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2 04:53:05


1、多项选择题 泽泻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
B.泻下通便
C.渗湿,泄热
D.化痰止咳
E.散瘀止痛
2、单项选择题 可用于心悸、失眠、多梦的药物是()
A.山茱萸
B.五味子
C.金樱子
D.覆盆子
E.桑螵蛸
3、多项选择题 芒硝善治燥屎坚结,是因为它能()
A.逐水
B.软坚
C.解毒
D.活血
E.泻下
4、单项选择题 热病伤津烦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热口渴,以何药最佳()
A.芦根
B.薄荷
C.柴胡
D.决明子
E.荆芥
5、单项选择题 茯苓的入药部位是()
A.块根
B.菌核
C.果实
D.全草
E.孢子
6、单项选择题 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的药是:()
A.滑石
B.木通
C.荠菜
D.车前子
E.金钱草
7、多项选择题 槟榔治食积气滞,泻痢后重,与其何项功效有关()
A.利水消肿
B.杀虫
C.消积导滞
D.行气
E.缓泻通便
8、多项选择题 桂枝除用于风寒感冒外,还可用于()
A.寒凝血滞诸痛
B.痰饮、蓄水证
C.心悸
D.脾胃气滞胃寒 呕吐
E.风寒咳嗽
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牛蒡子的功效()
A.疏散风热
B.透疹利咽
C.解毒消肿
D.宣肺祛痰
E.明目退翳
10、多项选择题 麦冬的适应证是()
A.肺阴不足而有燥热之干咳痰粘、劳热咳嗽
B.胃阴虚或热伤胃阴之口渴咽干纳差呕逆
C.热病津伤,肠燥便秘
D.阴虚有热的心烦不眠
E.热扰心营,身热烦躁,舌绛通便
11、单项选择题 患风寒感冒,巅顶头痛宜选用()
A.羌活
B.升麻
C.白芷
D.柴胡
E.藁本
12、多项选择题 郁金、姜黄的功效共用点是()
A.活血散瘀
B.清心凉血
C.利胆退黄
D.行气解郁
E.行气止痛
13、多项选择题 能治咳、又止呕的药有()
A.生姜
B.白前
C.半夏、旋覆花
D.枇杷叶
E.竹茹
14、单项选择题 《本草纲目》载药()
A.365种
B.730种
C.844种
D.1500种
E.1892种
15、单项选择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巴豆的功效()
A.峻下冷积
B.逐水退肿
C.祛痰利咽
D.破血消癞
E.外用蚀疮
16、单项选择题 麻黄根的使用注意是()
A.肺虚者忌用
B.年老体弱者忌用
C.孕妇忌用
D.有表邪者忌用
E.脾胃有湿热者忌用
17、单项选择题 既能补中缓急,又能润燥、解毒的药物是()
A.甘草
B.白芍
C.饴糖
D.大枣
E.蜂蜜
18、多项选择题 善清肝热的药物是()
A.羚羊角
B.珍珠母
C.钩藤
D.石决明
E.天麻
19、多项选择题 防风可用治()
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风湿痹痛
D.崩漏便血
E.破伤风证
20、多项选择题 黄酮类化合物大都显黄色,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多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中。苔类中很少含有黄酮,而藻类.微生物.细菌中没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下列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测定的诊断试剂的有()
A.AlCl3
B.NaOAc/H3BO3
C.AlCl3/HCl
D.醋酸镁
E.FeCl3
F.NaOAc
21、单项选择题 某药材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味苦、酸;归肝、脾经。 根据以上功效,该药材为()
A.赤勺
B.何首乌
C.当归
D.白芍
E.红花
F.川芎
G.地黄
H.龙眼
22、单项选择题 既常用治血热吐衄,又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的药物是:()
A.玄参
B.桑叶
C.栀子
D.生地黄
E.赤芍
23、单项选择题 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补虚的药物是()
A.三七
B.仙鹤草
C.威灵仙
D.白及
E.茯苓
24、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朱砂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入汤剂包煎
B.忌火煅
C.内服不可过量
D.水飞研细
E.辛温有毒
25、单项选择题 将不溶于水的药物研成细末后再入水中搅匀或研磨的炮制方法称为()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煮
26、多项选择题 既能解表发汗,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生姜
B.麻黄
C.香薷
D.浮萍
E.荆芥
27、多项选择题 神曲用治食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是取其什么功效()
A.健脾开胃
B.行气止痛
C.清热燥湿
D.化痰除痞
E.和中止泻
28、单项选择题 均能利水,用以治疗水肿的一组药是()
A.黄芩、黄芪、防风
B.桑寄生、桑白皮、桑椹子
C.甘遂、甘草、芫花
D.益母草、葶苈于、五味子
E.防己、五加皮、槟榔
29、多项选择题 利水渗湿药中,能用治湿疹、湿疮的药物是()
A.滑石
B.萹蓄
C.地肤子
D.茵陈
E.茯苓
30、单项选择题
性状特征为: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
该药材的用量为()
A.0.01~0.05g
B.0.6~0.9g
C.0.9~1.2g
D.0.3~0.6g
E.0.05~0.1g
F.0.1~0.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