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违反《森林法》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45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非法采伐、毁灭珍贵树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344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违反法律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等证书的,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407条或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违反法律规定,伪造、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等,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280条追究。
5)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的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397条追究刑事责任。
6)对于放火烧毁森林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失火的按115条第2款。
2、单项选择题 经主管环境部门同意后,可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送交报批的建设项目类别是()
A、铁路、交通等
B、水力、水利等
C、文化、教育、体育设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不是谁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不是谁认为某一条重要就可以列为基本原则。他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
2)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也不同于一般法律规定,他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4、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的规划期内对管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作出总体安排的法律制度。
5、问答题 新《刑法》规定的破坏资源保护罪主要设立的罪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97年修改的新《刑法》中设立专门一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97年修改的新《刑法》中设立专门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设立了: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2)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3)破坏自然资源罪。
6、问答题 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在单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在单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他的出现表明人类的环境保护活动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到总体的发展过程,从对局部或单个环境要素的保护发展到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
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颁布,对于促进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备化,加强我国的环境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7、问答题 我国对放射性物质管理的主要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放射性物质:是指能够产生放射性以及辐射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放射性物质:是指能够产生放射性以及辐射的元素及其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管理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目前,我国在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规定方面主要由国务院制定的条例以及放射性防护的国家标准。
1)关于民用核设施、核材料的安全管理以及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的规定。民用核设施安全管理依照《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该规定对民用和实施的范围,基本要求,监督与安全管理,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做出了规定。
2)关于核材料的管理规定。目前我国制定有《核材料管理条例》,一切持有、使用等受国家管制的核材料的部门或单位都必须执行该条例的规定。要求(保证符合国家利益及法律的规定;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保证国家对核材料的控制,在必要时国家可以征收所有核材料。)
3)关于核电厂核事故的应急管理措施。目前主要适用《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应急准备计划;确立应急对策和应急防护措施以及有关应急状态的终止和恢复措施)。
8、问答题 环境与资源管理的观念和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概念: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概念: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 ,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2)原则:①综合性原则。环境保护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了环境与资源管理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管理体制到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手段都要贯彻 综合性的原则。
②区域性原则。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环境与资源管理必须遵循区域性原则
③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国家要对环境实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掌握环境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这就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科学预测。可靠的预测是科学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④规划和协调。各国环境管理的经验都说明,制定环境规划是环境与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有效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全面地、综合的管理措施都体现在环境规划之中。
9、问答题 环境行政诉讼的概念和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认为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认为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范围:⑴司法审查之诉,指环境行政相对人认为环保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显失公正而要求法院进行审查的诉讼。
⑵请求履行职责之诉,指环境行政相对人要求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干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⑶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时要求赔偿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10、单项选择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包括()
A.污染防治法
B.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C.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法
D.污染防治法和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人为分成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法两大传统部分而各自单独立法,并且由不同部门分权分别执行和管理。
11、单项选择题 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
A、“谁破坏,谁复垦”
B、“谁使用,谁复垦”
C、“谁征用,谁复垦”
D、“谁转让,谁复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我国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2)实行耕地总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5)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13、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主要是征收自然资源费和()
A.排污费
B.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金
C .自然资源承包费
D.自然资源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名词解释 冷、热疗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
15、问答题 自然资源 使用权的终止及终止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或法律事实的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或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自然资源使用权人丧失使用权的情况。
2)因其自然资源使用权终止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开发利用完毕;因期限届满;因闲置或弃置抛荒;非法使用或转让而被强制终止;因主体消灭;
16、问答题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变更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因征用而变更,法律授予国家有依法征用集体所有的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因征用而变更,法律授予国家有依法征用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权力。
2)因所有权主体的分离或合并而变更,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分立或合并的情况;
3)因依法转让而变更,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只能发生有限的转移。
4)因对换或调换而变更,国家出于工艺的需要,可以采用以国家所有的一种资源对换或调换集体所有的一种资源的方式达到目的。
17、问答题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明确管理体制,设立管理机构;
