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述李斯特的钢琴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受肖邦的影响。他吸收融化了肖邦的创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受肖邦的影响。他吸收融化了肖邦的创造,在炫技性的演奏上有更大的发展。他在音乐中引入了交响性和歌唱性因素,以及模仿小提琴的跳弓,大量运用大音程跳跃,两手交织弹奏歌唱性的内声部,模仿民间乐器快速的同音反复等因素。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2、填空题 新古典主义者采用古典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构建作品,写作()、()等体裁,用线性的复调思维取代浪漫主义的和声思维,远 离大型管弦乐队,回复到小型室内乐队的编制,强调音乐自身的表达能力,摆脱“标题音乐”的影响,写作纯音乐作品,感情表达冷静理性,不过多渲染个人主观感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赋格/卡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赋格/卡农
3、多项选择题 法国印象乐派受到()的影响。
A.法国印象主义绘画
B.表现主义音乐
C.象征主义诗歌
D.新古典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多项选择题 李斯特的交响诗作品有()。
A.《塔索》
B.《匈牙利狂想曲》
C.《匈奴之战》
D.《浮士德》
E.《理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填空题 托卡塔(toccata)——愿意为(),最早见于16世纪中叶的(),16世纪后用于键盘乐曲,是一种以显示即兴创作和演奏的体裁。后发展为具有幻想般的气氛,规模较大的炫技性音乐体裁。托卡塔的惯用手法是力度很强的()延续,丰富的装饰音,急速的音流。常用延长记号分段,突出各段之间的对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触摸;琉特琴谱;和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触摸;琉特琴谱;和弦
6、填空题 肖邦创作的钢琴舞曲中,玛祖卡具有波兰民间乡土气息,()开创了约翰•斯特劳斯以外的新风格,()威武雄壮,富于英雄气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圆舞曲;波罗乃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圆舞曲;波罗乃兹
7、填空题 古诺的歌剧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浮士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浮士德》
8、填空题 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去掉了以往交响曲的引子,主副部主题间形象对比强烈,和声、调性上大胆的构思,使展开部的不稳定幅度得到加强。从而区别于()的交响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莫扎特;海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莫扎特;海顿
9、单项选择题 德国巴罗克管风琴的主要体裁不包括()。
A.众赞歌前奏曲
B.托卡塔
C.赋格曲
D.组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名词解释 双呈示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乐队提示出第一呈示部,两个主题均建立在主调上,独奏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乐队提示出第一呈示部,两个主题均建立在主调上,独奏乐器进入与乐队共同演奏的第二呈示部再次奏出两个主题,形成主调与属调的对比,就是双呈示部格局。
11、名词解释 利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德语世俗声乐体裁利德始见于13世纪的恋诗歌手时代,1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德语世俗声乐体裁利德始见于13世纪的恋诗歌手时代,15世纪后半叶,复调利德兴起,为三声部歌曲,旋律位于中声部或最低声部,15世纪复调利德的创作大师有伊萨克、芬克和森夫尔。16世纪中叶以后,德语利德受到意大利牧歌的影响,拉索和哈斯勒成功地将佛兰德音乐技法和意大利风格融合。
12、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织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主调为主后期重视复调手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主调为主后期重视复调手法。
13、问答题 伯辽兹的管弦乐代表作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米欧与朱丽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米欧与朱丽叶》。
14、名词解释 路德教会康塔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8世纪后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新型宗教性康塔塔,在路德教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8世纪后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新型宗教性康塔塔,在路德教的仪式中通常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往往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
15、单项选择题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那不勒斯喜歌剧。
A.《幸福的陷阱》
B.《奥多阿尔多》
C.《光荣的胜利》
D.《格拉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问答题 德国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音乐是怎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德国的宗教音乐改革主要体现在,圣咏不用拉丁文而用德文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德国的宗教音乐改革主要体现在,圣咏不用拉丁文而用德文演唱,曲调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甚至选用世俗曲调,通俗易唱,并认真吸取尼德兰复调技术,是单声部地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运用大小调体系,已接近后来的主调风格。
17、多项选择题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歌剧作品有()。
A.《光荣的胜利》
B.《埃拉克雷利》
C.《万应解毒药》
D.《幸福的陷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填空题 英国作曲家普赛尔的歌剧作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迪东与伊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迪东与伊尼》
