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填空题 ()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灵渠(兴安运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灵渠(兴安运河)
2、问答题 简述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脆弱的自然环境: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脆弱的自然环境: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较低的森林覆盖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区域开发政策失误。
3、填空题 青藏高原的降水 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谷地和青海省祁连山东南部的黄河谷地和()谷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雅鲁藏布江;湟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雅鲁藏布江;湟水
4、填空题& nbsp; 多数有色金属矿区(带)的分布同岩浆岩有密切关系,如()区、()地带、阿尔泰山区等均是有色金属分布地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横断山;南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横断山;南岭
5、填空题
()运输是我国主要运输方式,客货运量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铁路;最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铁路;最大
6、填空题 钙层(积)土的成土过程特点是()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并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腐殖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腐殖质
7、填空题 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我国()深厚的沉积岩,具备优良的()条件,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降地带;储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降地带;储油
8、单项选择题 黄河下游容易决口和改道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缓;
B、水量变化太大;
C、堤防不巩固;
D、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简述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
(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
10、填空题 运货要根据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数量;价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数量;价格
11、填空题 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
12、名词解释 五服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服制是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是古代理想化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服制是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是古代理想化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等级权力分配制度。它是一个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等距扩张的矩形统治区域和权力层级划分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五服制不可能被完全执行。
13、问答题 简述佛教在南北朝时发展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都崇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都崇信佛法,以梁武帝为甚。南朝佛教“偏于谈理”,这是延续玄学清谈的习惯。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喜欢兴建寺院,但是舍身出家的人数不多。
(2)北朝佛教“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按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特别重视禅法。北朝喜欢立塔造像。北朝僧人特别多。寺院占据大量土地,这引起了北朝的只破寺僧、不毁教理的灭佛事件。
14、填空题 秦岭-淮河通常认为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土壤类型是褐土和棕壤土,该线以南的土壤类型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黄棕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黄棕壤
15、问答题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有哪两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印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使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交流与融合。东汉时期的汉明帝为竺法兰和迦叶摩腾建白马寺,翻译《四十二章经》,从此中国有了佛教。南北朝时轻佛教在我国空前发展,隋唐之际佛教大道鼎盛,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宗派。而禅宗史最彻底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宋明理学都深受其影响。并且佛教禅宗在8世纪时传入朝鲜,12世纪是又传入日本。佛教对中国文化的绘画、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第二次交汇开端于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稣会士的东来。这次交汇的对象起了变化,使整体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交汇兴趣也发生变化,中国人对天文、数学、水利、火器等方面兴味十足。交汇时间长,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西方人向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自然科学、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古典哲学、音乐、美术等。并且他们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这时期双方是一种相互认识、相互宽容、相互发现的阶段。
16、填空题 青藏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高原的()降水较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印度洋;东南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印度洋;东南部
17、填空题 五代时期()因宠信伶人而失去江山。
点击查看答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案
本题答案:李存勖(后唐庄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存勖(后唐庄宗)
18、单项选择题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是:()
A、《汉书.地理志》
B、《山海经》
C、《水经注》
D、《史记.大宛列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是什么样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以从两方面看:
(1)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以从两方面看:
(1)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引发了各诸侯国在君王主持的变法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思考、讨论,构成百家争鸣的重要部分;
(2)是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加上生产力进步和社会需求,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民力发育激发思想意识,这也是百家争鸣的宝贵部分。
20、名词解释 经济区划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反映经济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经济区划的指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反映经济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也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的基本准绳。
21、填空题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舟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舟山
22、问答题 简述目前我国人类遗产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自然灾害和自然侵蚀。
②非法开采和狩猎。<
本 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自然灾害和自然侵蚀。
②非法开采和狩猎。
③战争和冲突。
④城市化和土地利用。
⑤水坝项目和水电站建设。
23、填空题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黄壤属于铝土纲,黄棕壤属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淋溶土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淋溶土纲
24、填空题 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特性可分为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矿质胶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矿质胶体
25、问答题 简述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是总数大,增长快,素质低,与此对应的土地资源的总态势是种类多且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组合不理想,后备资源不足。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我国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因而需要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生产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和优化大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合理有效的开发资源,是发展地区经济的基础。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6、填空题 台湾海峡连接( )海,是( )、( )而形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东海和南海 ;地壳下沉 ;海水入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东海和南海 ;地壳下沉 ;海水入侵
27、问答题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治制度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君主是全国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君主是全国最高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拥有者,超越一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使名副其实的专制帝王。秦汉以后在全国推行直属中央管辖的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一切政务的决策权都在皇帝一人之手。
(2)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秦汉以后的官僚机构只是皇帝的办事机构。从秦朝开始皇帝就建了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官吏系统,帮助处理事务。隋唐以后,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传统社会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3)严密的人身控制。严格的户籍管理是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重要措施。周朝的专设了司民之职,什伍里甲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基层组织形式,严格控制人民在一定的土地范围内。
28、问答题 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语言修辞的关注。孔子认为言过其实是可耻的。
(1)为了内容的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首先就是使用共 同语。
(2)为了取得很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分寸
(3)在语言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的矛盾。孔子主张文辞能表情达意就可以,形式和内容要和谐统一。老子也不主张言辞夸饰。而曹丕主张不同文体对言辞有不同要求,文学作品要比其他文体有文采,陆机主张在用辞上要创新。葛洪则明确表示赞同汉赋铺张的做法。
(4)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各时代的文学样式,在修辞上不断追求和创新丰富了我国文学。
29、单项选择题
男,27岁,酗酒后突起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并出现手足抽搦。查体:体温39℃,血压9.3/6.7kPa(70/50mmHg),神志清楚;心率12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稍隆,全腹鼓音为主,肠鸣音减弱。
该病人首要的治疗原则是()
A.抑制胰酶活性
B.补充血容量
C.抗生素治疗
D.抑制胰液分泌
E.镇痛解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名词解释 方志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为“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地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