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朱士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朱士行
2、单项选择题 《老子》大约成书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初期
C、战国中期
D、战国晚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填空题 “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周敦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周敦颐
4、填空题 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著作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章学诚;文史通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章学诚;文史通义
5、填空题 “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孔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孔子
6、问答题 学习“中国文化概”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①使学习者树立
本题解析:试题 答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①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②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③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④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7、多项选择题 下列文物中,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有()。
A.青铜纵目人神像
B.玉兽面纹琮
C.青铜大立人神像
D.莲鹤方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哪些明显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二是更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二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这些思想变化在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韩愈在文章中就提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
9、填空题 《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和人文分别指的是()规律和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社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社会
10、填空题 设路始于()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
11、填空题 我们一般都把文化归纳为()几个层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上层文化、底层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上层文化、底层文化
12、填空题 春节的时候,人们往往用在年画中画上鱼在莲叶间戏游表示“连年有余”,用在门上画五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这 里所用的表达心愿的方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谐音双关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谐音双关法
13、名词解释 盖天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中国最古老的宇宙学说,让位天圆地方,天在上地在下,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中国最古老的宇宙学说,让位天圆地方,天在上地在下,天如同盖子覆在地上。
14、单项选择题 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提出重建礼教最早始于()。
A.孔子
B.司马昭
C.朱熹
D.辜鸿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填空题 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观宗,瑜伽宗,密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观宗,瑜伽宗,密教
16、填空题 而两汉之间,王莽也曾称帝,并改国号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新
17、名词解释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①仁爱孝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①仁爱孝悌;
②重义轻利;
③谦和礼让;
91ExAM.org④真诚有信。
此外,尚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当前,我国社会上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思想、旧文化,诸如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懂礼貌,不讲信用,奢侈腐化,贪污受贿等。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18、问答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新儒家有什么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家的鼎盛期。韦政通在《当代新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家的鼎盛期。韦政通在《当代新儒家的心态》一文中对这一时期的新儒家特征作过如下概述:
①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干,在儒家传统里又特重心性之学;
②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一精神实体,历史文化之流程即此精神实体之展现;
③肯定道统,以道统为立国之本,文化创造之源;
④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应有敬意和同情;
⑤富根源感,因此强调中国文化的独创性或一本性;
⑥有很深的文化危机意识,但认为危机的造成主要在国人丧失自信;
⑦富宗教情绪,对复兴中国文化有使命感。这一时期的新儒家人物一般都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又经过西方近现代哲学思维的训练,因而致力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会通。他们肯定西方的“科学与民主为中国文化发展之内在要求”,倡言“返本开新”,即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以“重建儒家的道德主体性哲学”,来弘扬中国本位文化。
19、问答题 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例如黄河、长江文明的崛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等,都是例证。
20、单项选择题 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太 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 91ExaM.org三教
D.韩愈的排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填空题 通过字音进行避讳,主要是用()()代替诲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同音字,近音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同音字,近音字
22、填空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字。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9076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9076万
23、问答题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2)强大的延续力。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形态种,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的文化。
(3)以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和”、“和谐”,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
(4)重道德。儒家文化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道德在其中居支配地位,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心的倾向。
(5)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
24、填空题 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人在争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原、草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原、草原
25、单项选择题 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时代是()。
A.秦汉
B.汉代
C.魏晋
D.唐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填空题 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士
27、问答题 简答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包括;一是天象观测。古人观测天象之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包括;一是天象观测。古人观测天象之目的是预卜人间之祸福,认为天变是人事顺逆、吉凶的表现。他们把空分成五大块,谓之“宫”。每“宫’’又分为“七宿”,每宿又含若干,星各主一事,这种将星象与人事相联的思维是虚妄的,但古人却由此认识了星的数量、亮度、颜色、分布、运动等自然规律。二是历法。中国传统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的,其基本元素称为日、气、朔三点。“日”是一昼一夜;“气”分“中气”和“节气”,“节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从冬至到次年冬至为一回归年。“朔”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每两朔之间的时间为一个“塑望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个年与回归年的时间有差数,不到三年能相差一个月,故以闰月调整之。另外还有计时的方法,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各有其名。还有计每日时间的漏壶和香篆(更香)。
28、填空题 将前一语言片段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修辞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顶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顶真
29、单项选择题 “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
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 www.91eXam.org
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
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填空题 古代帝王陵寝通常包含()、陵园和地宫三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陵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陵冢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民族学与文化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民族学与文化学:中国文化概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