2)禁止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明确管理体制,设立管理机构;
2)禁止侵占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和进行破坏景观的建设;
3)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动植物;
4)在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活动,不得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破坏;
5)实行奖罚制度;
18、单项选择题 最早确立“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中国
C、美国
D、法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的相互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概念不同。减量化:是指在对资源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概念不同。减量化:是指在对资源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或能源,以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资源化:是指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予以在利用的过程。
无害化:是指对于那些不能再利用、或依靠当前技术水平无法予以再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妥善的储存或处置,使其不对环境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造成危害。
2)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的原则,其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但减量化是基础,根本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和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减量化就相应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实现减量化必须以资源化为依托,资源化可以促进减量化、无害化的实现,无害化又可以实现和达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因此在具体措施方面,也不可能将他们截然分开。
20、问答题 矿产资源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矿产资源的非再生性。矿产资源是在地壳形成后,经过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矿产资源的非再生性。矿产资源是在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时间的地质作用才形成的。由于矿产资源的形成条件多样、形成时间漫长,因此就决定了他们是一种不可更新资源。
2)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3)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由于矿产是受地质条件的作用而产生的,因此矿产资源在地壳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21、问答题 于防止检疫对象传入的措施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禁止某些物品进境。
2)对可能传入的重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禁止某些物品进境。
2)对可能传入的重大动植物疫情采取紧急预防措施。
3)实行检疫审批制度。
4)严格进境口岸检疫。
5)实施过境检疫。
6)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检疫。
7)对国内植物调运实行检疫证书制度。
22、问答题 控制猎捕野生动物的主要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法律规定:因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法律规定: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经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特许捕捉证;需要捕捉二级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和特许捕捉证。
2)实行猎捕许可证制度。法律规定,猎捕、捕捞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捕捞证。
3)规定禁猎期、禁猎区和禁止使用的工具、方法。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禁猎期内猎捕野生动物和进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23、名词解释 国际环境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承担的国际责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承担的国际责任。
24、问答题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化学危险物品的安 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选址符合安全标准。
2)对生产和使用化学物品的规定(对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生产使用者规定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3)对储存化学物品危险物品的规定(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内,并设专人管理;)
4)对经营化学危险物品的规定(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
5)对运输装卸化学物品的规定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办理,并注意特别义务------对易燃易爆等物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不得违反配装限制和混合装运;不得客货混装等。
6)对监控化学品实行特殊管理制度。监控化学品是指列入国家化学品名录,可作为化学武器、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等有机化学品。
25、问答题 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的主要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现有的部门肩负环境保护职责。既有一个或几个有关的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现有的部门肩负环境保护职责。既有一个或几个有关的部或局分别监管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方面,在中央政府或局分别监管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方面,在中央政府内部设统管机构和协调机构。
2)设立协调机构。即在中央政府内设立一个由有关部的领导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和协调各部的活动。
3)成立行政部一级的专门机构。即把分散在各部中的环境保护职责集中起来,新建相当于部一级的环境专门机构统管。
4)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这种机构的权限超过一般的部,或者由政府首脑兼任该机构领导。
5)几种机构同时并设。这种机构的权限超过一般的部,或者由政府首脑兼任该机构领导。
26、填空题 进口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经()审查许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务院环保部门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务院环保部门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
27、名词解释 “相生相克”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28、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保护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29、问答题 国际环境法在陆地生物资源养护方面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971年《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约》。这是第一个希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971年《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约》。这是第一个希望全球都能参加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国际公约;
2)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了两份清单,一分为世界遗产地址清单,另一份为危险的世界遗产清单;
3)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通过控制或防止濒危物种或有其所制定的产品的国际商业贸易,从而间接地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
4)1979年《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养护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养护迁徙动物的栖息地以及对迁徙过程中的动物进行保护。
5)1992年《生物多样性 www.91eXam.org公约》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加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对技术转让等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最后所通过的公约只是一个框架公约,而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
30、问答题 环境违法行为所指向的物与民法保护对象的物的主要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通常是为财产权的对象因而必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通常是为财产权的对象因而必须是具有价值的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物,除社会财产外主要是指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
2)某些自然物既是环境要素,又是民法财产权的客体。如土地,森林,草原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他们既是民法的保护客体,也是环境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客体,但角度不同,民法重在保护所有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在保护其环境功能。这些自然物都是只有国家或集体拥有所有权,而不能成为一个财产权的客体。
3)还有一些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物只能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客体,而不能作为民法财产权的客体。其意义在于他们不能作为财产为人们任意占有或处置,而只能作为共享资源的环境要素加以保护。如空气、风力等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