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03:37:50


1、多项选择题 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特点有()
	A.一个发病高峰
	B.城市多于农村,西部多于沿海
	C.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于霍奇金淋巴瘤
	D.结内多于结外
	E.滤泡型淋巴瘤常见
2、多项选择题 关于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Lymphoma),叙述正确的有()
	A.与EB病毒有关
	B.侵袭性淋巴瘤,可治愈
	C.在非洲流行,大多数为儿童
	D.应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治疗,包括鞘内注射和颅脑照射
	E.因为患者多为儿童,故不应进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治疗,包括鞘内注射和颅脑照射
3、多项选择题 关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正中开胸入路手术仍是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B.合并胸腺瘤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微创术式
	C.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可以经颈部切口手术,较正中开胸入路创伤小
	D.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用药应尽量调整至可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
	E.术后72h为肌无力危象高发期,一旦出现危象应气管插管,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是降低肌无力危象病死率的主要手段
4、多项选择题 总体上讲,纵隔间质性肿瘤相对少见,发病率较低,按其来源分为()
	A.脂肪源性
	B.淋巴管源性
	C.血管源性
	D.纤维源性
	E.肌源性
5、单项选择题 既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的肿瘤是()
	A.表皮样囊肿
	B.皮样囊肿
	C.畸胎瘤
	D.精原细胞瘤
	E.非精原细胞瘤
6、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25岁,体检时行胸部X线片:左后上纵隔近胸廓入口处有一3cm×3cm的类圆形致密影,靠近脊柱,边缘光滑。 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后,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声音嘶哑
	B.上肢活动障碍
	C.乳糜胸
	D.复张性肺水肿
	E.Horner综合征
7、单项选择题 我国淋巴瘤的特点是()
	A.城市多于农村,西部多于沿海
	B.发病无双峰,只有单峰
	C.霍奇金淋巴瘤多于非霍奇金淋巴瘤
	D.结内多于结外
	E.滤泡型淋巴瘤常见
8、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25岁,体检时行胸部X线片:左后上纵隔近胸廓入口处有一3cm×3cm的类圆形致密影,靠近脊柱,边缘光滑。 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
	A.I131-间碘卞胍(MIBG)全身闪烁显像
	B.上消化道造影
	C.浅表淋巴结超声
	D.胸部增强CT
	E.肿瘤标志物
9、单项选择题 关于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表现为囊性肿物特征,囊内为液性低密度,囊壁薄(甚至显示不清)
	B.支气管囊肿囊内通常密度不均,甚至可能存在较大范围的钙化
	C.支气管囊肿与纵隔实性占位差别明显,易于鉴别
	D.支气管囊肿通常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与食管无关
	E.支气管囊肿可位于肺内
10、单项选择题 结节病最易侵犯的器官是()
	A.皮肤
	B.肺
	C.纵隔
	D.肾
	E.眼
11、单项选择题 关于新的淋巴瘤分类方案,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B.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肿瘤和T/NK细胞肿瘤
	C.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
	D.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为T/NK细胞肿瘤
	E.一般认为霍奇金淋巴瘤为B细胞肿瘤
12、单项选择题 关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有B症状者首选放射治疗
	B.AnnArbor临床分期系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应用,而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很少应用
	C.常用化学治疗方案:ABVD,MOPP
	D.常用化学治疗方案:CHOP
	E.常用化学治疗方案:CHOP+美罗华
13、单项选择题 淋巴瘤确诊最重要依据是()
	A.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B.细胞学检查结果
	C.影像诊断
	D.临床诊断
	E.血生化+血常规检查
14、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 在结节病患者中,病程呈自限性的患者比例为()
	A.20%
	B.30%
	C.40%
	D.50%
	E.60%
1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2岁,因“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3.5年”来诊。实验室检查:WBC6×10/L,PLT275×109/L,LDH125U/L。右侧腋下淋巴结活检证实滤泡状淋巴瘤Ⅱ级。骨髓活检:30%受累。细胞为CD5、CD10+、CD19+、CD20+、B淋巴细胞浸润。CT及查体均发现多发淋巴结受累,包括腋下、纵隔、腹股沟淋巴结。 患者如果在3.5年前发现本病,应该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观察等待
	B.口服诱导化学治疗
