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20:59:09


1、填空题 根据砂的细度模数不同,可分为()、()、()和()几种砂。
2、判断题 分部工程中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合格。
3、多项选择题 土基现场CBR值测定包括哪些参数()。
A.土基含水量
B.测点的干密度
C.测点的压实度
D.压强与贯入量的关系
4、单项选择题 钢尺精密量距的一般步骤要求:()。①按钢尺检定时标准拉力进行量距;②估读至0.5mm;③每尺段应丈量3次,每次前后移动钢尺2~3cm,三次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超过2mm,否则应重测;④每一尺段应读、记一次温度,估读至0.5℃。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5、多项选择题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取样应从()上取一组试样一组试样拉力、冷弯()。
A.一根钢筋上
B.不同根的钢筋上
C.各一根
D.各两根
6、多项选择题 就圆曲线,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定()。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最大半径
7、单项选择题 砂浆抗压强度试件,水泥砂浆和微沫剂砂浆的标准养护应在()的条件下养护。
A.温度为20±10℃相对湿度为60~80%
B.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
8、填空题 钢铁化学分析常用的化学符号: C为(),Mn为(;),Si为()等化学分析通 用符号。
9、填空题 试验机在使用范围内,载荷示值误差为(),示值变动度为()。
10、单项选择题 碳素结构钢经机械性能试验评定为Q195#钢材是由()及冲击等指标来评定的。
A.变形量
B.屈服点
C.破坏荷载
D.抗拉强度
11、判断题 石子的筛分比重、容重等试验称为物理检验。
12、填空题 建筑砂筑是由()材料、()和()组成的。
13、单项选择题 某水泥稳定砂砾重型击实试验测试结果为:试筒质量6590克,试筒容积2177立方厘米,试筒与湿样合计质量11860克,代表试样含水量5.8%,则混合料湿密度为()。
A、2.28克/立方厘米
B、2.29克/立方厘米
C、2.42克/立方厘米
D、2.56克/立方厘米
14、判断题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力试值误差不大于±1%。
15、判断题 混凝土拌合物容重试验目的是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以提供核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之用。
16、判断题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是检验砂浆的实际强度,确定砂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号。
17、单项选择题 标准贯入实验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
A.15cm
B.30cm
C.45cm
D.60cm
18、判断题 水泥的物理性质,细泥为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2%。
19、多项选择题 压实度评定时的控制指标包括()。
A、压实度平均值
B、压实度代表值
C、单点合格值
D、单点极值
20、判断题 在普通气候环境中的混凝土优选用普通水泥,也可以使用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
21、填空题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为得的粒径大于()mm,岩石颗粒称为()或()。
22、判断题 碎 石和卵石的含泥量,按重量计需配制混凝土±C30标号含泥量要控制在小于2%,才符合标准。
23、单项选择题 灌砂法测定路面基层压实度的内容有:①移开灌砂筒并取出试坑内的量砂以备下次再用;②放置基板使基板中心对准测点;③在灌砂筒内装入量砂,并把灌砂筒放在挖好的试坑上;④打开灌砂筒,测定灌入试坑内砂的质量;⑤沿基板中心向下挖坑至下一结构层顶面,并尽快称量所挖出试样的质量和含水量;⑥选点;⑦移开基板。正确试验步骤为()。
A.⑥②⑦⑤④③①
B.⑥②⑤⑦⑧④①
C.⑥⑤②⑦③④①
D.⑥②⑦⑤③④①
24、单项选择题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
A.保持不变
B.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
C.减少
D.增大
25、单项选择题 SMA面层压实度是指()。
A、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B、现场实际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C、现场实际湿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湿密度之比。
D、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26、单项选择题 SMA面层压实度是指()。
A、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B、现场实际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C、现场实际湿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湿密度之比。
D、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27、判断题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是经过码粒径大小,配制而成的。
28、问答题 请写出混凝土配合比时常用水、水泥、砂、石用量的代表符号。
29、单项选择题 石灰稳定碎石采用路拌法施工时,混合料实际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宜增加()。
A.O.30%
B.O.50%
C.O.70%
D.1.00%
30、多项选择题 在确定水泥稳定粒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分别是()。
A.最佳剂量
B.最小剂量
C.最大剂量
D.中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