19、问答题 简述格利高里圣咏的旋律风格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格利高里圣咏的旋律根据词与曲的结合的关系,可分成三种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格利高里圣咏的旋律根据词与曲的结合的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
1)音节式,(syllablE.歌词每一个音节配一个音符。主要用于圣咏的诗篇歌调,特拉克图斯,赞美诗和继叙咏。
2)纽姆式或音团式,(neumatiC.歌词的1个音节配1个纽姆符号。由于1个纽姆符号可以只包含一个音符,也可以包含多个音符。所以这类旋律可一个音节配一个音符,也可一个音节配多个音符。主要用于日课中的交替圣咏和弥撒中为仪式动作伴唱的进台经、圣餐经。
3)花唱式,(melimatiC.歌词的1个音节常常配以若干个纽姆符号,一个花唱式旋律片断少则10来个音,多则50——60个音符,是圣咏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主要用于日课中的短诗曲和弥撒中的升阶经和阿利路亚等。
20、问答题 简述海顿的音乐创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奥地利作曲家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匈边境,8岁进维也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奥地利作曲家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匈边境,8岁进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学音乐,16岁开始在维也纳独自创业。1761年起担任匈牙利贵族世家埃斯特哈奇亲王的宫廷乐长,主持所有音乐事务,包括创作主人要求的全部音乐、排练指挥交响乐队、指导歌手、维护乐器和管理音乐图书馆。晚年访问英国,写作12首“伦敦交响曲”和几部宗教声乐作品。1809年逝世于维也纳。
海顿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他奠定了器乐音乐的主调风格,通过单一主题衍展音乐的发展手法,在布局结构方面保持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海顿音乐洋溢着的生气勃勃、欢乐明朗、热情幽默的情趣,是作曲家对美好世俗生活的真切感受。104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是海顿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海顿因此赢得“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号,事实上,这两种体裁都不是他首创的,但在他的反复磨练下,成长为成熟的、足以作为古典主义器乐形式典范的体裁。
海顿的初期交响曲沿袭了意大利序曲的快一慢一快三乐章模式,18世纪70年代受到“狂飙突进”运动思潮的影响,音乐中出现强烈的情感表现,如《第44交响曲“哀悼”》、《第45交响曲“告别”》。80年代为巴黎圣灵音乐会而写的6首“巴黎”交响曲趋向成熟,风格受到莫扎特影响,抒情因素更为强烈,配器手法更为丰富还有风趣生动的标题,如《第83交响曲》被命名为“母鸡”,《第82交响曲》被称为“熊”交响曲。
90年代两次访问伦敦时创作的12首“伦敦交响曲”,是海顿交响曲的最高造诣,其中大量运用民歌化或舞蹈性旋律,明快洒脱,复调处理恰如其分,配器手法灵活自如,独立使用多种木管和铜管乐器,乐队效果辉煌宏伟,代表作有《第94交响曲“惊愕”》、.《第96交响曲“奇迹”》、《第10l交响曲“时钟”》和《第103交响曲“鼓声”》等。“伦敦交响曲”显示出日渐成熟的古典交响曲的风格特征。
在海顿的交响曲中,确立了后来成为古典交响曲标准模式的四乐章形式: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为行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他还确立了古典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和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现代交响乐队发展的基础。
海顿在弦乐四重奏领域同样富于独创性,共创作了84首。早期的四重奏还是五乐章结构,酷似洛可可风格的舞蹈组曲或嬉游曲,但从1771年的OP.17便开始采用与交响曲一样的四乐章形式,并用“谈话原则”将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合在一起,以娴熟的对位手法安排各声部的进行。90年代创作的14首晚期四重奏达到了他室内乐创作的顶峰,主题发展逻辑严密,和声丰富多彩,节奏富于动力。他弦乐四重奏的重要代表有《“俄罗斯”四重奏》、《“小夜曲”四重奏》、《“云雀”四重奏》和《“皇帝”四重奏》。
海顿的器乐音乐还有52首钢琴奏鸣曲,20余部协奏曲,105首嬉游曲,约56首弦乐三重奏和30余首钢琴三重奏、变奏曲、幻想曲、遣兴曲和夜曲等。
声乐音乐领域,海顿作有歌剧约20部、木偶剧4部、8部清唱剧、12部弥撒曲,400多部歌曲以及少量康塔塔、感恩赞等。他最出色的声乐作品出自垂暮之年。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是他著名的合唱作品,前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上帝创造日月山河、花鸟虫鱼的情景,表达了海顿虔诚的宗教信仰,后者抒写了农民在一年四季中劳动的欢乐,充满世俗情趣。晚年写的6部弥撒曲,综合了交响曲和歌剧的成就,有着海顿最为优美的咏叹调和合唱,值得一提的是《纳尔逊弥撒》和《特蕾莎弥撒》。
海顿在技术和形式方面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为莫扎特、贝多芬、甚至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铺平道路。但他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朝气蓬勃和乐观幽默,是18世纪音乐理想的体现。
21、多项选择题 门德尔松创作的音乐会序曲作品有()。
A.《罗马狂欢节》
B.《学院节庆序曲》
C.《海盗》
D.《 赫布里底斯群岛》
E.《仲夏夜之梦》
F.《美丽的梅露西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E, F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多项选择题 西贝柳斯根据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写作的标题音乐作品有()。
A.《列明凯宁在图奥涅拉》
B.《库勒沃》
C.《卡累利亚》
D.《塔皮奥拉》
E.《列明凯宁的归来》
F.《图奥涅拉的天鹅》、《波约拉的女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F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德国作曲家库瑙是()的最早作者。
A.键盘奏鸣曲
B.小提琴奏鸣曲
C.管风琴奏鸣曲
D.钢琴奏鸣曲
E.标题音乐作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名词解释 D.斯卡拉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前半生在意大利,后半生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作品主调为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前 半生在意大利,后半生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作品主调为多复调为辅。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约555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特点:他的写作有教学目的,每一首奏鸣曲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