	C.单药Rituximab
	D.放射免疫治疗
	E.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16、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 针对该病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Ⅰ期结节病
	B.Ⅱ期结节病
	C.Ⅲ期结节病,广泛纤维化
	D.眼部结节病
	E.高钙血症
17、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关于该病的治疗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A.外科切除或局部放射治疗
	B.糖皮质激素治疗
	C.特异性单抗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IL-10拮抗剂治疗
18、单项选择题 胃黏膜内淋巴瘤的正确治疗方案是()
	A.单纯手术切除或胃大部切除
	B.积极化学治疗
	C.治疗以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为主,必要时加用化学治疗,不需要手术
	D.手术+放射治疗
	E.手术+化学治疗
19、单项选择题 X线下可形成特征性静脉石表现的肿瘤为()
	A.横纹肌肉瘤
	B.纵隔海绵状血管瘤
	C.软骨肉瘤
	D.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E.平滑肌肉瘤
20、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2岁,因“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3.5年”来诊。实验室检查:WBC6×10/L,PLT275×109/L,LDH125U/L。右侧腋下淋巴结活检证实滤泡状淋巴瘤Ⅱ级。骨髓活检:30%受累。细胞为CD5、CD10+、CD19+、CD20+、B淋巴细胞浸润。CT及查体均发现多发淋巴结受累,包括腋下、纵隔、腹股沟淋巴结。 经过4周期的新方案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2个周期的治疗。该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是()
	A.观察
	B.放射免疫治疗
	C.单药Rituximab维持治疗,每8周1次,共2年
	D.放射免疫治疗+单药Rituximab维持治疗
	E.继续原方案治疗至病情进展
21、单项选择题 在Levine和Rosai分类中,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的胸腺癌病理类型是()
	A.低分化鳞癌
	B.未分化癌
	C.乳头状腺癌
	D.类基底细胞癌
	E.肉瘤样癌
22、单项选择题 Sézary综合征是指()
	A.淋巴瘤晚期可发生淋巴结肿大和(或)外周血受侵
	B.指淋巴瘤伴有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C.蕈样霉菌病病变晚期可发生淋巴结肿大和(或)外周血受侵
	D.韦氏环(鼻咽、口咽、扁桃体和口咽)淋巴结肿大
	E.胃肠道的淋巴瘤具有明显胃肠道症状或病变,同时组织学证明病变为原发于胃肠道
23、多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考虑可能的治疗方式包括()
	A.手术治疗
	B.局部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
	E.给予糖皮质激素
	F.IL-6拮抗剂
	G.抗病毒治疗
24、多项选择题 根据肿瘤的组织起源,不属于神经鞘源性肿瘤的是()
	A.神经纤维瘤
	B.神经母细胞瘤
	C.节神经瘤
	D.副神经节瘤
	E.Askin瘤
25、多项选择题 霍奇金淋巴瘤常用化学治疗方案有()
	A.ABVD
	B.CHOP
	C.MOPP
	D.CHOP+美罗华
	E.COPP
26、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31岁,因“咳嗽、胸痛1年”来诊。查体:除低热外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前下纵隔最大径7cm肿物。 若该病例血AFP和HCG正常,影像学显示实性肿瘤,包膜完整,质地均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A.首选手术治疗
	B.首选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C.首选化学治疗
	D.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消失,仍需放射治疗
	E.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残留,首选手术
	F.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残留,首选放射治疗
27、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如术后需要加辅助放射治疗,临床常用的剂量是()
	A.40~70Gy
	B.40~60Gy
	C.50~80Gy
	D.50~90Gy
	E.30~50Gy
	F.30~70Gy
28、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影响胸腺癌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
	A.手术切除程度
	B.Masaoka分期
	C.TNM分期
	D.WHO组织学分型
	E.Bernatz组织学分型
	F.Bergh分期
29、多项选择题 关于蕈样霉菌病,叙述正确的有()
	A.皮肤T细胞淋巴瘤
	B.可转化为大细胞间变淋巴瘤
	C.表现为皮肤多发斑块或结节,病变有鳞屑
	D.在病程后期可发生Sézary综合征
	E.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30、多项选择题 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包括()
	A.20~40岁,男性
	B.前纵隔较大囊实性肿物,较大,壁厚
	C.钙化少见
	D.β-HCG升高
	E.AFP升高
31、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检查是()
	A.MRI
	B.血管造影
	C.胸部CT
	D.胸部X线
	E.组织病理学检查
32、多项选择题 关于胸腺瘤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Ⅰ期胸腺瘤患者,术后不建议行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B.对于Ⅳa期胸腺瘤如术中偶然发现胸膜腔播散转移,应尽量予以全部切除
