温热篇》中“浊邪害清”之中的清是指:().

A.清阳
B.津液
C.清窍
D.胃气


点击查看答案


30、问答题  如何理解“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点击查看答案


31、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述温病通阳的目的在于:().

A.温补阳气
B.通利小便
C.温运脾阳
D.化气利湿
E.温阳利水


点击查看答案


32、问答题  试述热入营分的病变机理与临床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33、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

A.口鼻咽唇干燥
B.耳聋目瞑鼻塞
C.昏谵舌蹇
D.溲短尿浊


点击查看答案


34、问答题  叶天士所称之“两阳相劫”的涵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35、问答题  苔薄黑而干与苔黑燥而中心厚,所主病变有何不同?在治疗上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  叶天士说“营分受热”有哪些表现?其产生机理是怎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37、问答题  叶天士提出温邪致病说有什么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38、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发生战汗后应注意的是:().

A.宜养血生津
B.宜令病者安舒静卧
C.不宜再用发汗,重伤其表
D.不应频频呼唤,使其烦躁
E.立即进食


点击查看答案


39、单项选择题  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

A.和解表里
B.开达募原
C.辛开苦降
D.分消上下


点击查看答案


40、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提出,若斑出热不解者,治宜:().

A.苦寒清热泄火
B.辛寒清气泄热
C.甘寒清热生津
D.咸寒凉血养阴


点击查看答案


41、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三焦之邪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在哪些脏腑:().

A.脾
B.肺
C.募原
D.肠
E.胃


点击查看答案


42、名词解释  阴下竭阳上厥


点击查看答案


43、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指出:温病邪留三焦,治用:().

A.达原饮
B.小柴胡汤
C.茯苓皮汤
D.温胆汤


点击查看答案


44、问答题  《温热论》中,津枯火炽的黑苔与土燥水竭的黑苔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45、问答题  叶天士提出的“透热转气”的涵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46、问答题  叶氏所述的心下痞胀疼痛,有哪几种病变机理?在舌象上各有何反映?


点击查看答案


47、问答题  邪结胃脘,叶天士指出可用“开泄”之法,请叙述其适应证和代表方药。


点击查看答案


48、问答题  怎样理解卫气营血治则中的“汗”、“清气”、“透热转气”、“凉血散血”?


点击查看答案


49、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说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明确提出了风温病初起的:().

A.病变所在
B.病势轻重
C.传变的特点
D.病位的浅深
E.预后好坏


点击查看答案


50、填空题  但伤寒邪热在里,(),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以粪燥为无湿矣。


点击查看答案


51、填空题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或(),或(),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点击查看答案


52、名词解释  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点击查看答案


53、问答题  对血分证的病机应如何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54、名词解释  土燥水竭


点击查看答案


55、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提出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

A.伤寒多有变证
B.伤寒病程较长
C.温病热盛
D.伤寒少有变证
E.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点击查看答案


56、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说:胸脘“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若遇以下哪几种舌象则不可乱投:().

A.白苔不燥
B.苔黄白相兼
C.苔灰白不渴
D.苔黄浊
E.黄燥


点击查看答案


57、问答题  叶天士说:“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应怎样理解?治疗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58、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在表时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
B.透风于热外
C.发汗解表
D.表里同治
E.渗湿于热下


点击查看答案


59、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清窍壅塞”的原因是:().

A.风火相煽
B.两阳相劫
C.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D.浊邪害清


点击查看答案


60、单项选择题  治疗邪入营血时,叶氏提出:急急透斑:主要是用:().

A.辛凉提透法
B.辛温透邪法
C.轻清宣透法
D.清热凉血法


点击查看答案


61、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论述伤寒与湿温病运用攻下的区别是:().

A.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
B.伤寒主用苦寒攻下
C.湿温病大便为邪未尽,必大便溏,慎不可再攻
D.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
E.湿温湿邪内搏,下之宜猛

 


点击查看答案


62、问答题  《温热论》中舌黑而干者与舌无苔而有烟煤隐隐者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63、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所说的“土燥水竭”是指:().

A.阳明腑实
B.阳明热盛
C.下劫肾水
D.胃津枯涸
E.脾土干燥


点击查看答案


64、问答题  《温热论》中舌绛而中心干与舌独中心绛干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65、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清窍必干”的原因是:().

A.浊邪害清
B.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C.清窍壅塞
D.两阳相劫
E.肾水素虚


点击查看答案


66、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指出:“湿温病大便硬”,其处理方法应:().

A.通腑泄热
B.滋阴攻下
C.增液润下
D.忌用攻下


点击查看答案


67、单项选择题  “治温热病虽宜用凉解,然虑其寒滞,宣透法仍不可少”,其语出:().

A.吴锡璜
B.王孟英
C.吴鞠通
D.薛生白


点击查看答案


68、单项选择题  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

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
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
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
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


点击查看答案


69、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对邪留三焦的治疗所用方药为:()。

A.杏、朴、连
B.蒿芩清胆汤
C.温胆汤
D.杏、朴、苓
E.黄芩汤


点击查看答案


70、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

A.胃津亡
B.肺津伤
C.肾阴枯
D.热毒盛


点击查看答案


71、问答题  试述“邪留三焦”的病变机理与治疗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72、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说:“若斑出热有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

A.白虎汤
B.五汁饮
C.益胃汤
D.玉女煎


点击查看答案


73、填空题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邪从汗出(),(),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点击查看答案


74、单项选择题  叶氏所云“两阳相劫”是指:().