乐解释方面的问题;艺术表现力也很强使听众心醉神迷。在结构上实际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已经显示出18世纪新的主调音乐风格。
25、单项选择题 古希腊的吹管乐器主要有()。
A.里尔
B.阿夫洛斯
C.基萨拉
D.绪任克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贝多芬的交响曲,无论是在宏大构思方面、音乐技法写作方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贝多芬的交响曲,无论是在宏大构思方面、音乐技法写作方面、还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深度方面,都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交响曲发展树立了典范。浪漫主义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形式不拘一格,随内容而确立,不再全是严格四乐章套曲形式;与姐妹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交响曲的构思常源自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标题交响曲”盛极一时;在音乐语言上也有许多革新,如旋律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大大增强,和声表现功能扩大,大胆使用半音和声与不协和和弦,调性运用趋向多调性和无调性,乐队的色彩更丰富,作曲家努力挖掘和探索新型乐器音色的运用。
浪漫主义交响曲在沿袭了古典主义纯音乐交响曲传统方面,重视音乐自身内部潜能的发挥和乐器音色的组合,但也受到浪漫主义情感美学和标题原则的影响。舒伯特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性交响曲的新领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交响曲,表达了 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勃拉姆斯是贝多芬交响曲最忠实的继承者,主题的性格特性、呈现方式及在各乐章贯穿发展的手法都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他的四首交响曲堪称浪漫主义无标题交响曲的典范之作,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采用管风琴式的对位写作和古老的众赞歌式的和声,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在标题交响曲领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带有个人感情经历,在每一乐章前都写有详尽文字说明,并以“固定乐思”作为贯穿全曲各乐章的有效统一手段,他标题音乐的创作原则,在其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中继续得以贯彻;李斯特的标题交响曲更注重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理念,写作了《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并首创表达诗意境界的高度精炼的单乐章标题音乐新体裁——交响诗。此后,标题性原则在柴科夫斯基、理查•斯特劳斯、马勒等作曲家的交响曲中都有所体现。
采用单一主题核心在交响曲套曲中连续发展与变形,是浪漫主义交响曲盛行的手法,舒曼的《D小调交响曲》首开此先河,后在交响诗领域得到普遍采用,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弗朗:克、圣桑、西贝柳斯等人的交响曲中亦有体现。
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形式布局和作品规模都有很大变革,柏辽兹和马勒交响曲的乐章数目都相当自由灵活,根据音乐内容需要而确定,且二人都在交响曲中加人人声演唱,柏辽兹甚至在交响曲创作中结合了歌剧和清唱剧的特点,体现在其戏剧传奇《浮士德的沉沦》中;柏辽兹和马勒都是杰出的管弦乐法大师,在扩大管弦乐队规模、大胆启用新乐器、探索乐器新音色和发展新组合方面都做出贡献。马勒的交响曲历来以内容极度丰富、感情极度充盈、结构极度庞大而著称,《第八交响曲》曾采用管弦乐队、三个大型合唱队与八名独唱共计1003人演出,被称作“千人交响曲”,创造了大规模交响曲难以逾越的高峰。而相反的倾向则体现在西贝柳斯的七部交响曲中,乐思简洁、情感约束、规模浓缩的纯音乐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20世纪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此外,在19世纪欧洲民族意识思潮的涌动下,取材于本民族历史传说、热情讴歌民族英雄和爱国思想、描绘赞美祖国山河景致的民族主义交响曲也大量涌现,如鲍罗廷、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德沃夏克等人的作品。
27、单项选择题 布鲁克纳称自己的()为“瓦格纳交响曲”。
A.第一交响曲
B.第二交响曲
C.第三交响曲
D.第四交响曲
E.第五交响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多项选择题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舞剧有()。
A.《火鸟》
B.《春之祭》
C.《彼得鲁什卡》
D.《普契涅拉》
E.《俄狄普斯王》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问答题 简述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特点与作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他的写作风随他的境遇尔呈现多种特色,时而重于内心的思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他的写作风随他的境遇尔呈现多种特色,时而重于内心的思考,时而重于对外界事件的观察,但始终充满轻松愉快、生机勃勃的情绪,音乐结构短小精练,织体清晰剔透,富有激情;作品有交响曲《b小调第二交响曲“十月”》《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劳动”》歌剧《鼻子》《姆钦斯科县的马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清晰的小溪》协奏曲《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降b小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30、名词解释 奥尔加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九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九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象便出现了。这种唱法被称作“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它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演唱实践,这种实践最初似乎是在成人与儿童同时演唱圣咏时自然地产生的。人们发现,一首圣咏可以通过下方增加一个平行四、五度的声部得到装饰而使之显得突出,音响也可以通过上下方八度的重叠而变得更加协和。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西方音乐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