	C.对可切除的术后复发胸腺瘤应尽量予以再次行手术,彻底完全切除
	D.对于Ⅱ期胸腺瘤应术后常规行辅助放射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E.对外侵明显的Ⅲ期胸腺瘤行扩大切除时,应尽量避免切除双侧膈神经,尤其对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33、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9岁,因“上睑无力3个月伴四肢无力1周”来诊。患者诉双侧眼睑均上抬无力,且逐渐出现四肢乏力,症状晨轻暮重,有波动感。查体:未见异常。胸部平扫CT:前上纵隔椭圆形肿物,约2cm×2cm×3cm,边界清楚。 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A.手术治疗
	B.肿物切取活检
	C.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
	D.肌电图检查
	E.予口服胆碱酯酶抑制剂
34、多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心电图
	B.胸部CT
	C.血常规
	D.血管造影
	E.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F.动脉血气分析
35、单项选择题 关于重症肌无力,叙述错误的是()
	A.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比未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治疗预后差
	B.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比未合并胸腺瘤的患者治疗预后差
	C.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比未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平均年龄低
	D.华裔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比例明显较西方白种人群高
	E.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男、女比例相当
36、多项选择题 关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以局限型CD为主,多中心型CD较少见
	B.本病无侵袭性,亦不发生远处转移
	C.局限型CD最常见于前纵隔,其次为中纵隔和后纵隔
	D.多中心浆细胞型病例发生恶变的概率较高
	E.约80%的多中心型CD患者可出现贫血、乏力、全身关节疼痛、夜间盗汗或低热等症状
37、多项选择题 恶性淋巴瘤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相关因素有()
	A.EB病毒感染
	B.受教育程度
	C.免疫功能低下
	D.遗传因素
	E.吸烟
38、多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组织活检
	B.胸部CT
	C.血液检查
	D.肺功能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PPD.
	F.胸部MRI
3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患者无不适症状,查体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患者前上纵隔可见一个椭圆形、无分叶的孤立性块影。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
	B.胸腺瘤
	C.神经纤维瘤
	D.巨大淋巴结增生
	E.畸胎瘤
40、单项选择题 关于纵隔囊肿进行穿刺,叙述错误的是()
	A.纵隔囊肿通过穿刺来进行诊断或治疗应谨慎
	B.通过穿刺治疗纵隔囊肿,可能复发
	C.脊柱旁囊肿穿刺出清亮液体,可除外胸导管囊肿
	D.纵隔囊肿应用穿刺活检进行术前诊断,确诊率高
	E.经食管镜或气管镜行纵隔囊肿穿刺可能造成囊肿感染
41、多项选择题 临床上根据结节病X线表现,对其分为5期,其中较多见的是()
	A.0期
	B.Ⅰ期
	C.Ⅱ期
	D.Ⅲ期
	E.Ⅳ期
42、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25岁,体检时行胸部X线片:左后上纵隔近胸廓入口处有一3cm×3cm的类圆形致密影,靠近脊柱,边缘光滑。 下列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母细胞瘤
	B.副神经节瘤
	C.节神经瘤
	D.淋巴瘤
	E.食管平滑肌瘤
43、多项选择题 关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最早由Castleman等人于1954年首次报道
	B.本病特点为单纯性淋巴结增生、肿大
	C.属于较罕见疾病,好发年龄为8~70岁
	D.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胸内,特别是纵隔区域
	E.IL-6参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发病过程
44、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31岁,因“咳嗽、胸痛1年”来诊。查体:除低热外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前下纵隔最大径7cm肿物。 在行胸腔镜检查之前,可能的诊断包括()
	A.畸胎瘤
	B.胸腺瘤
	C.精原细胞瘤
	D.非精原细胞瘤
	E.食管囊肿或支气管囊肿
	F.淋巴瘤
4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2岁,因“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3.5年”来诊。实验室检查:WBC6×10/L,PLT275×109/L,LDH125U/L。右侧腋下淋巴结活检证实滤泡状淋巴瘤Ⅱ级。骨髓活检:30%受累。细胞为CD5、CD10+、CD19+、CD20+、B淋巴细胞浸润。CT及查体均发现多发淋巴结受累,包括腋下、纵隔、腹股沟淋巴结。 患者接受了单药Rituximab治疗后病情缓解,40个月后复发,并出现B症状,病变范围广泛。现阶段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放射免疫治疗
	B.Rituximab联合Bendamustine(R-bendamustinE.
