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控制研究包括哪三项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2、单项选择题 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们“注意听讲”的时候,两眼盯着两个讲话的学生。这是非语言符号的().
A.否定的功能
B.调节的功能
C.重复的功能
D.补充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问答题 国家和政府对媒体的政治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媒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禁止某些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4、问答题 怎样确定提问项目的顺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原则:
(1)先易后难;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原则:
(1)先易后难;
(2)同类集中;
(3)先面后点;
(4)先一般后特殊。
5、名词解释 符号意义的象征性理论流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该理论认为,符号意义就是阐述人如何用符号来描述事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该理论认为,符号意义就是阐述人如何用符号来描述事物。
里查兹和奥格登认为与意义有关的三个要素是:符号、指示物和人的思维或参照。
这个语义模式强调了“意义”的三个层面含义:符号的意义(字词本身的意义)、指示物的意义(事物本来所具有的意义)、个人心中的理解意义(个人所具有对事物的印象)。
6、问答题 简述6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新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
②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虑;
③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7、单项选择题 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A.新闻性信息
B.娱乐性信息
C.消息性信息
D.维持性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
B.实用论
C.使用与满足论
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名词解释 公共服务广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为了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广播或电视服务,其典型有英国的B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为了公共利益而提供的广播或电视服务,其典型有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在西方国家此类广播的出现源于认为频道等资源是公共资源因而不能被完全用于商业或私人目的的观点。广播台或电视台一般在该国议会通过的专门法案要求下成立,作为公共财产,不以赢利为目的,由宪章约束自身规范,由政府或议会任命理事会管理,不代表任何党派、团体立场,旨在为大众提供有益、健康信息。但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各国出现“解除管制”倾向,公共服务广播影响减弱,并出现低效等一系列问题。
10、问答题 简述“视情境为信息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物质)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11、填空题 符号的功能是靠()来传播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讯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讯息
12、填空题 传播学界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与()密切相关的中介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播效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播效果
13、单项选择题 符号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
A.传递信息
B.表现事实
C.指示意义
D.传递信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单项选择题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为传播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包括()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库尔特`卢因
C、保罗`拉扎斯费尔德
D、卡尔`斯达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 析
15、名词解释 似态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影响,提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影响,提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观点。
16、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种受众心理效应具有“扫帚星作用”?()
A.“名片”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微信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名词解释 上线效果假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美国传播学者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个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美国传播学者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只是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18、问答题 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 www.91exAm.org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
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
19、问答题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提出传播的5W模式,提出"社会传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提出传播的5W模式,提出"社会传播"概念,倡导&q uot;内容分析法",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
20、问答题 简述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4年提出。
特点:
1)首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4年提出。
特点:
1)首先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2)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思想;
3)传播过程中的四个要素被细分为六个:发信、符号化、受信、符号解读、讯息、媒介。
21、问答题 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和大众报纸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众传播的诞生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众传播的诞生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大众报纸也称廉价报纸或“便士报”,它有以下特点:
⑴价格廉价,一般人都有能力购买;
⑵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⑶发行量大;
⑷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段和群体,而是广泛的大众。
⑸广告收入唱了报纸经营和主要财源。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到了这个时期,报纸才成了“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22、单项选择题 拉斯韦尔以“一句话,三功能”确立了传播学创始人的地位,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三功能的是().
A.监视社会环境
B.协调社会关系
C.传衍社会遗产
D.传播大众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近日印发文件,通报《京华时报》等6种报纸刊载严重失实报道的处理情况。这体现了()传播控制形态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受众控制
D.媒介自我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
A.理解
B.记忆
C.选择
D.情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简述短期的预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个人的反应”和&ldqu www.91eXam.org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26、问答题 如何理解“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信息仪式论者的观点。仪式论者从新闻和消息如何维护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信息仪式论者的观点。仪式论者从新闻和消息如何维护社会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读新闻并不是通过它了解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履行这种仪式得到类似于参加宗教仪式或民间活动所取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并在参与这种仪式活动中作出符合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决定和行为。
27、单项选择题 传播的主题和轴心是().
A.人
B.信息
C.媒介
D.符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单项选择题 “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一文中提出的。
A.《舆论学》
B.《报刊的四种理论》
C.《群体生活的渠道》
D.《芝麻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填空题 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来源:91 考试网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是有关()最早的实证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众传播效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众传播效果
30、名词解 释 把关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新闻学与传播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