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同伴群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道德认知和态度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2、填空题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情感、态度、行为、品德等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社会
3、判断题 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致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B.二者结构是相同的
C.二者功能是相同的
D.二者范围是不同的
E.二者的内化程度是不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态度与品德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实质、结构一致,但范围和内化程度不同。
5、单项选择题 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
A.他律阶段
B.无道德规则阶段
C.自律阶段
D.独立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6、填空题 社会风气由()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社会舆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社会舆论
7、判断题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人认知失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之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健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9、名词解释 性格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各种伦理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个人的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各种伦理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10、问答题 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11、判断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简述态度的实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尽管两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13、填空题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91exam .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认知失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认知失调
14、填空题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________,形成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德观念;道德信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德观念;道德信念
15、多项选择题 道德情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最重要的是()。
A.集体主义情感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E.事业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缺乏义务感、责任感与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了。
16、问答题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17、名词解释 道德信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 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18、判断题 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20、多项选择题 态度结构的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包含()
A.情感成分
B.认知成分
C.理性成分
D.行为成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单项选择题 品德是()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哲学
B.科学
C.心理学
D.伦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2、填空题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想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想象
23、填空题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道德认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道德认识
24、填空题 ()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求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后习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后习俗
25、判断题 一个人的态度很容易从他的行为中推测出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是()
A.习俗水平
B.前道德阶段
C.他律阶段
D.自律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问答题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即言行一致。这包括:①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即言行一致。这包括: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7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这包括: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28、判断题 中学生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填空题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习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习俗
30、填空题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和()两种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他律;自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他律;自律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