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把食物称为()
A.条件刺激
B.有效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中性刺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CS),由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射(UCR);铃声原来是一种中性刺激,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原是中性刺激的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CS),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称为条件反射(CR)。
2、单项选择题 斯金纳是著名的()心理学家。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
3、填空题 反射一词原本是物理学概念,心理学家()将其引人心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巴甫洛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巴甫洛夫
4、多项选择题 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
B.师生关系
C.教学设施
D.上下级关系
E.空间布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BID两项属社会环境的内容。
5、单项选择题 以“发生认识论”为理论核心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霍尔
C.洛克
D.斯金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6、填空题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感觉适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感觉适应
7、填空题 皮亚杰认为()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他律道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他律道德
8、单项选择题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 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
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该案例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的什么研究方法?()
A.现场实验法
B.调查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个案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案例运用的现场实验法,又称为自然实验。
9、填空题 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10、问答题 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其特点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其特点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1、问答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2)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2-3岁):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
(3)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他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
(4)勤奋对自卑的冲突(6—11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
养勤奋感。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
(5)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
12、单项选择题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13、填空题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和华生。
91eXAm.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巴甫洛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巴甫洛夫
14、单项选择题 关于教师期望和教育效果的关系的实验研究,是l968年进行的,实验的主持者是()
A.罗森塔尔
B.史莫克
C.奥苏贝尔
D.古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罗森塔尔于1968年主持了教师期望和教育效果的关系的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室里的期望效应。
15、单项选择题 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因此宜选择发现学习。
16、判断题 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
17、单项选择题 ()不是教育心理学必须学习的心理内容
A.学习方法
B.学生的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教育心理学必须学习的心理内容有学生的学习、学习迁移和学习动机。
18、单项选择题 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样的认知方式属于()。
A.沉思型
B.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题千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征。
19、多项选择题 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一般有()。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E.7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E
本题解析:评定等级一般分为3级、5级和7级。
20、单项选择题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控制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由元认知的实质的总结可知,A选项正确。
21、单项选择题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2、单项选择题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提取。
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又可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
23、问答题 禀赋优异儿童的教育策略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加速制教学策略。
(2)充实制教学策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加速制教学策略。
(2)充实制教学策略。
(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24、单项选择题 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角色。
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
D.“纪律的维护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多种角色,如“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授者”、“学生楷模”和“纪律的维护者”等。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25、单项选择题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26、单项选择题 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是()
A.智力
B.知识
C.技能
D.创造性思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27、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展开新策略:在程序性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向学生演示程序操作的展开的、完整的、精细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明确操作程序及其步骤。
(2)变式策略:变式是 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变式的运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主要选择典型的、特殊的变式。
(3)比较策略:比较是指在呈现感性材料或例证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较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其准确性。
(4)辅助辨别策略:教师运用一些特别的辅助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符号模式、规则等的记忆和辨别。
(5)练习和反馈策略:教师设置的联系应该数量充分,难度多样,安排合理。在学习之 初练习的速度要慢,问题要精,具有典型性,一次联系的时间不宜过长,采取短间隔分散联系较为合适。
(6)条件化策略:任何知识的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适当的条件下正确运用。
(7)分解性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完成某类任务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总结并训练学生掌握每个阶段上的最佳运算方式和可能运算方式,再将它们连贯起来。
应该指出的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与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其实有很多相
28、名词解释 教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29、多项选择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E
本题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有:
(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足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2)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坚持整体系统的观点,多层次、多侧面进行研究,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式地看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以理论为参照系,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4)教育性原则。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
30、单项选择题 共同要素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桑代克
B.马斯洛
C.贾德
D.弗洛伊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桑代克在1913年以实验驳斥了形式训练说的谬误,并从其实验归纳出共同要素说以解释正迁移作用的原因。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