	C.Rituximab联合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
	D.单药Rituximab
	E.放射免疫治疗+单药Rituximab
46、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诊断首先考虑()
	A.胸腺癌
	B.侵袭性胸腺瘤
	C.纵隔型肺癌
	D.恶性畸胎瘤
	E.淋巴瘤
	F.胸骨后甲状腺肿大
47、多项选择题 关于目前常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药物利妥昔,叙述正确的有()
	A.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B.作用靶点是抗CD20
	C.主要通过细胞毒作用杀灭瘤细胞
	D.可单药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
	E.与化学治疗联合应用显著改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48、多项选择题 B症状包括()
	A.不能解释的发热,体温>38℃
	B.在过去的1个月内反复夜间盗汗
	C.6个月内不明原因体重减轻10%
	D.是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E.全身瘙痒
49、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31岁,因“咳嗽、胸痛1年”来诊。查体:除低热外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前下纵隔最大径7cm肿物。 为明确诊断,最少的4项检查项目包括()
	A.胸部增强CT
	B.血AFP
	C.血HCG
	D.血乳酸脱氢酶
	E.PET-CT
	F.睾丸B型超声检查
	G.胸腔镜活检做病理检查
50、单项选择题 关于结节病,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的地区和国家发病率高,热带地区发病率低
	B.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儿童及老年人亦可罹患
	C.发病率呈现性别差异,女性少于男性
	D.感染、职业环境、自身免疫、药物可能参与其发病
	E.该病起病隐匿,最常受累的组织器官是肺
51、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下一步最佳治疗是()
	A.手术切除
	B.细针穿刺活检
	C.开胸活检
	D.放射治疗
	E.化学治疗F.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52、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该病的诊断是(提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非干酪坏死性类上皮样肉芽肿。)()
A.结节病  
B.肺门淋巴结结核  
C.淋巴瘤  
D.硅沉着病  
E.红斑狼疮  
F.淋巴结增生症
53、单项选择题 目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是()
	A.CHOP方案
	B.CHEP方案
	C.CHEP+α-干扰素
	D.CHOP+利妥昔
	E.CHOP+α-干扰素
54、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9岁,因“上睑无力3个月伴四肢无力1周”来诊。患者诉双侧眼睑均上抬无力,且逐渐出现四肢乏力,症状晨轻暮重,有波动感。查体:未见异常。胸部平扫CT:前上纵隔椭圆形肿物,约2cm×2cm×3cm,边界清楚。 术后患者第3天突然出现咳痰无力,明显呼吸困难,严重低氧。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B.加大胆碱酯酶抑制剂剂量
	C.肌内注射阿托品
	D.支气管镜吸痰
	E.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55、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5岁,因“胸痛2个月”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营养好,左眼上睑无下垂,HR80次/min。CT:前纵膈肿物,6cm×5cm,外形不太规则,与左侧无名静脉关系密切;增强CT:肿物均匀增强。 手术探查:肿瘤大小为6cm×4cm,侵犯左侧无名静脉。属于Masaoka分期的()
	A.Ⅰ期
	B.ⅡA期
	C.ⅡB期
	D.Ⅲ期
	E.ⅣA期
56、多项选择题 关于胃黏膜淋巴瘤,叙述正确的有()
	A.一种B细胞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B.幽门螺杆菌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
	C.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D.化学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E.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57、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39岁,因“上睑无力3个月伴四肢无力1周”来诊。患者诉双侧眼睑均上抬无力,且逐渐出现四肢乏力,症状晨轻暮重,有波动感。查体:未见异常。胸部平扫CT:前上纵隔椭圆形肿物,约2cm×2cm×3cm,边界清楚。 诊断首先应考虑()
	A.畸胎瘤
	B.胸腺瘤
	C.淋巴瘤
	D.神经源性肿瘤
	E.精原细胞瘤
58、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65岁,因“胸痛2个月”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营养好,左眼上睑无下垂,HR80次/min。CT:前纵膈肿物,6cm×5cm,外形不太规则,与左侧无名静脉关系密切;增强CT:肿物均匀增强。 如患者没有手术禁忌证,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是()
	A.手术切除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靶向治疗
	E.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
59、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 该疾病的确诊依据是()
	A.活体组织检查
	B.血液检查
	C.胸部CT
	D.胸部X线
	E.镓(67GA.肺扫描
60、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该病的治疗应首选()
	A.抗生素
	B.氯喹
	C.糖皮质激素
	D.甲氨蝶呤
	E.环磷酰胺
	F.放射治疗
61、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可能的诊断是(提示胸部CT增强扫描:该肿块影得到迅速增强。)()
	A.淋巴瘤
	B.胸腺瘤
	C.转移瘤
	D.巨大淋巴结增生
	E.畸胎瘤
	F.神经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