A.太阳,少阳合病
B.太阳,阳明合病
C.阳明,少阳合病
D.风邪与热邪相合


点击查看答案


75、问答题  《温热论》中治疗痞证所用的苦泄、开泄是何概念?各适用于什么样的病证?


点击查看答案


76、问答题  “凉血散血”的涵义和适应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77、名词解释  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


点击查看答案


78、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所云:“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其病机为:().

A.热重于湿
B.湿重于热
C.湿热并重
D.湿阻脾胃


点击查看答案


79、多项选择题  热结肠腑者可见:().

A.苔老黄色
B.苔如沉香色
C.苔如灰黄色
D.苔黑而起刺
E.中有断纹


点击查看答案


80、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

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
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
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点击查看答案


81、问答题  叶天士说:“在卫之可也”;吴鞠通说:“温病忌汗”。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82、问答题  怎样认识《温热论》中治痞证“必验之于舌”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83、单项选择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叶氏所论胃脘痞闷宜用开泄法的适应范围:().

A.外邪未解,里先结者
B.痰湿内阻,并无热象
C.邪郁未伸,气机不利
D.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


点击查看答案


84、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

A.白而不燥
B.灰白不燥
C.或黄或浊
D.黄白相兼


点击查看答案


85、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指出:温病与伤寒主要区别在于:().

A.发病季节不同
B.传染与不传染
C.辨营卫气血方法不同
D.治疗方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86、填空题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若脉急疾,(),便为气脱之证矣。


点击查看答案


87、问答题  战汗与脱证如何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88、问答题  叶氏所述的腹满胀痛,有当下、禁下之分,其依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89、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概括了哪些内容:().

A.病位浅深
B.病情轻重
C.传变规律
D.治疗依据
E.预后好坏


点击查看答案


90、问答题  怎样理解“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点击查看答案


91、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

A.清上泄下
B.宣肺攻下
C.凉膈通腑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92、问答题  三焦之邪里结阳明证与伤寒腑实证的病机、治法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93、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云:“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益胃指的是:().

A.清气生津
B.宣展气机
C.灌溉汤液
D.补益胃气
E.温补中阳


点击查看答案


94、问答题  叶天士既说“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又说“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95、问答题  《温热论》中舌苔白而绛底者,主何种病变?应怎样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96、问答题  如何理解《温热论》中“上者上之”与“甘守津还”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97、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提出体质与湿邪关系为:()。

A.阴盛之体,胃湿恒多
B.阳旺之躯,胃湿恒多
C.阳旺之躯,胃燥恒盛
D.阴盛之体,脾湿不少
E.阳旺之躯,脾湿不少


点击查看答案


98、单项选择题  《温热论》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

A.银花、豆豉之属
B.荆芥、防风之属
C.薄荷、牛蒡之属
D.桑叶、菊花之属


点击查看答案


99、问答题  温病挟风、挟湿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其意义何在?


点击查看答案


100、填空题  不尔,(),两阳相劫也。(),浊邪害清也。


点击查看答案


101、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

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
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
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
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


点击查看答案


102、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凉血散血的药物如:()。

A.生地、丹皮
B.犀角、桃仁
C.阿胶、赤芍
D.阿胶、红花
E.生地、紫草


点击查看答案


103、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说:“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治以:().

A.辛凉
B.甘寒
C.甘寒或咸寒
D.咸寒


点击查看答案


104、问答题  叶天士提出的“分消走泄”,其涵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105、单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述“水主之气”是指:()。

A.湿邪
B.痰饮
C.津液
D.阴血


点击查看答案


106、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提出伤寒所用下法的特点是:()。

A.用药较少
B.下之宜猛
C.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
D.下之宜轻
E.用药较多


点击查看答案


107、问答题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其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108、问答题  叶天士说“急急透斑”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109、问答题  为什么“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点击查看答案


110、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所云的,脾瘅病证见:().

A.白苔粘腻
B.口吐涎沫
C.口甜
D.黄疸
E.呕吐


点击查看答案


111、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对表邪未解,肺津又伤的治疗,提出“上者上之”的原则,其意为:().

A.邪犯上焦手太阴肺卫,病位在上,当使病邪从上而解
B.主用辛凉疏解,清肃上焦
C.佐以滋而不腻,轻清上达,养肺生津之品,如麦冬、花露、芦根汁等
D.不宜浓浊厚味之药
E.使在上部的病邪向上而行


点击查看答案


112、多项选择题  斑出热不解的病机是:().

A.邪热消灼胃津
B.阴虚火炽
C.水不济火
D.邪热劫灼心肾
E.胃热未清


点击查看答案


113、问答题  “当如虚怯人病邪而治”是叶天士针对什么提出来的?如何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114、问答题  “从风热陷入”与“从湿热陷入”营分,在治法上有何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115、多项选择题  《温热论》中用开泄法宣通气滞,所用药物有:()。

A.杏仁、白豆蔻
B.杏仁、砂仁
C.杏仁、草果
D.橘皮、木香
E.橘皮、桔梗


点击查看答案


116、多项选择题  叶天士论述“斑出热不解者”,指出应主以:().

A.甘寒法
B.辛寒法
C.咸寒法
D.苦寒法
E.甘温


点击查看答案


117、问答题  邪结胃脘,叶天士指出当用“苦泄”,请叙述其适应证及治疗方药。


点击查看答案


118、名词解释  甘守津还


点击查看答案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温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温病学(医学高级):十六.《温热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